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雪峰对专业的精辟论断,不服不行!
创始人
2025-08-05 12:22:47
0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江湖里,张雪峰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他不是学术泰斗,却凭着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脉、对就业现实的深刻洞察,用最直白的语言点透专业选择的底层逻辑。

“机器人 -- 好行业,学霸报;

计算机 -- 进可攻,退可守;

新能源 -- 新势力,发展猛

...

这些看似简单的论断,实则是无数就业案例、行业数据和人生经验的浓缩。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些精辟论断背后的门道,看看为什么无数家长和考生直呼 “不服不行”。

机器人:好行业,学霸报 —— 智能制造时代的 “潜力股”

“机器人 —— 好行业,学霸报”,张雪峰这句论断直指该专业的核心特质: 高门槛、高潜力、高要求。在智能制造升级的浪潮下,机器人专业已成为实打实的 “香饽饽”,但能站稳脚跟的往往是顶尖学霸。

从行业趋势看,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期。

据工信部数据,2024 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 1500 亿元,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 392 台,连续 8 年位居世界首位。但人才缺口却触目惊心: 高端机器人研发人才缺口超 30 万,算法工程师、机器人系统集成师等岗位供需比高达 1:8。

这就是为什么张雪峰强调 “学霸报”—— 该专业需要扎实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学、机器学习等硬核内容,普通学生很难驾驭。

就业市场给出的薪资足以证明其 “好行业” 属性。

2024 年智联招聘数据显示, 机器人工程专业应届生起薪平均 18.6 万元,硕士毕业生在大疆、优必选等企业年薪可达 30 万 +,资深工程师年薪破百万并不罕见。

但这类岗位多集中在头部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学历和科研能力要求极高,清北哈工大等顶尖高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 98%,普通院校则差距明显。正如张雪峰所言,这是 “学霸的战场”,普通学生盲目报考很可能沦为 “陪跑”。

计算机:进可攻,退可守 —— 工科界的 “万能钥匙”

“计算机 —— 进可攻,退可守”,这句论断道尽了计算机专业的灵活性。

在所有工科中,计算机堪称适配性最强的 “万能钥匙”,既能冲击高薪前沿岗位,也能退守稳定刚需领域。

“进可攻” 体现在前沿领域的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向正处于风口,算法工程师、架构师等岗位

2024 年年薪中位数达 42 万元,头部企业校招甚至开出 80 万年薪抢人。据教育部数据,计算机专业连续 5

年成为高校新增备案专业最多的领域,全国开设院校超 1500 所,足见行业热度。

“退可守” 则体现在刚需岗位的稳定性。

即便进不了顶尖科技企业,软件开发、网络安全、运维等岗位依然遍布各行各业 —— 银行需要系统维护,医院需要信息化建设,政府需要数字化转型,这些岗位薪资虽不及前沿领域,但普遍在 15-25 万年薪区间,且需求稳定。

2024 年经济波动期,计算机专业失业率仅 2.1%,远低于平均水平,印证了 “退可守” 的韧性。

但张雪峰的论断也暗藏提醒: 计算机专业内卷严重,普通院校毕业生若技能不扎实,很可能陷入 “高不成低不就” 的尴尬。

真正能实现 “进可攻退可守” 的,是那些既能写代码、又懂行业场景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只会基础编程的 “码农”。

新能源:新势力,发展猛 —— 双碳时代的 “绿色引擎”

“新能源 —— 新势力,发展猛”,精准概括了这个行业的爆发式成长。

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新能源已从 “小众赛道” 变成 “全民热点”,发展速度超出多数人预期。

从数据看,“发展猛” 绝非虚言。

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 1200 万辆,占全球 60%;光伏装机量新增 1.2 亿千瓦,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风电、储能等领域投资同比增长超 30%。据人社部预测,新能源行业 2025 年人才需求将达 900 万,目前仅满足

60%,光伏工程师、储能系统设计师等岗位缺口显著。

行业红利直接体现在薪资上。

2024 年新能源专业应届生平均起薪 14.8 万元,较传统能源专业高 4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校招硕士年薪 25 万 + 成为标配,且提供股权激励。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几乎没有 “夕阳感”—— 技术迭代快,岗位增量多,应届生入职 3-5 年薪资翻倍者比比皆是。

但张雪峰的 “新势力” 定位也暗含风险提示:行业波动较大,受政策和市场影响明显。2023 年部分光伏企业因产能过剩裁员,提醒考生既要看到 “发展猛” 的红利,也要做好应对行业周期的准备。

地矿油:创业难,进国企 —— 传统能源的 “安稳牌”

“地矿油 —— 创业难,进国企”,这句论断道破了传统能源专业的生存现状。在新能源崛起的背景下,地矿油专业虽不复往日辉煌,但凭借国企刚需属性,仍能提供安稳的就业选择。

