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随着中国电信财报的披露,三大运营商2023年“成绩单”均已出炉。
据搜狐科技统计,去年三大运营商合计实现营收约1.9万亿元,净利润约1703.73亿元。这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去年日均赚约4.6亿元。
其中,中国移动的营收规模首次破万亿元。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全年营业收入10093亿元,同比增长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8亿元,同比增长5.0%。
中国联通2023年营业收入达3726亿元,同比提升5%,增速相较于2022年的8.3%有所放缓;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12.0%。
中国电信2023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078亿元,同比增长6.9%,与2022年9.4%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04亿元,同比增长10.3%。
分业务来看,三大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包括面向个人市场的语音通话、短信、上网等移动通信服务收入变化相对平缓。
比如,中国移动的个人市场收入达到4902亿元,仅同比微增0.3%。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957亿元,同比增长2.4%。
值得关注的是,2月运营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用户数已接近14亿户。
其中,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总数8.01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3.24亿户,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数2.66亿户。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国5G用户占比近五成,达到48.8%。这说明,还有相当多的用户开通了5G套餐,但是还没有使用5G网络。
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2024年中国联通公众市场5G发展策略是“全面5G化”。“一是全面实现套餐5G化;二是加快5G换机登网,提升登网用户体验;三是加速推进5G创新产品发展。”
而随着5.5G的首个标准版本R18即将在2024年上半年被冻结,“2024年是5.5G商用元年”似乎已成为业界共识。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5.5G的出现是通信技术在走向6G。较5G相比,5.5G的速率能提高10倍左右。“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全国300个以上的城市部署5.5G。不过由于5.5G是基于5G基础的演进,投资不会大幅增长,预计在15亿元左右。”
与传统业务相比,三大运营商产业数字化相关业务增长迅猛。 中国移动去年数字化转型收入达2,538亿元,同比增长22.2%;中国电信产数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收入达到人民币1389亿元,同比增长17.9%。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实现收入752亿元,为公司带来超过一半的新增收入。
云计算仍是运营商们重点发力的新兴业务,不过与去年不同,三大运营商云收入难以继续翻倍增长。
2023年,移动云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65.6%;联通云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41.6%;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972亿元,同比增长67.9%。
在财报会上,中国移动介绍称,近几年移动云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不过,前几年由于基数较小,增速可达到100%以上,随着基数的增长,增速会相应下降,今年目标云业务的增速能保持在30%以上。
而在大模型发展的浪潮下,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AI。中国联通已构建元景“1+1+M”大模型体系,涵盖1套基础大模型、1个大模型平台和超过10个重点行业大模型;中国移动发布了“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并定向加强通信、能源、钢铁、建筑、交通等8大行业能力;中国电信发布“星辰”千亿参数语义大模型,试商用教育、政务、应急、交通等12个垂直领域的行业大模型。
谈到在AI方面的布局情况,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目前中国移动专门负责人工智能研发的团队规模在1500人左右,今年预计会推出一个重要的大模型。中国联通高级副总裁梁宝俊表示,计划加大战略投资,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