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吉利汽车盈利攀升,手握284亿现金助推新能源转型
创始人
2024-03-22 22:08:01
0

原标题:“卷王”吉利汽车盈利攀升,手握284亿现金助推新能源转型

要量还是要利润,“卷王”吉利的回答是两者皆要。

2023年,汽车行业“卷”字当头,众多车企在血腥的市场拼杀中掏空了钱袋子,流血不止。蔚来汽车(09866.HK)在2023年创下营收新高时,归母净利润亏损却尴尬地达到了创纪录的211.47亿元。小鹏汽车(09868.HK)归母净利润亏损也达103.80亿元。昔日盈利超百亿的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也发出了盈利预警,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将不超过40亿元。

吉利汽车则是别样的风景。3月2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公布2023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21%,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达53.08亿元,对比2022年撇除一次性议价收购收益后的归母净利润35.11亿元,同比大涨51%;净现金水平同比增长46%至人民币284亿元。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到,吉利汽车妥妥地实现了高质量增长,而且为2024年继续“卷”打下了坚实基础。3月20日,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进入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淘汰赛全面开始,行业将进入整合期,重新洗牌。”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

全面向新

新质生产力,最近是个热门词。

吉利汽车财报里,也处处可见新质生产力的内涵。2023年是吉利新能源转型升级之年,同时也是吉利持续强化“高价值口碑”的一年。一年来,公司新能源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渗透率达29%,单月渗透率最高达40%以上。

新能源产品的稳步提升,让吉利汽车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也稳步向前。财报显示,吉利汽车产品结构优化、成本下降及规模效应令毛利状况改善,毛利总额同比提升31%至274亿,毛利率由2022年14.1%提升至2023年15.3%。

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来看,通过这几年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吉利在新能源矩阵的打造上也形成了良性的架构,切入到各细分市场。

作为吉利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自2023年2月正式发布以来,坚定打造10万-20万元高价值新能源智能精品车,银河L7、银河L6、银河E8三款产品紧密上新,在主流新能源市场形成了纯电+电混、轿车+SUV 的产品布局,上市9个月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

领克品牌在2023年也拿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全年实现销量超22万辆,同比增长超22%,成为最快突破百万辆规模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领克08EM-P成为最畅销的高端插混SUV,平均成交价达22万,超越同级竞品。

2023年,极氪加速进化,产品矩阵持续扩充。全年实现交付11.9万台,同比增长6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品牌累计交付突破19万台,刷新新势力交付速度纪录,旗下四款车型均成为细分市场标杆。

全面向新之时,《车圈能见度》也看到吉利汽车在传统能源车方面也通过升级改造和推陈出新赢得了市场。2023年,吉利汽车超额完成销量目标,全年累计销量168.7万辆。扣除新能源销量48.7万辆后,其他传统能源车销量也达到了120万辆,比去年增长近十万辆。要知道,去年不少知名合资品牌车企即使大幅度降价也在传统能源汽车市场中溃败。吉利汽车还能够在传统能源车上取得进展,确实殊为不易。而正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后的成果。

一些大型车企缘何在这一轮汽车发展中未能抓住新能源车汽车发展的机遇,其传统能源车板块还出现溃败?《车圈能见度》认为,这些车企应该向吉利取经,真正领悟新质生产力,不仅仅要坚定走科技创新,也要用新技术去提升改造传统能源车,从而全面向新。

2

再进化!

谋篇布局起好步,春耕备耕开好局。

打造智算中心、发射卫星,这几年吉利汽车在一些人看来好像是不务正业,介入了商业航天、超算等高科技领域。不少人担心,这样跨界的发展是不是会影响到吉利汽车主业的发展?

时间终会给出答案。2023年财报里,展现出了吉利汽车 “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全面发展提速,“智能吉利2025”的成果也在去年完成新的落地。

2023年2月,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式上线,吉利整体研发效率提升20%,迈入了造车的“智算时代”,实现在智算上领先行业3年的代际优势,让吉利也成为首个进入全球算力500强的中国车企,开创了中国汽车智能研发领域的新里程碑。今年1月,全球首个汽车行业全栈自研全场景AI大模型—吉利星睿AI大模型正式发布,实现众多AI原生应用行业首发。得算力者得天下,算力现在成为新基础能源的时候,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的价值更加凸显。目前,吉利星睿智算中心仿真平台依托强大的算力能够完成12000+次/辆的虚拟安全碰撞,助力整车设计安全模拟与计算分析,加速新车研发。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大幅降低 TCO(全周期使用成本)。

马斯克的星链吸引全球关注之时,吉利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卫星通信。吉利也在最近两年搭建起了卫星通信网络,今年2月3日,更是一次性发射了11颗卫星,目前已有20颗卫星在轨运行。有了让其他车企眼馋的自家卫星加持,吉利汽车也可以大展手脚。围绕 “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技术、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Flyme Auto智能操作系统,吉利汽车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建立全栈的自研能力,“天地一体化”大出行生态进一步完善,赋能吉利旗下车型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服务。未来,吉利还将于两年内完成星座一期8轨共72颗低轨道卫星的组网,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二期扩展至168颗卫星,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有了这些卫星,吉利车主在未来去穿越荒无人烟的高山峻岭也可无缝链接。

