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比地球更完美的行星
创始人
2024-04-19 01:54:18
0

原标题:搜寻比地球更完美的行星

搜寻比地球更完美的行星

我们为生活在地球上沾沾自喜,地球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循环的淡水孕育了数量众多的生命。可是,地球真的是最适合生命的“完美行星”吗?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可以与地球竞争“完美行星”头衔的24颗行星。

母星拖了后腿

在评选“完美行星”时,首要考虑的是行星的母星,毕竟母星为行星提供的持续的光和热是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没有母星,行星生命的诞生和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个首要条件,作为地球的母星——太阳,就不太合格。

太阳是一颗G型矮星(俗称黄矮星),科学家估计它的寿命仅有100亿年。以人类的生命尺度来看,100亿年长得不可思议,但对于生命演化的整体进程来说,这却远远不够。首先,恒星“年轻”时会向外释放过多的X射线辐射和紫外线辐射,高能量的辐射破坏了DNA等复杂分子,使生命难以起源。以地球为例,它直到37亿岁才孕育出第一批多细胞生物,部分原因正是此前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由于同样的原因,留给地球生命演化的时间已经不太多。根据估算,现今太阳年龄约为50亿岁,但大约10亿年后太阳就将进入“老年期”。到那时,太阳的辐射将再次增强,使地球变得不适于居住。

这样四舍五入一下,地球生命真正能生存演化的时间不过二三十亿年——听起来很长,但科学家认为这远远不够。科学家估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生态系统会不断向前发展,可能会持续数十亿年,给生命赋予更多可能性。因此为生命提供能量的恒星照耀的时间越长,进化的生命类型就越丰富,100亿年寿命的恒星只能支持复杂的多细胞陆地生命演化到半途。

根据这个标准,科学家排除了一些不合适的恒星,比如寿命比太阳更短的A型矮星、辐射更强烈的M型矮星等,剩下的可选恒星只剩一类:K型,也被称为橙矮星,质量是太阳的0.5~0.8倍,寿命是150~300亿年,而且有害辐射非常少。虽然类型单一,但是橙矮星的数量可不少,在人类的可见星空中,橙矮星的数量是黄矮星的三倍,这为“完美行星”提供了更多备选项。

自身条件有限制

“吐槽”完太阳,我们也得承认,地球自身也有一些不太完美之处。

首先,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够“产生美”。恒星的可居住带指的是最大宜居轨道和最小宜居轨道的中间地带,处于最大宜居轨道之外,行星的空气都将冻结成冰,成为一个冷冻的大冰块,处于最小宜居轨道之内,行星的液态水将被煮沸,变成水蒸气逸散到太空中。而两者的中心位置才是最适合的地方,在这些位置,行星将长久地保有足够多的液态水。但是,地球非常接近太阳的最小宜居轨道,如果地球的公转轨道再小上1%,地球就会变成另一颗金星。

其次,地球不够“壮硕”。行星越大,它的表面积越大,引力越强,这能给生命演化带来更多的优势。比如,更大的表面积允许生命有更大的生存和演化的空间。一个具有更强大引力场的行星能维持更厚的大气层,厚重的大气层帮助星球抵挡更多有害的宇宙射线。大引力星球的地势总体上会比地球平坦许多,这一点是由更大的重力和更高的星球表面腐蚀程度共同导致的。大引力星球可以保有更多的地热能量,维持比地球上更长久的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对维持生命也有重要意义,后文将会具体阐述)。虽然强大的引力使得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受到更强力的压迫,但是其更强大的大气压力将能允许更大更重的生物留在空中。总的来看,更大更重的星球将能产生更丰富多样的生物。

根据上述几点,科学家从已发现的4600多颗行星中筛选出了24颗,它们很可能是比地球更宜居的“完美行星”。首先,它们都位于橙矮星的可居住带内,其次,它们拥有一些优于地球的特点。比如,距离地球2728光年的KOI5276.01,它正好位于其母星的可居住带的中心位置,受到的光和热恰到好处;而距离地球2965光年的KOI5715.01,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8~2.4倍,具有更适宜孕育生命的引力;距离地球700光年的KOI5554.01,迄今已有65亿岁,平均气温27℃,由于这颗行星比地球老了近20亿岁,生命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化,极有可能已经孕育了比地球更多样的生命。

地球还有很多隐藏的独特性

当然,由于技术的限制,我们现在对行星的了解仅限于距离、大小、年龄等基本参数,对于其更具体的情况,比如大气组成、内部构造等一无所知。而地球之所以能孕育这么多的生命,靠的可不仅仅是“表面功夫”,在某些方面,其它那些行星也许远远不及地球。

比如强大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一个铁核引起的,这个铁核起源于行星在其诞生过程中产生的足够的地热能量。经过漫长的时间,不同重量和密度的元素逐渐分离成固态的内核和液态的外核,带有电荷的元素的持续流动维持着地磁场。磁场阻挡了恒星的大部分辐射,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一颗“完美行星”一定是在类似的条件下诞生和发展的。

