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从曾预言,如果没有蜜蜂,人类可能只能存活4年。大自然无处不在的小蜜蜂真的如此重要吗?它们独特的“8字舞”“圆圈舞”是怎样传递信息,又有什么区别呢?小蜜蜂是如何将花蜜酿造成蜂蜜的呢?7月12日,领创少年大讲堂邀请到中国蜜蜂博物馆馆长王秀红,带孩子们走进甜蜜生态守护者——小蜜蜂的“大世界 ”。
王秀红从蜜蜂的起源开始讲起,原来小蜜蜂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已经在地球上生活1亿多年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超级工程师”。中国华北古陆包括山东、辽宁等等,被认为是蜜蜂的起源地之一。中国蜜蜂博物馆馆藏的珍贵蜜蜂化石,也印证了这一古老物种在漫长岁月中的演变历程。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饲养蜜蜂的呢?蜜蜂王国又有哪些成员?小蜜蜂的发育历程是怎样的?王秀红从原始获取、模拟野生、竹筐木桶陶罐等不同阶段,介绍了人类与蜜蜂的关系发展。从蜜蜂学的角度,介绍了蜜蜂的种类、发育过程以及小蜜蜂的外部形态等等。
别看蜜蜂小小的,却在宝贵的30-50天短暂的一生中,辛勤劳动、团队分工协作。王秀红介绍到,小蜜蜂出生第3天就已经开始工作了,6-14日龄蜜蜂宝宝分泌蜂王浆来哺育蜂群幼虫和妈妈。这种反哺行为,让现场的小朋友和家长很动容。在王秀红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起总结了小蜜蜂的“精神”,可以说小蜜蜂是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的完美体现,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随后,王秀红分享了蜜蜂作为甜蜜守护者,对自然生态,尤其是农业的作用。她强调,蜜蜂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为植物完成了授粉工作,成为了植物繁衍的 “功臣”,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王秀红还分享了中国蜜蜂博物馆的活动缩影,让大家了解到博物馆为传播蜜蜂文化、开展科普教育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活动最后,王秀红团队准备了熊蜂标本,带现场的小朋友们制作昆虫标本。大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操作每一步。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对小蜜蜂的身体结构有了更深度的了解。此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蜜蜂知识、学习到蜜蜂精神,而且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增强了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正如小朋友们在互动中所说,“以前只知道蜜蜂能产蜜,通过这次活动才知道它们对生态的贡献这么大,以后一定要更加爱护环境,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