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数”说里程碑
创始人
2024-06-03 14:41:07
0

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攀登珠峰、深入矿井、横跨东西、穿越地表、“布网”陆水空……这是在过去五年间,5G建设者遍布祖国各地的足迹,也是我国“5G+”赋能千行百业的例证。

2024年6月6日将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过去这五年,5G发展经历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行业应用不断丰富的过程,也诞生出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成果。

高度:6500米

完成全球最高珠峰5G基站建设开通

“这将是中国移动又一次被记入史册的一个项目;但紧接着,我就意识到这也是异常艰难的一个工程……”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网络部无线优化室负责人李崇明在回忆珠峰6500米营地5G基站建设过程时如是说。

从工程建设到技术验证,再到饮食起居,在“魔鬼营地”建设5G基站,每一个环节的挑战都非同小可。

由于5800米和6500米营地都是山路,无法通车,基站和供电等设备是由46头牦牛组成的运输队驮运上山的。为了不破坏珠峰核心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团队在设计建设方案时,采取了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小的铠装光缆布放的方式进行建设。从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布放到6500米前进营地所需的25公里传输光缆,全都需要靠人工扛上山。一盘3公里的铠装光缆重达700kg,需要40多人同时肩扛。

中国移动团队在珠峰6500米营地建设5G基站。中国移动供图/央广网发

“回想整个建设过程,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运输不便、熔纤困难和电力不足。通往山上的是仅有三四十厘米宽的碎石路,越往上走石块越大、坡度越陡,普通人每走一步都极为困难。”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日喀则分公司网络部网络运维班长拉平告诉央广网记者,为避免风雪吹进熔接机,他们将冰冷的熔接机揣到怀中给熔接机升温,反复开关机,常常熔接1处就要耗时3个多小时。

气喘吁吁、步履蹒跚是这群珠峰5G基站建设者们当时的真实写照,心怀敬畏、一往无前,是他们的心路历程。

“经过20多天艰苦卓绝工作,最终成功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正式开通了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的激动和自豪!”拉平说。

“5G上珠峰”专项工作不仅是又一次在人类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更为后期拓展珠峰5G智慧旅游、科考5G通信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度:超1000米

打造5G智慧矿井井下超千米

“我们经历过煤矿职工出井时‘只有牙齿是白的’生产体验。”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副总经理孙小东告诉央广网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平顶山人,他与煤矿职工有着深厚的情感。“作为属地的通信企业,我们希望通过5G技术、信息化、数智化的手段为煤炭企业赋能,改变广大煤矿职工的生产环境。”

基于这样一份愿景,中国移动联合平煤神马集团成立了项目组。

据介绍,在超千米深的矿井中,“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的环境条件对5G网络的建设与稳定运行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比如,基站级联与分布式多天线覆盖技术,实现了高上行容量和速率,解决了信号盲区和设备干扰问题。同时,利用超级上行技术和网络切片应用模式,提升了传输速率,为智能矿山的数据传输提供了速度保障,并预防了信道拥塞问题,确保了5G网络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孙小东介绍道。

基于中国移动联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千米5G+智慧煤矿项目,构建了全国首套5G+智能选矸、全省首套5G+智能综采、5G+辅助作业等应用场景,助力煤炭企业少人化、无人化。自202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完成了采深超千米井下的5G远程掘进、无人综采、智慧测控三大应用项目。据悉,该项目帮助矿区实现了设备的远程操作和自动化控制,高危工作面人均年产量提升约70%。

此外,针对普遍原煤矸石含量高、不易燃烧的特点,中国移动研发出全球首款5G智能煤矸分选装备系统,融入机器视觉能力,实现块煤与矸石分选精度达97%。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矿业行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新契机。5G技术的赋能使得传统的矿业开始向“智慧矿山”转型,这不仅提高了矿山的科技含量,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广度:60.72平方公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域实现5G网络覆盖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

“离开109国道通往腹地,属于无人区,无信号覆盖,无覆盖区域83-90平方公里。”中国移动青海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移动”)计划建设部沈彬告诉央广网记者。过去,只有保护区南部察日错湖周边5个村落以及109国道沿线有通信信号覆盖,其他区域均无网络覆盖。

为助力提升保护区生态保护实时监控能力,改变以往纯人工巡逻监控的模式,青海移动协同青海铁塔、中兴、华为等单位开展可可西里卓乃湖5G专网建设,通过5G远程视频巡检+现场值守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保护站管理效能,保障保护站人员人身安全。

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建设5G专网。中国移动供图/央广网发

回顾基站建设过程,沈彬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青海移动等从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到施工组织,综合考虑保护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现场施工人员在5月连续降雪的情况下,克服高寒缺氧、大风气候等困难,首次在无人区采用多跳长距大带宽微波回传,通过主站利旧保护区观测站,3个中继站分别建设3座三角增高架,增大太阳能备电时长,配置容量为普通基站的4倍。最终按时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开通卓乃湖5G专网,发挥5G超远覆盖技术,卓乃湖保护站周边7公里的地域已接入5G网络,上网传输速率最高可达860Mbps。

2023年5月3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卓乃湖中国移动5G基站开通运行,可可西里腹地有了5G信号,实现了藏羚羊产仔高清视频回传,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心区域可通过5G网络连接全球,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智慧化管理迈出的关键一步。

速度:内秒级定位

全球首创地下隧道5G+卫星导航

如今,手机导航App的广泛普及,让大众出行几乎不存在迷路的风险。而在被誉为“8D魔幻城市”的重庆,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复杂多变的路况,以及车道多、隧道多特点等,给导航精准度带来了挑战。