此外,适当的板块构造是生命诞生的隐藏条件。在地球上,板块构造是由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黏性地幔的缓慢运动而产生的,在板块构造运动中地壳板块被不断拉动、推动和重塑,由此塑造了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最高的山脉以及其他的一切。板块构造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具有不同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的独特栖息地,鼓励生命向多个方向发展。板块构造运动还是维持地球气候的重要力量——通过碳循环。在碳循环中,富含碳的矿物质缓慢渗入地幔,然后通过火山活动返回地表。这个循环平衡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平衡着地球数百万年的气候。没有这个不可或缺的恒温器,地球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宜居。

还有一点不要忘记:虽然很可能有其他行星比地球更适宜孕育生命,但它们不可能比地球更适宜地球生命。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拗口,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位于橙矮星的可居住带上的行星,所接受的恒星光照与地球所接受的太阳光照并不相同,在地球上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光,植物大多长着绿叶,而在橙矮星的“完美行星”上,植物会是什么样子,是蓝色、紫色还是黑色?如果“完美行星”的植物都与地球植物如此不同,动物能与地球动物一样吗?那么,人类前往这些“完美行星”,又是否能正常生活呢?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人类来说,地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完美行星”。

“完美行星”的评选标准已经基本完善:处于寿命适宜的母星的宜居区域;大约比地球大上10%,这样的行星会比地球重50%,引力会大25%;平均温度最好比地球高5℃,这样生命就可以在全球各地茁壮成长;更好的大气应该包含30%的氧气,而不是像今天地球上的21%;理想情况下,陆地和海洋将广泛分布,给生物提供大量的浅海岸地区,这些地方的生物多样性更高……这样一颗“完美行星”究竟是否存在,只能期待未来的功能更强大的望远镜给出答案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系列活动精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为响应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号召,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近期在科技...
埃斯特智能科技申请基于视觉检测...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埃斯特(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苹果或于9月第2周举办秋季新品... 近日,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爆料称,苹果极有可能于9月第2周举办发布会,推出iPhone ...
舞阳县北舞渡镇卫生院:智慧赋能... 为将疾病防控与基层医院医防融合管理能力进行全面融合,舞阳县北舞渡镇卫生院依据本院服务人员的疾病谱类别...
月壤变身建材,中国科技助力月球... 在月球那极端温差、宇宙辐射与微陨石撞击的严酷环境中,人类长久定居的梦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地...
千架无人机来助“嗨” 如东燕京... 举杯共饮于九霄之上,海星闪烁于银河天际。7月13日,“ZUI美如东 干杯燕京”2025江苏如东燕京啤...
青少年的“发明盛宴”!一场科创... 近两千名怀揣奇思妙想的青少年“发明家”在广州集结! 7月12日,2025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广东赛区...
风力发电沙盘仿真设备模型,火力... 风力发电沙盘仿真设备 1、参考规格尺寸:长2.8米×宽1.2米×高1.2米。 2、电源:220V.5...
逐日工程2.0即将完成测试,空...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段宝岩在第27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上透露,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正紧...
1299元起,vivo新机现身... 日前,一款型号为“V2443A”的 vivo Y50 5G 手机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 相关页面...
顶奢豪车装X指南:副驾没了,狗... 作者 / 莫 莉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张 萌 当传统豪车还在比拼真皮座椅的针脚数时,宾利带着...
戴森:跨界农业建26英亩温室,... 【7月14日消息,家电品牌戴森跨界农业,亮相全新温室】今日消息,家电品牌戴森跨界农业,在DysonF...
腾冲科学家论坛列入全球文明对话... 7月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对外发布《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腾冲科学家论坛榜上...
技术与监管双轮驱动,筑牢低空飞... 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崛起,直升机作为低空作业的重要载体,其飞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如何在释放低空活...
花钱降论文AI率却被改得一塌糊... 随着AIGC率(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度)检测新规落地后的首个毕业季结束,北京某高校本科毕业生刘凡感叹终...
领创少年大讲堂:小蜜蜂大世界 爱因斯坦从曾预言,如果没有蜜蜂,人类可能只能存活4年。大自然无处不在的小蜜蜂真的如此重要吗?它们独特...
“车找桩”变“桩找车”,金隅环... 7月13日,在金隅集团环球贸易中心,记者探访现场获悉,两台充电机器人已在环球贸易中心运行近两个月,订...
华泰证券:星链用户数破千万 反... 财中社7月14日电华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探讨了星链商业化成功的三个核心要素:1)从供给侧看,星链卫星发...
江苏发布2024年度行业领域十... 原题:江苏发布2024年度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江苏省科协所属8家学会联合体联合发布2024年...
中小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 试点... 新湖南客户端7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士雄 实习生 李昭仪)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