“创业难” 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

地矿油行业高度依赖重资产和政策许可,勘探、开采、炼化等环节几乎被国企垄断,民营企业难以涉足,个人创业更是天方夜谭。数据显示,地矿油相关民营企业存活率不足 15%,且多集中在下游服务领域,规模普遍较小。

“进国企” 则是该专业的主流出路。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每年校招超 10 万人,虽然工作环境艰苦 —— 常年驻外、野外作业,但胜在稳定: 五险一金齐全,旱涝保收,且国企内部晋升体系成熟,工龄越长待遇越稳定。

2024 年数据显示,地矿油专业毕业生进国企比例超 70%,远超其他工科专业,对于追求安稳的学生来说是 “性价比之选”。

但安稳背后是牺牲:工作地点偏远,职业发展上限清晰。张雪峰的论断其实在提醒考生:选择这个专业,就要接受 “一眼能望到头” 的生活,适合能吃苦、求安稳的学生,对职业多样性有追求的考生需谨慎。

医生:时间长,老来香 —— 越老越值钱的 “长跑赛道”

“医生 —— 时间长,老来香”,这句论断精准概括了医疗行业的 “反内卷” 特质。在追求 “快速变现” 的时代,医生专业堪称 “慢工出细活” 的典型,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报稳。

“时间长” 体现在培养周期上。

“老来香” 则体现在职业生命周期上。

医生越老越吃香:40 岁后随着临床经验积累,挂号费、会诊费水涨船高,资深专家年薪百万并非难事;且几乎没有 “35 岁危机”,60 岁退休后被返聘者比比皆是。

2024 年调查显示,公立医院主任医师平均年薪 68 万元,50 岁以上医生收入比 30 岁以下高 2-3 倍,这种 “年龄红利” 在其他行业极为罕见。

张雪峰的论断其实在筛选人群:适合能熬、有职业信仰的学生。正如一位三甲医院医生所说: “选择医生就是选择一场长跑,前期有多煎熬,后期就有多从容。”

材料:想脱坑,得考研 —— 高学历才能破局的 “围城专业”

“材料 —— 想脱坑,得考研”,道尽了材料专业的学历依赖。作为工科中的 “基础学科”,材料专业本科就业尴尬,考研几乎成了破局的必选项。

本科就业的 “坑” 在哪?材料专业覆盖面广但不精,本科课程涉及金属、陶瓷、高分子等多个方向,却都浅尝辄止。 应届生多从事质检、生产管理等基层岗位,2024 年平均起薪仅 8-10 万元,且工作内容重复枯燥,被戏称为 “材料民工”。不少学生吐槽:“学了四年量子力学,最后在车间测硬度。”

“得考研” 才能打开上升通道。研究生阶段专注细分领域 —— 电池材料、芯片材料、生物材料等,才能进入研发岗位。

数据显示,材料专业研究生就业率 95%,平均起薪 18 万元,比本科高 80%;若能读到博士进入科研院所或头部企业研发岗,年薪 30 万 + 不在话下。

宁德时代、华为中央研究院等对材料博士开出 50 万 + 年薪,印证了高学历的价值。

张雪峰的论断其实在提醒:材料专业不是 “天坑”,但需要 “耐住性子读硕博”。适合对科研有兴趣、能接受长期投入的学生,想本科就业赚快钱的考生确实需要 “谨慎入坑”。

机械:拧螺丝挣小钱 —— 传统工科的 “生存现状”

“机械 —— 拧螺丝挣小钱”,这句略带调侃的论断,戳中了机械专业的痛点。作为最传统的工科之一,机械专业就业面广但薪资天花板明显。

“拧螺丝” 虽是夸张说法,但反映了基层岗位现状。

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 70% 进入制造业,从事设备维护、工艺管理等工作,车间一线岗位占比超 50%。2024 年数据显示, 机械应届生平均起薪 10-12 万元,工作 5 年后平均年薪约 18 万元,涨幅远低于计算机、新能源等专业,“挣小钱” 的描述并不夸张。

但机械专业并非全无亮点。在智能制造转型中,懂机械 + 自动化的复合型人才薪资看涨:掌握 PLC 编程、机器人运维的机械工程师年薪可达 25-30 万元。只是这类岗位占比不足 20%,且需要主动学习跨领域技能,多数学生仍被困在传统岗位。

张雪峰的论断其实在提醒:选择机械专业,要么接受 “安稳小钱”,要么提前规划转型,否则很容易陷入 “饿不死但也富不了” 的困境。

医药:难出头 —— 高壁垒下的 “慢成长期”

“医药 —— 难出头”,精准概括了医药行业的进阶难度。医药行业看似光鲜,实则门槛高、周期长,想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并不容易。

