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刷脸支付、“碰一下”背后的企业,要上市了。
据港交所披露,6月25日,上海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龙头商米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
商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其前身为上海我有信息,这家由潮汕70后连续创业者林喆创办的上海企业,背靠阿里巴巴、小米等巨头,低调而迅速崛起,短短三年时间,它就成为估值10亿美金的收银产业链独角兽,如今产品更是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岁潮汕中专生做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提供商”
曾做过外卖创业
公开资料显示,商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商米科技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了智能硬件、软件、数据洞察等技术,可帮助线下商业场景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支付、会员管理、订单履约、存货控制、员工管理等核心商业运营流程的效率。其产品类别包括智能台式终端、智能移动终端和智能金融终端,如商超、餐饮店铺中常见的自助结账系统、智能秤(自动识别商品)、移动支付扫码设备等。
盒马鲜生使用的商米自助一体机,图源:商米科技
2018年,商米科技曾与支付宝合作研发并推出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2025年,该公司还与支付宝合作开发了“碰一碰”商用终端。其官网显示,西贝、盒马、赛百味、便利蜂等国内外知名零售、餐饮企业的门店中,都使用了商米科技的收银、管理系统。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商米科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预期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市场将于未来五年出现爆发式增长。
商米科技创始人林喆
商米科技创始人林喆来自汕头,19岁就开始创业,骨子里有着潮汕人经商的DNA。
林喆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一直希望他能上清华大学,但林喆并不喜欢被安排好的人生。1994年从汕头市鮀滨职业中学毕业后,林喆就开始创业。
出于对电脑的兴趣,林喆第一次创业做的便是一家电脑销售公司,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把月销售额做到300万元,成为潮汕地区最大的零售商。
1995年,中国零售业逐渐对外开放,当时国内尚无真正的国产民营POS企业,市场多被IBM的POS收款机占据,其售价高达三万八一台,让众多商家望而却步。看到商机的林喆于1996年创立“广东川田”,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POS企业,也成为第一个把POS卖到海外市场的企业。
2010年林喆开始关注O2O移动互联网领域,并在2013年成立上海我有信息科技公司,落地上海杨浦,经营“我有外卖”O2O智能硬件系统,一年就达到外卖行业第二梯队第一名。
2015年,外卖市场“烧钱大战”日趋白热化之际,嗅觉敏锐的林喆悄然转型研发智能设备。林喆在2016年将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商米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商米推出的全球首款智能POS机V1大获成功。这款整合接单、打印功能于一体的“外卖接单神器”有效解决了商户高峰时段爆单问题,三个月成为中国安卓POS机市场第一,企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
2018年4月,商米发布了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在当年“五一”假期与支付宝合作在全国门店使用,刷脸支付由此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今年,商米又与支付宝合作开发了“碰一碰”商用终端。这款设备在很多商家都能看到,消费者手机解锁后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作为连续创业者,林喆所走的每一步,都精准踩中风口。而商米科技在其带领下,以低调而迅猛的姿态崛起,在短短三年内便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行业独角兽。
累计完成8轮融资
蚂蚁、美团、小米竞相入股
资料显示,自创立以来,商米科技累计完成8轮超5亿元融资,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投资,包括蚂蚁集团、美团、小米等等巨头。
图源:企查查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8月,商米科技获得来自小米科技子公司金星创投、深创投、91无线CEO胡泽民的8000万元A轮融资。2015年5月,商米科技又获得由大众点评、小米科技子公司金星创投、深创投投资的2亿元B轮融资,同年6月,还获得了由口袋购物微店投资的1亿元B+轮融资。
转型后的商米科技,依旧受到资本的热捧。结合招股书来看,2017年9月,商米科技开启C轮融资,由中民投、光速中国投资1亿元。2019年1月,商米科技的D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农银国际跟投,总计数亿元。同年4月,蚂蚁科技又通过股权受让及增资,投入11.88亿元。
至此,商米科技估值突破10亿美元门槛,正式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股权结构方面,实际控制人林喆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方式合计掌控公司38.83%股权,并拥有82.35%的表决权。
前五大股东中,蚂蚁科技全资子公司云鑫创投以29.99%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美团早在2018年前即通过关联投资主体汉涛咨询完成战略入股,目前持有8.20%股权,为第三大股东;小米系金星创投持股7.78%位列第五;深创投则以6.88%持股比例排名第六。
值得一提的是,商米科技曾准备在A股上市,计划融资10亿,但在2022年2月IPO被终止。
年入35亿
产品卖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商米科技的商业版图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智能设备月活跃数量从2022年底的约3.2百万台增至2024年底的约4.9百万台。公司的客户基础庞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服务约58,000个商业合伙伴,包括全球前50大食品及饮料企业中逾70%的企业。在中国,已实现超过70%的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及超过60%的百强连锁店覆盖率。公司产品组合丰富,涵盖餐厅、超市、运动健身、诊所及物流配送等15大行业及超过100个细分垂直领域。
图源:商米科技招股书
财务数据方面,商米科技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人民币34.04亿元、30.71亿元和3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60亿元、1.01亿元和1.81亿元。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28.1%下降至2023年的26.7%,后又回升至2024年的28.9%。2024年毛利率提高主要归因于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销售额增加以及成本管理工作的加强。在地区分布上,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美洲以及欧洲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4.9%、34.3%和20.8%,显示出良好的全球业务分散度。
据灼识咨询最新数据显示,按2024年收入规模计算,商米科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超过10%的市场份额。据统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子行业里,每天活跃着500多万台商米智能设备。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网络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