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还有所争议时,吉利汽车则采取了均衡布局多种能源路线。大型车企更懂得徐徐图之的道理,不会像一些实力单薄的新势力孤注一掷押注于一条路线。吉利汽车在雷神电混热效率、性能、智能全面领先,领克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推动智能混动体系全面升级,极氪布局了全球唯一的800伏全生态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自燃被诟病的时候,吉利汽车更是埋头苦干,一直坚持品质为先,聚焦新能源安全管理,构建了“神盾新能源安全技术中心”,持续加强三电产品安全标准,打造新能源安全体系力。2023年7月,吉利汽车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荣获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带动汽车行业新能源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在《车圈能见度》看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净现金水平同比增长46%至人民币284亿元的吉利汽车,今后在研发投入方面还能够进一步加大。而且,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的支持下,吉利汽车可以从容向前。不难想象,在更卷的2024年,一些缺钱又没大树靠的新势力会多么焦虑。

3

国际化新突破

种种因素下,2023年中国汽车以522.1万辆出口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而在这一飞跃中,吉利汽车也吃到了红利。

2023年,吉利品牌在全球43个国家,完成10款高价值产品上市;截至2023年底,吉利已在全球70个国家布局533个销售及服务网点,持续突破欧洲、非洲、拉美、中东、亚太全球五大区域的业务布局。

其中,领克品牌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欧洲战略”、“亚太战略”,稳步迈向全球,其2023年亚太、中东等地区的销量增长150%,完全抢占了亚太国家市场的先发优势,领克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速开拓东南亚、拉美等潜力市场。与此同时,极氪也于2023年正式开启全球化步伐,先后进入欧洲、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极氪001、极氪X已在海外市场陆续交付,首批海外极氪直营门店在瑞典、荷兰落成营业。

作为中国“出海”车企的行业标杆,吉利汽车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建设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汽车行业ESG全球领导力。公司2023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2%,并荣获多项ESG评选榜单成就,包括年内首次获选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份股;MSCI ESG评级提升到AA级;成为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2023(中国版)》入选企业,标普ESG评分位列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第一名等等。

中国汽车出口数据看,今年前两个月,共实现汽车出口82.2万辆,同比增长30.5%。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68.6万辆,同比增长31.5%;商用车出口13.6万辆,同比增长25.9%。新能源汽车出口18.2万辆,同比增长7.5%。同样,吉利汽车今年的出口表现也相当不错,1-2月出口销量超过5万辆,同比增长约57%。《车圈能见度》了解到,吉利汽车对于东南亚等市场也将在今年重点开拓。

盈利提升、手握更多的现金,吉利汽车必然会在2024年以更强势的姿态在国内外市场去“卷”。吉利汽车已经把2024年的销售目标设为190万辆,同比2023年总销量增长13%。将通过加速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的步伐,继续专注打造高价值产品。而且,吉利汽车也将继续坚持多种能源形式车型均衡发展,齐头并进,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较2023年所实现的总销量增加66%以上。

吉利汽车也将持续加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三电技术领域等方面的技术迭代升级,为公司新能源、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不难看出,吉利汽车正在向新而行,践行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一开年,一些新势力车企就因经营不善,陷入严重困境,巨雷滚滚。在《车圈能见度》看来,今年的洗牌不可避免,那些牺牲利润陷入巨亏的车企很难活下来,唯有在量和利润中找到平衡点的车企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作者 | 度哥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格力朱磊:中国制造全球 85%... IT之家 6 月 29 日消息,据凤凰网财经报道,6 月 28-29 日,“2025 中国企业出海高...
Meta重组其人工智能部门,成...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据外媒报道,Meta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对公司人工智能部门进行重组,成立...
原创 无... 无人机拍摄的影像从横屏(水平方向)改为竖屏(垂直方向)是否会损失像素,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量,...
“涪陵造”新能源变压器接入新疆... 近日,新疆喀什疏附8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涪陵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南瑞博瑞变压器有限公...
退休是不可能的!董明珠承诺将为... 日前,格力电器 2024 年度股东大会于珠海顺利召开。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亲临现场,公司董事、总...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丨融合创新,... 92项前沿技术亮相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决赛 融合创新,低空交通加速“飞”进生活 6月29日,第...
我科学家揭示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 6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姚永刚、张登峰带领团队,解析了阿尔茨海默病...
泉美智能取得智能仓储细胞培养箱...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泉美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宁德时代在南宁、苏州成立新能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南宁)有限公司、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
广西电力设计院取得线路型避雷器...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取得...
原创 太... 咱们每天抬头看到的太阳,看似普普通通,按时升起落下,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可你能想象吗,这颗我们熟悉的恒...
AR眼镜Rokid Glass...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柴刘斌)6月30日,Rokid发布视频显示,其最新AI+AR眼镜Rokid...
纳米医疗机器人能否成为痛风的终... 纳米医疗机器人究竟能否成为痛风这一顽疾的终结者呢?在医学科技探索的道路上,广州的科研团队正坚定地朝着...
5G发牌六周年 | 闻库:星河... 2019年6月6日,中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这一关键决策开启了通信领域波澜壮阔的全新篇章。时光荏苒...
南川 夯实强区之基 打造先进制... 新能源汽车配套智能制造车间 随着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通车运行,为南川打开了融入全国...
原创 罗... 虽然罗永浩创办的锤子手机倒闭了,但是之前每次锤子手机的发布会,即便收门票,依然有不少人愿意前往,除了...
【IPO前哨】工业机器人龙头赴... 近日又有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埃斯顿(002747.SZ)、豪威集团(603501.S...
涵盖95个重点产业化载体,成都... 如果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那么空间载体就是工业发展的“硬支撑”。如何做强产业化载体的承载功能...
亚马逊、谷歌、微软等60家公司... 多知7月1日消息,据 Axios 消息称,美国政府周一宣布了一项“人工智能教育承诺”,超过 60 家...
自研技术畅通物流微循环——九识... 早上5点,在内蒙古河套平原巴彦淖尔磴口县,货箱上标注“九识ZELOS”的无人车装满近千票货物出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