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型思维。
hi,我是茶果果。
前面参加聚会,聊到多少钱够花这个事儿。
朋友就说到她身边富豪朋友的金钱观。
他说,其实啊,钱不是越多越好...
你只要迈过一个坎儿,就会发现...
你的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跟你赚了多少钱,没什么关系了
你会不会立马就问:那坎儿是多少?
我问了,
朋友用富豪的口吻说10亿。真的,过了这个卡位,花钱的时候差别就不大了。
没错,我又继续追问:那怎么才能有10亿?
图片来自于艺术家Catherine Rayner
这时,朋友给我分享了富豪和她的对话:
A男生和B男生,然后猜猜最后谁会有钱?
两个男生都曾经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优秀毕业生,拥有扎实的编程基础和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能力突出。
不同的是A男生一直活跃在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跳槽,还是最后出来自己创业,都做了相关项目,也许你知道,是现在非常热门的AI项目。
B男生看到互联网创业的热潮,决定投身于创业。他先后尝试了多个领域,包括O2O服务、移动应用开发、区块链技术等...
他俩,谁的身价迈过了10亿那个坎儿?
我说,那肯定是长得高的。
富豪说,不对,是长得帅的那个,A男生,他是杨植麟,创业成功的项目是月之暗面的Kimi AI,去年公司成立没多久就获得近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今年又完成了10亿美元的融资。他要套现,估计秒秒钟过10亿。
富人思维
当然,杨植麟的厉害,不在于帅,而是他拥有典型的富人思维,那就是复利思维。
他所有的专注点都在同一个领域,积蓄能量。
当能量突破了临界点,就是爆发式增长,
复利,简单说就是利上加利。
复利思维,就是一种利上加利的思维。
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持续投注到同一个领域,
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效果,
但长期坚持,最后会获得巨大的回报。
比如,你每天坚持刷手机到凌晨,关注无数社交媒体账号,这样坚持一年,就能让那些网红和大V的点击量更上一层楼。
再比如,你每天随意得多丢一张纸巾,持续一年,就会有31棵树彻底消失。
是不是很有道理?
爱因斯坦曾说:“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有个公式是说,
每天进步一点点:1.01365=37.8(一年后提升到原来的38倍)
每天毫无长进:1365=1(一年后还是原来的1)
每天退步一点点:0.99365=0.03(一年后几乎为0)
总之就是,复利思维的能量可能超乎你想象。
杨植麟2015年从清华毕业就一直在人工智能AI领域,直至现在近10年;
在这之前,你都会觉得他没什么,因为有那么多人工智能的同行者。
但今年,月之暗面,临界点来了,他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杨植麟说,做出来一个真正能用的、好用的东西。这四个字——能用,好用,比其他所有东西都重要。
在做Kimi AI的时候,有人加入之后又放弃的,又面对各种质疑声,他依然不断push自己去坚持,去死磕。
但是,很多人的问题是,完全支撑不到临界点。
就想想那个每天进步1%,不是每个人都能忍耐的。
尤其是看到身边的人干着各种各样的事,直播卖货,做个旅游博主都能获得500%的回报,这根本就淡定不了。
贪心算法
因为这涉及到最大的难题,我们要抵御无数个诱惑。
特别是亲眼见证周围的人干那些事成功了的诱惑。
很多人就栽在这一步了。
因为他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
我们总是认为,穷人本分知足,富人贪心,不懂知足。
但事实是,穷人往往更贪心,他们往往要得更多,还特别容易被诱惑。
如果说,富人是复利思维。那穷人就是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意思做决定的时候,之做对当下来说,最好的选择。这恰恰就是穷人思维。
像那个B男生,什么火就做什么
看上去紧跟时代,拥抱变化
但他并没有在一个领域上持续发力,没有形成爆发力,这样自己的能量就被削弱了。
其实周围很多人,都是这个情况。
有人听到什么赚钱,就立马想去做什么,执行力强,但没有长期眼光。
有人说直播火,就去直播了
有人说引流私域转化赚钱多,他们就开始开搞了
事实上,谈论怎么赚钱,
我们总会讲趋势、讲风口、讲行业。
但要涉足一个赛道,看得是我们自身喜欢什么,
又擅长什么,再找出和市场的契合点
这才是我们一生种最有利的趋势走向。
站在属于自己的高度,去看自己该看的风景
把握好自身的趋势,比把握外在的趋势更重要;
抵抗赚钱的诱惑,比把握赚钱的机会更重要。
选择好了,会起到叠加效应,放大人生的复利。
毕竟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拥有赚钱型思维。
关于茶果果:
一位希望通过深度思考来治愈自己的30+女性!每天分享一个和金钱与爱相关的小故事和观念,提升认知,终身成长,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