“碳”动创新 | 碳大脑“算”出双碳未来
创始人
2024-01-08 18:20:15
0

原标题:“碳”动创新 | 碳大脑“算”出双碳未来

“碳”动创新 | 碳大脑“算”出双碳未来

2023-12-21 21:03·锦观新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将于12月24日在成都举办。本次论坛将以“科技与产业转化并行,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全球视野、国家高度,多视角、多维度聚焦“双碳”行动,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促进“双碳”工作发展提供可借鉴方案。

借此次论坛举办之机,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推出《“碳”动创新》系列访谈报道,通过对天府永兴实验室专家学者、领军科学家进行采访,讲述集智攻关的“绿色之路”,展现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创新策源作用和前沿科技成果,以及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成都力量”。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乃至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那么如何以科技创新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日前,成都日报锦观新闻采访了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院长、天府永兴实验室减污降碳评估研究中心主任罗彬,听他讲讲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上发挥出的强劲动能。

全方位促进绿色转型

减污降碳为实现“双碳”提供强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去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应该如何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意义?可否介绍下减污降碳协同将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

罗彬:减污降碳协同主要是通过多项政策技术手段同时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控制,实现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减少的共同目标。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通过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使用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将使得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得以改变,实现污染减排和碳排放低于传统方式的效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过程中,通过综合治理和循环经济等手段,逐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推广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将减少能源消耗;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精准识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实现四川减污降碳提质增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四川可以如何推动实现减污和降碳两个领域工作的深度耦合和提质增效?

罗彬:立足四川区域特点,重点研究人口变化、城市化进程、重点产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利用等与减污降碳密切相关的发展现状,从“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调查分析入手,量化分析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减污降碳协同绩效,系统评估四川省减污降碳政策行动和技术进展成效。

通过研究分析减污降碳协同基础,精准识别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绘制四川省减污降碳现状与发展基础全景图。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工业生产方面,推动工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的产生。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推动城市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的发展,提高建筑和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和交通行业的碳排放。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促进企业依法减排。

碳大脑“扮演”聪明的助手

为双碳领域精准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您所在的团队研发了“碳大脑智慧管理平台”,能否简单介绍下这个平台?您如何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罗彬:“碳大脑智慧管理平台”是集大数据、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于一体的区域综合性节能减排示范平台,贯通减污降碳数据的感知、通讯、分析和应用全环节,覆盖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提供区域碳排总览、能耗双控碳数据等,为政府精准施策、企业实施有效碳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当前处于验收试运行阶段,项目成果将为后续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综合评估平台奠定基础。计划在现有功能上开发融合减污降碳非线性调控关键技术,推进全省及地方以及不同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人工智能这种技术手段就像是聪明的“助手”,可以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智能化、可持续化的解决方案。在碳监测方面,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化创新技术可以帮助掌握更多碳信息,提升碳数据的可信度、准确度,为绿色低碳提供数据基础;在碳预测方面,基于碳排数据基线与技术路线建模预测未来碳排增长曲线,结合双碳政策工具设定科学碳中和目标与减碳路线图。

对于碳减排来说,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对能源进行精确预测和优化调控,也可以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更加合理高效。如在碳排放较高的建筑领域,通过应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建筑能源的使用情况,智能调控能源设备运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碳排放的减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将于12月24日在成都举办。在您看来,此次论坛对于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有哪些意义?

罗彬:在我看来,作为全国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组建的省级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的“天府碳中和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碳中和学科交叉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四川力量。

作为本次减污降碳分论坛主持人,期待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促进低碳转型之路行稳致远,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共同努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视频 黄雪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文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AI芯片行业,正走到新的十... 经观评论 陈白 | 文 全球芯片行业最近几年的变化,可能都没有像这个月以来这么集中过。 5月19...
小米汽车新专利可改善车辆碰撞性... 【CNMO科技消息】近日,据天眼查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三角梁和车辆”专利公布。 小米...
英特尔据悉考虑出售网络与边缘计... 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正考虑剥离其网络与边缘计算业务。这是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
AI终端产业有望迎“排浪式”增... 《科创板日报》5月20日讯(编辑 宋子乔)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开展职业技能... 讲师讲解无人机相关理论知识 大众网记者 朱晨 通讯员 徐士玲 济宁报道 5月13日,济宁高新区接庄街...
便宜好用的云手机排行榜 20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云手机凭借 “云端运行、本地零负担” 的特性,已成为游戏搬砖、多账号运营、远程办公...
iOS 18.5 续航测试出炉... 5 月 13 日,苹果发布了 iOS 18.5 正式版更新。 该版本历经 1 月左右的测试周期,新功...
光源资本刘佳宁:人工智能是一种...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光源资本合伙人刘佳宁出席并演讲。 谈及...
鸿蒙电脑首发!岩山科技旗下23... 2025年5月19日,备受瞩目的华为鸿蒙电脑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华为终端产品正式迈入“全面鸿蒙化”时...
白银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变电站建成... 5月16日16点18分,伴随着国网白银供电公司首次应用“程序操作”启动变电站工作结束,甘肃白银110...
「SE」平板成潮流,手机厂商醉... 5 月 15 日,OPPO 发布了 OPPO Pad SE,售价仅为 722 元(国补后)。其实最近...
发行“天价股票”,宁德时代真差... 在尚未看透一件事的本质之前,冷静旁观,远比狂热参与的风险更低。如果你曾做过股市里的“韭菜”,相信对此...
中信海直第二架双尾蝎A无人机入... 【民航事儿】5月18日,中信海直旗下海直通航公司正式接收第二架人影专用型“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本次...
原创 旗... 手机厂商总爱狂刷“性能旗舰”“续航神器”“颜值担当”,可落到现实中,大多数人最在意的其实是信号和网速...
公开测评拿到性能最优,首个面向... 作为首个面向空间智能的世界模型, 悠然无界大模型今天正式对外发布。“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一定要让数字...
美媒:美政府审查苹果与中企AI... 本报记者 陈子帅 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称,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近几个月来,白宫和国会官员一直在...
国轩高科全球科技大会盛况:新品... 近期,国轩高科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瞩目下,成功举办了2025年全球科技大会。这场盛大的行业聚会不仅迎来了...
珠海莫界科技申请视觉地图构建相... 金融界2025年5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珠海莫界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视觉地图的...
黄仁勋:美国芯片管制完全错误,... 派生万物AI 图 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CEO黄仁勋再谈美国芯片出口管制。 5月19日,黄仁...
华为发布首款鸿蒙电脑 本报综合 5月19日,华为正式发布nova14系列手机及首款鸿蒙电脑华为MateBookPro。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