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那么空间载体就是工业发展的“硬支撑”。如何做强产业化载体的承载功能,加速“引凤来栖”?6月30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智造空间·筑梦未来”成都市重点产业化载体(制造业)场景发布专场活动,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成都市产业化载体(制造业)运营机构代表、拟入驻产业化载体企业(团队)代表等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成都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王福平发布了《成都市重点产业化载体(制造业)场景清单》,该清单涵盖95个重点产业化载体,涉及成都全部区(市)县,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载体面积约823万平方米
将成为创新创业平台空间
“前期,我们会同成都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对全市制造业产业化载体进行了一轮摸底调研和信息收集,编制形成了今天发布的载体场景清单。”活动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清单中可供入驻的载体面积约823万平方米。
该负责人进一步分析说,从产业定位看,全市制造业产业化载体招引企业的产业定位主要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先进能源6大特色优势产业,具体细分领域与所在区域的主攻产业方向基本一致,入驻企业以轻型制造、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居多,且具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
该负责人表示,产业化载体是产业园区从“供土地”向“供平台”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起步、轻负担发展的不二之选。“希望更多中小微企业将产业化载体作为创新创业的平台空间。同时也欢迎全国有意来蓉投资兴业的企业通过线上咨询、实地考察等方式广泛了解、深度关注成都市产业化载体情况,将产业化载体作为来蓉发展的首选地,成为‘企业满园’的重要成员。”该负责人说。
加强产业载体运营
为“立园满园”提供高质量支撑
活动上,王福平发布了《成都市重点产业化载体(制造业)场景清单》。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该清单共计涵盖95个重点产业化载体,涉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等成都全部区(市)县。
▲场景清单
因为自身建设运营的多个园区位列该场景清单中,成都产业功能区投资运营集团、联东U谷成都公司在活动上进行了重点产业化载体(制造业)推介。
成都产业功能区投资运营集团项目经理陈岚介绍,成都产投集团已累计建成各类产业载体约500万平方米,产品形态包括标准化厂房、高品质科创空间及定制化厂房,基本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链。“功能区集团致力于打造成为成都产投集团产业载体的排头兵、西部最大的城市产业空间综合运营商。”陈岚说。
联东U谷成都公司总经理余明洪表示,联东集团在成都市区域内已陆续投资运营产业园区14个,其中重资产项目12个,轻资产管理输出项目2个。截至目前,公司已助推成都引进新兴科技型、先进制造型企业650家,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
对于此次重点产业化载体场景清单的发布,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载体犹如“路由器”,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提供者,更是产业生态的“链接器”和“加速器”。清单发布之后,下一步如何加强建设运营?对此该负责人认为,全市载体运营机构应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为“立园满园”工作提供高质量支撑。同时希望区(市)县加大对产业化载体和入驻企业的关心支持力度,将入驻载体的企业作为产业集群提能级行动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