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美西方依然没有放弃对华为的围追堵截。不得不说,华为的实力也的确过硬,芯片断供,那就突破技术难题自研芯片,甚至还要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鸿蒙。
而在华为的老本行通信技术领域,也曾遭到美西方国家的敌视。华为在5G通信技术领域有着非常领先的优势,原本和华为合作可以更好地建设国内的5G基础设施环境。
但是在美国的施压之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将华为排除在国家5G建设之外。这当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来会拖慢自己国内5G建设的进度,二来也会给国内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
因此有一些国家在一开始也是不愿意选择放弃和华为合作的,比如德国早在默克尔时期,曾特意强调过:关于德国5G基础设施的建设,德国是持开放和包容态度的,对所有公司都敞开怀抱,其中也包括华为。
但是德国最近也一改之前的态度,在7月11日宣布,将会在2026年底之前清除国内的华为5G基础设备,除了华为之外,中兴也受到波及。当然用的理由还是我们所熟悉的“为了国家安全考量”。
这几年但凡是针对中国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用的全是这种理由,好像国外的国家安全建设都非常脆弱。几家中国企业随随便便在市场上多卖出一些东西,他们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相反的,中国市场这么多年来一直面向世界敞开怀抱,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随意看到国外的品牌。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各种娱乐消费,电子产品等等。然而我们却几乎从未以这种理由肆意排挤其他的外国品牌。
由此高下立判。而德国其实想要将华为彻底从自己国家的5G建设中排除出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德国在5G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方面对华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大约有60%的设备都是由华为供应。
如果要将这大约60%的设备全部拆除,那么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在此期间德国的5G建设也会遭遇重创,而且在未来德国还不得不找新的供应商,目前在世界上可以做到比华为还要物美价廉的5G设备供应商几乎没有。
所以笼统算下来的话,这个决定大约会给德国带来至少数10亿欧元的损失。因此对于德国政府的这项决定,一些德国本土的企业也并不太赞同,比如德国电信以及沃达丰等公司都曾明确表示反对。
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德国政府拆除中兴和华为的5G设备这一决定应该不太可能改变了。
与此同时,国内还传出另外一个消息。国内的运营商开始大规模采购国产CPU,占比已经接近70%。
根据7月10日在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看到的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将在2024~2025年集中采购大约10万余台G系列服务器,占比为67.5%。而这里的 G系列指的就是国产CPU服务器。
其实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这几年中运营商采购国货的比重越来越高。不只是中国电信,也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比如中国移动在2020年4月份集采国产CPU的占比约为21%,但是等到2021年到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43.5%。
未来随着国产技术的日趋成熟,那么国产CPU的比重还会不断提高,等到将来完全国产化也不是不可能。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和这几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国内的各家企业对于信息以及社会安全的重视性越来越高,在经历过几次外国的断供手段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万一也遭到卡脖子的危机怎么办?
因此选择国产化是势在必行。当然,这也有赖于国产CPU厂商在这些年来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创新,否则即便国内的其他企业想要支持也有心无力,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支持国产化可以让国内的产业链发展更好,反过来国产技术不断向前推进也能是国内的其他企业供应链更加安全。而且国产化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更一步降低成本。
当然,即便有国内企业他是不断国产化,那么我们的厂商也应该继续勉励自身。不要因为有市场兜底就放松竞争,要和世界主流先进技术看齐,争取实现反超。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发光发热,也能走出国门大放光彩。
认同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