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3-1,我们昨天下午单独分享的利物浦上半场取胜全场取胜,半全场胜胜还有切尔西让平二串对了。
还有巴伦西亚进球数一个对了比分0-1对了,错了自由杯圣保罗小。
近日,小米汽车SU7重磅发布,根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小米SU7在4分钟内完成大定10000辆,27分钟实现大定50000辆,24小时大定达88898台。小米汽车旗开得胜,它像鲶鱼一样,无形中搅动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我估计到最后,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品牌又要倒下,剩下的越来越少了,因为小米会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
雷军介绍,“SU”是Speed Ultra的缩写,“7”是按照中国国内对车型定位的通常认知习惯确定的系列定位,小米内部讨论决定“SU7”的念法为“苏7”,是希望听起来就像一个朋友的名字一样比较亲切。
成功的品牌从一个好名字开始,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可以快速匹配消费者需求,节省宣传和教育成本。一个好名字的标准其实也很简单:寓意美好、易读、易记、易宣传。
还有就是讲好故事:三年前雷军启动汽车业务的时候,向大众立下FLAG,说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押上所有身家。这妥妥是一个成功企业家不计成本二次创业的励志故事,当然消费者也买账,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众多消费者因为这个故事,对小米汽车产生无限期待与遐想。
强化对标:发布会的定价环节,雷军也直言不讳地说向特斯拉致敬,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3万元,妥妥的“傍大款”。同样,食品行业的蒙牛在创业之初,自称自己是来自内蒙古的第二品牌,伊利是老大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汽车外观很重要,抄袭保时捷外观?早在小米召开第一次技术沟通会之后,网友就将小米和保时捷进行了对比。之后,「好米知时捷」这种热梗在网上疯传。尽管这种极其相似的对比结果,也败了不少的路人缘。但无形中却也强化了用户心智。原来花20多万就可以拥有百万豪车的外观和驾驶体验。当人们慢慢接受了这种既定事实,在健忘的互联网时代,此前的各种「相似比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回顾小米汽车发布会前后雷军的行动:
前期充分预热,现身工厂带来大量爆料;
期间联动汽车行业、邀请友商大佬,各类互动带来话题不断;
后续还不忘输出金句,以情怀收尾;
“饥饿营销”、“情怀营销”、“话题营销”……雷军确实是一个非常懂营销的人。
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能让人感受到“真诚”的人。
身穿厂服融入工厂,姿态谦和,展现他对小米汽车的重视;邀请各大友商出席,展现他的人脉和友好竞争意识;发布会上对技术亮点如数家珍,公布价格也满足受众预期,快速获取消费者信任。
他身上有一种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他一举一动都能广受关注,并且不会引发大众反感的原因。
相信小米市场部一定很感谢雷军吧,有这样一个创始人,可是降低了不少营销难度呢?
兄弟们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