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每天沐浴的太阳光,事实上是大约15万年前发出的,很多人会认为,太阳光线到达地球仅需8分多钟,这的确没错,但问题在于,来自太阳核心的光子要穿越长达69.6万千米的太阳半径来到太阳表面,却并非仅需2秒钟那么简单。
这里反而要经历一个极长的时间,并不是说光子被吸收再发射的过程。而是说如果一个光子(γ射线)不被吸收,因为等离子不透明,光子会被来回反射,平均需要一个极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
具体来说,光子在太阳核心产生后,在该区域的质子会在聚变反应下转换成阿尔法粒子,在这个过程中一秒会损失约4000000吨质量,Gamma射线与ν粒子大量放出,此为太阳发光发热的原因。
而当光子到达辐射区时,在此处它每行进1微米便和周边的物质进行相撞并被吸纳,而吸纳了光子的物质由于能量提升的原因会产生新光子,在历经无数次被吸收被吐纳之后光子才会来到太阳表层,该过程中光子像被踢皮球似的被踢来踢去,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命名为随机漫步,而这个过程要彻底完成要花15万年。
之后当然再过8分钟左右地球就能够接收到太阳光了。这个过程要花那么久的时间当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核心聚变产生的是高能光子,直接辐射出来地球生命扛不住。经过长时间反复吸收再辐射,最终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已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范围内了。
这就类似于你在电子仪器上打的每一个字被键盘截获变成电信号,被电脑编码成一段二进制数据流,在无数路由器、电缆的反复拷贝和转换后,才由另一台电脑变成同样一段文字显示在大家屏幕上。
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打字信号被层层转换传输到达接收端后,信息几乎原封不动呈现,没有损失。而太阳核心的光子的能量经过无数次转换传递到达表面时,无论物质上还是信息上,已经很大程度上有所不同。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虽然光是宇宙中行动最快的,但要到达地球也要十几万年的时间,没错,我们人类看到的都是过去的,因为人类看不到还没有发生的;在物理学上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当物质达到光速将发生质的变化,这已是所有物质速度的极限。
其实,既然已达到了极限,8分钟前和十几万年的光线似乎都没有区别,事实上,光进入眼睛到大脑形成图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神经冲动的传导也需要时间,所以我们的嗅觉、触觉、视觉、听觉都有延迟。所以我们的肉体活在“现在”,而“精神”活在过去。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永远是过去的世界。
我看着你3ns前发出的光,你看着我3ns前发出的光,然而相对静止的我们手表上的时间是一样的,只是因为面对面,光反射时间远远小于3*10^(-8)s,一定程度里人利用经验还是可以预见1s之内发生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