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鲜花”开售 为什么要将种子送上太空?
创始人
2024-04-23 08:06:30
0

原标题:“太空鲜花”开售 为什么要将种子送上太空?

“太空鲜花”开售 为什么要将种子送上太空?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新华社发

太空育种的木芙蓉。成都市植物园供图

太空育种的木芙蓉。成都市植物园供图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 新华社发

太空育种的木芙蓉。成都市植物园供图

前段时间,太空育种鲜花山丹丹新品种“延丹 1号”种包及太空育种月季、康乃馨在线上开售啦!这是国内太空育种鲜花首次大规模上市,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的太空育种植物终于不再遥远,逐渐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育种?上过太空的植物到底有什么特别?什么样的种子有资格遨(áo)游太空?带着许多关于太空育种的问题,记者对话了成都市植物园园林工程师唐圣雯。当下,在成都植物园正种植着多种经历过太空育种的木芙蓉。

1

为什么科学家要进行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也叫航天育种,就是将植物种子送到太空中,在太空环境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地面进行培育。把植物种子送上太空是一种不太寻常的行为,而科学家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创造出更加不同寻常的植物。

据唐圣雯介绍,太空是一个特殊环境,存在许多地球上没有的“刺激”,比如各种宇宙射线、微重力、宇宙磁场等,这些可能会使种子产生基因变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新形态。去年,成都植物园中开花的“太空木芙蓉”里,就出现了花瓣比原品种增多、茎秆更加粗壮、花色有所变化等特别的变异植株。

太空育种和“辐射育种”,即通过用伽(gā)马射线照射种子,诱导种子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新品种,都是利用外界刺激诱导种子发生基因突变。但相较于辐射育种,太空育种的致死率低,突变的方向更未知,这也是科学家们选择进行太空育种的原因。“太空中具体有哪些辐射、会造成什么影响,很多都是未知的,所以太空育种更像是对未知的探索。”唐圣雯说。

2

并非所有“太空种子”都会发生变异

不过,并不是所有上过太空的种子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这些种子发生变异的概率其实只有0.05%-0.5%,所以我们拿回来的种子中大部分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唐圣雯科普道。

就算小部分发生变异的“太空种子”,也并不都往期望的方向变,比如有时科研人员希望它们的叶片能变大,却发现植株的叶片变得更小了。所以他们还需要从各种各样的变异植株里筛选出性状优良的植株。

那么,从太空归来,又产生了优良变异的种子多久能形成一个植物新品种呢?唐圣雯介绍,一般是在三年及以上,因为需要时间去观察变异植株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3

什么样的种子能成为“种子宇航员”?

虽然“种子宇航员”们并不都能圆满地完成科学家交予的“任务”,但它们在上天前的确都是优秀的种子。

唐圣雯解释,首先这些种子的“父母”遗传稳定性要好,也就是它们的基因能够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不容易发生变化,“如果提供种子的植株本身不稳定,就没办法判断它种子的变异是不是通过太空辐射得来的。”

此外,送上太空的种子还会经过品种、活力的筛选。其中,品种的筛选指的是会选择具有推广价值或是其他应用价值的植物品种种子。活力的筛选则指的是选择成活率高的种子,比如从外观看颗粒饱满的种子。

知道多一点

我国“太空种子”诞生在什么时候?

资料显示,早在1987年,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小麦、水稻、辣椒等百余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飞上太空,开启了我国太空育种领域研究的大门。

而首批“种子宇航员”返回地球后,经过杂交培育,诞生了大豆“铁丰18”、棉花“鲁棉1号”等一批获得国家发明奖的优良新品种。

2006年,我国发射了首颗航天育种专业卫星——“实践八号”,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作物种子第一次拥有了太空专属“座驾”。

目前,我国已进行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6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上百个,年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千亿元。从“太空粮食蔬菜”到“太空育种鲜花”,太空育种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仁勋: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 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天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采访时宣布两个重要进展: 美国已批准H2...
小红书总部所在地放大招!上海黄... 界面新闻记者 | 方卓然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7月15日,正式推出,明确在杨浦、黄浦两区打造...
时空竟然是幻觉?来听诺奖得主的... 21tech·科普系列 时间、空间竟然是幻觉?万有引力那么弱,为什么我们最先察觉到它,而感受不到更强...
天舟九号对接空间站,成功送达麻... IT之家 7 月 15 日消息,北京时间 2025 年 7 月 15 日 5 时 34 分,搭载天舟...
看创新如何“链”动全球   一粒盐如何变身新能源电池?一朵棉花如何成为日用消费品?在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
Windsurf收购大战迎来结... 一场围绕 AI 编程工具初创公司 Windsurf 的收购大战在 72 小时内迎来戏剧性结局。7 月...
量子力学史中的女性高光时刻 当现代量子力学在1920年代中期初具雏形时,这一新领域在德语中常被称“Knabenphysik”(男...
英伟达官宣:恢复向中国出口H2... ▍黄仁勋称还将发布一款专攻AI与数字孪生的新显卡 来源:IC Research 北京时间7月15日,...
安尼威尔取得高效率新型散热器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安尼威尔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服贸会赞助商专委会走进京东,技... 热点关注 为提升服贸会平台效能,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成果,7月8日,由北辰集团旗下首都会展集团策划组织的...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技术升级亮点多... 央视网消息: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4艘货运飞船,承担着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
全球首创!2025世界人形机器...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
合洁科技电子净化工程:为什么S... 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过程中需要无尘车间,主要源于其对环境洁净度的高度敏感性。无尘车间通过控制空...
年入35亿,畅销200余国家!... 支付宝刷脸支付、“碰一下”背后的企业,要上市了。 据港交所披露,6月25日,上海商业物联网(BIoT...
相比以往货运飞船,天舟九号在货...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7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航天五院”)抓总研制的天舟九号货...
永州冷水滩:“AI哨兵”系统织...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周艳梅 王庚娣)暑期防溺水,科技来助力。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创新引入防溺水“A...
成都大邑:无人机织就“智慧治理... 人民网 赵祖乐 基层治理中,“看不全、到不了、查不细”曾是长期困扰基层工作者的痛点。在成都大邑县,随...
沧能电力取得可避免砸伤行人且易...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沧能电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
高技术产品出口连续9个月保持增... 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今年以来,面对复...
科技昨夜今晨0715:英伟达 ... “科技昨夜今晨”时间,大家好,现在是 2025 年 7 月 15 日星期二,今天的重要科技资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