“难出头” 体现在多个层面:研发岗需要高学历(硕士起步),且新药研发周期 10 年 +,成功率不足 10%;销售岗看似门槛低,但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销售冠军年薪百万,多数人仅能维持温饱;生产岗稳定性强,但技术含量低,晋升缓慢。

2024 年数据显示,医药专业毕业生 3 年内转行率超 40%,印证了 “难出头” 的现实。

但 “难出头” 不代表没前途。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会收获行业红利:资深医药代表年薪 20-50 万元,药企研发负责人年薪百万 +,且随着年龄增长职业价值稳定。只是这个过程需要熬:熬资历、熬资源、熬专业度,适合有耐心、擅长长期主义的人。

土木:进工地,小挣钱 —— 基建时代的 “职业画像”

“土木 —— 进工地,小挣钱”,勾勒出土木专业的典型路径。在基建投资放缓的背景下,土木专业的黄金时代虽过,但仍能提供稳定收入。

“进工地” 是多数土木毕业生的归宿。施工单位、设计院、监理公司是主要雇主,其中施工单位占比超 60%,意味着常年驻外、野外作业。

2024 年应届生平均起薪 12-15 万元,虽高于机械、材料等专业,但工作环境艰苦 —— 无固定假期,风吹日晒,被称为 “工地搬砖人”。

“小挣钱” 体现在薪资涨幅:工作 5 年的项目经理年薪 25-30 万元,虽不算低,但对比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性价比并不突出。且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基建投资波动直接影响岗位稳定性,2023 年部分房企暴雷导致土木毕业生就业难,更凸显了行业风险。

张雪峰的论断其实在提醒:土木适合能接受工地环境、追求短期稳定收入的学生,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考生需慎重。

结语:专业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配与否

张雪峰的专业论断之所以 “不服不行”,不在于绝对权威,而在于他戳破了专业选择的 “滤镜”—— 没有完美的专业,每个领域都有红利与代价:机器人专业前景好但门槛高,计算机灵活但内卷重,医生安稳但周期长,土木艰苦但能挣快钱...

这些论断的价值,在于帮考生看清 “专业真相”:选择专业本质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 是愿意熬十年当医生,还是想快速就业选土木;是接受考研读博搞材料,还是追求灵活选计算机。正如张雪峰常说的:“专业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

对于考生而言,与其纠结 “哪个专业最好”,不如想清楚 “自己能接受什么”:能接受长期学习就选医生、材料;擅长快速迭代就选计算机、新能源;追求安稳就选地矿油、土木。

看懂张雪峰的论断,不是为了照搬答案,而是学会权衡利弊,找到与自己能力、性格、追求最适配的那条路 —— 这才是志愿填报的终极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程院发布“人工智能新兴技...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谷业凯)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
2025数博会将举办“数聚兰山...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8日启幕,贵阳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作为“文化+科技+...
“没有AI味”的Flux.1新... 不圆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I生图,但是没有AI味,可能么? 一款全新、...
个人账号同步企业数据?微软新功...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科技媒体 borncity 昨日(8 月 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
200多家企业已参展!高交会亚... 中国科技领域展会的“奥林匹克” 优质展位已然告急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经...
海目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电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目星(68855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电芯入...
Steam手机注册无人机验证?... 近期,不少手机用户在尝试注册Steam账号时,遭遇了一个意外的状况:注册流程中缺失了人机验证环节。这...
大族数控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大族数控(30120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一块智能手表折射消费新变化 原标题:一块智能手表折射消费新变化(年中经济微观察)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
智能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实... 在物联网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一个矛盾日益凸显:企业对物联网管理平台的需求迫切,但传统平台动辄数十万的...
原创 张...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江湖里,张雪峰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他不是学术泰斗,却凭着对行...
2万+投诉背后,三大运营商集体... 来源:消费电子杂志 今年3·15晚会上,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因“隐蔽扣费、诱导...
奥特曼深夜「放鸽子」!不发GP...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新智元导读】万众期待的GPT-5并未发布,OpenAI反而在Cha...
数博会将举办“数聚兰山”交流活...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8日启幕,贵阳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作为“文化+科技+...
8月国补后可以“捡漏”的3款手... 2025-08-05 10:09:39 作者:狼叫兽 不想等10月份那批新机,那买手机可要多参考了...
联合国首席信息技术官答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之际,治理问题成为焦点。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首...
人民日报:录取通知书里的农业高... 夏忙时节,也是准大学生们梦想实现的季节。随着各地农业大学的年轻学子们陆续收到2025年录取通知书,本...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植物油+矿物油黄金配比—— 变... 近日,我国首台220千伏混合绝缘油变压器在国网重庆璧山供电公司220千伏田家变电站顺利投运。该变压器...
甘坑麒麟要“跑”上大银幕 还有... 8月3日,在深圳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新村,非遗题材院线电影《麒麟王》、短剧《功夫麒麟》发布,麒麟文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