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来医院了。”
五岁的小超(化名)从出生后就辗转各地医院,只因为手臂上的“巨大肿瘤”,而他的父母,眼神里透露出深深地疲惫。
“孩子出生后就发现这个肿瘤,一开始还不大,这些年去了好多医院,什么方法都用了,但肿瘤还是越来越大。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超的家人对于小超的未来十分担忧。
01
辗转各地治疗希望渺茫
五岁男孩何去何从
▽
5岁的小超出生后发现前臂有巨大肿物(血管瘤),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大隆起;目前瘤体已超过前臂周径2/3,皮肤菲薄,可见明显血管博动,随时有破裂、出血风险,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
家人辗转甘肃、重庆、北京等多家医院就诊,尝试过服药、硬化、栓塞等多种治疗但效果甚微,甚至以手术风险较高婉拒,患儿家庭就医希望渺茫。
近日,小超一家来到我院胸外科,探寻一丝希望......
△右前臂肿物随患儿生长逐渐增大、隆起
02
多学科联合会诊
迎难而上、妙手摘“瘤”
▽
我院胸外科自接收小超以来第一时间全面评估小超具体情况,结合小超既往病史及彩超、磁共振、CT等相关检查,考虑为“先天性难消退型血管瘤”,需要手术切除才能根治。
△影像显示瘤体侵犯2/3前臂周径
供区动脉迂曲扩张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由于瘤体较大、供血动脉迂曲复杂,术中存在大出血、损伤正常组织、缺损较大且植皮成活率低等风险。
为解决患儿疾患,联合麻醉、骨科、ICU等多学科MDT团队制定详细方案,历经8小时奋战完整切除瘤体,术后病理证实诊断,目前患儿顺利出院,恢复正常。
△精准手术,妙手摘“瘤”
03
关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
小超的病例属于先天性难消退型血管瘤,其临床表现及诊疗与常见婴幼儿血管瘤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旦出现误诊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会大幅度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其治疗主要是保存局部功能及改善外观,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案。对于瘤体较大且位于高风险部位的患儿需联合介入栓塞、微波消融、手术切除及功能康复等方法,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
我院胸外科致力于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诊疗,拥有微创介入栓塞、激光消融、手术整复、功能康复、基因靶向治疗等多项技术,为每位患儿保驾护航。
呼吁大家关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应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咨询专科医生,避免延误治疗。
最后,祝愿所有宝宝健康成长,如有相关问题请留言联系小编。
胸外科/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029-87692210
文字:胸外科 何晓奇
排版:宣传科 阎一宁| 审核:宣传科 高琦 杨馥羽
end
扫码关注
西安市儿童医院视频号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就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