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量子物理实验室曾是全球顶尖研究中心,可现在这里的年轻研究员们正大批前往美国硅谷。实验室负责人坦言,美国的科研经费是欧盟的3倍,企业给的薪资更是高出50%。这种人才流失不是个例,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量子计算团队,近三年有40%的核心成员被美国IBM、谷歌挖走。
欧盟在量子领域的落后,首先得从内部找原因。27个成员方各有各的小算盘,量子技术研发资金被分得七零八落。法国想搞量子通信,德国主攻量子计算,意大利又想发展量子传感器,资源分散导致重复建设。比如各国都在投钱建量子计算中心,可全欧盟加起来的算力还比不上美国IBM的一台超级计算机。
外部压力也让欧盟喘不过气。美国通过《国家量子计划法案》,每年拨出50亿美元用于量子技术研发,还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把总部设在美国。中国则依托“十四五”规划,在合肥、上海等地建了国家级量子实验室,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让技术转化速度比欧盟快3倍。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