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3月末的杭州,暖风拂面、春花烂漫。在人们不易察觉的马路边、绿树丛里,5G-A通感基站正在为这所城市保驾护航。
通感一体化技术是5G-A的核心技术之一,涵盖了通信和感知的能力。3月29日,在钱塘江边、在亚运村里、在奥体中心旁,记者一行通过一块终端监测显示屏结合户外实况,现场感知了5G-A通感一体技术在水、陆、空不同场景的应用案例。
(钱塘江边的通感5G-A基站。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通过终端显示屏可以看到,钱塘江边的通感5G-A基站正将“信号”以扇面形状向江面铺开,直抵杭州彭埠大桥。据了解,这是浙江移动通过部署5G-A通感一体基站实现了对杭州奥体中心附近钱江段水域、京杭大运河杭州某段水域以及杭州西湖的感知覆盖,实时获取船舶航迹、速度信息,从而实现核心管控区、渔业捕捞妨碍航道告警实测,为水域交通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网络部无线网络工程师刘永健告诉记者,作为5G技术的演进和增强,5G-A的通感一体技术,在通信能力的基础上新增了感知能力,在船只未安装GPS等定位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实时“捕捉”船只信息。
(5G-A通感一体实现水上船舶通行感知显示信息。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当记者一行乘坐的车辆驶入杭州亚运村内,部署在亚运村重要十字路口的5G-A通感车联基站,将附近的道路实况信息清晰呈现在监测屏幕上。据介绍,这条由浙江移动面向智慧交通场景打造的一条车路协同示范路线,通过5G-A通感车联基站可实现超视距的“鬼探头”人/车预警、车辆变道感知,以及在黑夜环境和雨雾特殊天气情况下的人员和车辆的实时定位、速度感知和轨迹感知,有效弥补了单车智能感知范围受限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道路环境的实时动态跟踪,以及人、车、路的高效协同,显著提升了亚运村的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有效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规划技术部5G技术专家徐林忠告诉记者,“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较为清晰,而如果在雨天、雾天,或是路边绿树生长得茂盛的时候,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会受到天气、被遮挡情况的影响。所以5G-A通感车联基站对此将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杭州亚运村通感一体车路协同示范线。受访者供图)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一环就是空域管理。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创新丰富,从农用施肥到物流配送,从农林保值到影视航拍……在这过程中,低空飞行的安全监测至关重要。借助5G-A兼具的通信和感知能力,精准的坐标定位、低时延的轨迹追踪,为无人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
(杭州奥体中心5G-A通感一体低空安防示范区实况显示。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据介绍,为支撑浙江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浙江移动率先引入5G-A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构建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低空通信+感知能力,在钱塘江畔实现约3平方公里的连片覆盖的通感一体化关键技术验证,突破了通信感知融合、感知连片组网、自适应干扰协同、多模型智能融合,雷视联动等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低空无人机飞行轨迹、速度、经纬度等飞行数据精确感知,为监管部门提供便利、全面、智能的低空空域管理技术手段, 助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