据了解,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总长度约7.5公里,是全国首个规模最大的、在繁华中心城区地下建设并通行的停车系统环道工程,路网复杂且处在地下深处,难以接收到导航卫星信号。

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移动”)分三期工程,率先在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落地“5G+北斗”室内导航系统的项目。

重庆移动渝中分公司政企客户部经理吴星向央广网记者解释称,“‘5G+北斗’室内导航系统是通过时钟同步技术、幅型天线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遮挡环境下信号难覆盖、地下室内环境定位精度差以及复杂空间分层定位难三大技术难题,解决了解放碑地下环道手机导航定不住、定不准、定到地面上等问题,达到了手机导航过程中精准定位、秒停秒启、精准分层的效果,实现连续稳定、无缝衔接的地下环道精准导航。”

中国移动首次实现了“5G+室内卫星信号”在城市地下道路的全域覆盖,实现隧道内秒级定位,满足车道级、连续稳定无感切换的导航体验,大大提升了地下环道的通行效率。同时,中国移动全球首创5G+北斗室内外融合泛在定位技术,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卫星导航的技术空白,解决了大众在地下环境中的出行难题,实现北斗在复杂交通场景下的规模应用。

精度:“黑飞”100%监测识别

全球首个城市复杂场景5G-A通感低空连片组网验证

2024年被业界看作是5G-A商用元年。

5G-A是5G的演进和增强,也被称作5.5G,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5G-A实现了5G网络基础能力10倍的提升。

今年3月28日,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300个城市,建成最大规模的5G-A商用网络。

中国移动在杭州建设的5G-A基站。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如今,中国移动已在浙江完成全球首个城市复杂场景5G-A通感低空连片组网验证,并在杭州奥体中心率先实现无人机飞行轨迹和速度精确感知,做到“黑飞”100%监测识别。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创新丰富,也对低空飞行的安全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率先引入5G-A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构建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低空通信+感知能力,在钱塘江畔实现约3平方公里的连片覆盖的通感一体化关键技术验证,突破了通信感知融合、感知连片组网、自适应干扰协同、多模型智能融合,雷视联动等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低空无人机飞行轨迹、速度、经纬度等飞行数据精确感知。

“通感一体是将部分雷达感知能力叠加到通信网,赋予网络对于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的探测能力,挖掘网络潜在价值。感知能力是5G-A引入的最具标志性的新能力。”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规划技术部5G技术专家徐林忠告诉央广网记者。

据徐林忠介绍,从概念到落地,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还要解决诸多堵点问题,比如覆盖距离要实现从百米到千米的突破、覆盖地面升级为兼顾地面和300米以下低空。在此过程中,中国移动首次提出低频通感技术路线,即不同于过去的感知或者雷达主要是基于毫米波,现在变成了4.9GHz频段。并实现多个低频通感一体技术攻关,早于国际标准构建中国移动自有技术体系。

上天入地、跨越山海,五年来,中国移动全力实施“5G+”计划,开通5G基站超190万个、5G套餐用户近8亿,服务行业客户超2500万,打造智慧工厂、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5G商用案例超3万个,实现了规模应用。期间的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次应用创新,都为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建设、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目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电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目星(68855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电芯入...
Steam手机注册无人机验证?... 近期,不少手机用户在尝试注册Steam账号时,遭遇了一个意外的状况:注册流程中缺失了人机验证环节。这...
大族数控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大族数控(30120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一块智能手表折射消费新变化 原标题:一块智能手表折射消费新变化(年中经济微观察)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
智能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实... 在物联网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一个矛盾日益凸显:企业对物联网管理平台的需求迫切,但传统平台动辄数十万的...
原创 张...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江湖里,张雪峰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他不是学术泰斗,却凭着对行...
2万+投诉背后,三大运营商集体... 来源:消费电子杂志 今年3·15晚会上,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因“隐蔽扣费、诱导...
奥特曼深夜「放鸽子」!不发GP...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新智元导读】万众期待的GPT-5并未发布,OpenAI反而在Cha...
数博会将举办“数聚兰山”交流活...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8日启幕,贵阳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作为“文化+科技+...
8月国补后可以“捡漏”的3款手... 2025-08-05 10:09:39 作者:狼叫兽 不想等10月份那批新机,那买手机可要多参考了...
联合国首席信息技术官答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之际,治理问题成为焦点。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首...
人民日报:录取通知书里的农业高... 夏忙时节,也是准大学生们梦想实现的季节。随着各地农业大学的年轻学子们陆续收到2025年录取通知书,本...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植物油+矿物油黄金配比—— 变... 近日,我国首台220千伏混合绝缘油变压器在国网重庆璧山供电公司220千伏田家变电站顺利投运。该变压器...
甘坑麒麟要“跑”上大银幕 还有... 8月3日,在深圳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新村,非遗题材院线电影《麒麟王》、短剧《功夫麒麟》发布,麒麟文创品...
欧盟试点年龄验证应用,兼容性引... 2025-08-04 11:41:19 作者:狼叫兽 欧盟近日在五个国家启动了年龄验证应用程序的...
库克:从未对苹果的产品规划感到...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苹果公司 CEO 蒂姆・库克一直以...
原创 1... 最近安兔兔新一轮性价比排行榜公布,榜单排名和上个月的情况差不多,两千元档性价比第一名的手机依然是一加...
科学家通过牙线实现疫苗接种 参考消息网8月4日报道据欧洲新闻社8月2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一个动物模型中展示了...
亚翔集成:以工匠精神缔造高等级... 生产一颗半导体芯片,对环境的要求有多严格?近日,记者来到洁净室系统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亚翔系统集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