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实验室短波红外芯片完成中试,年内预计销售千万元
创始人
2024-03-12 10:13:50
0

原标题:光谷实验室短波红外芯片完成中试,年内预计销售千万元

一颗黄豆大小的芯片,利用新技术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成像做成“视觉芯片”,装到手机、检测器上,可以“穿透”介质,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真相”。

光谷实验室近日宣布,其联合科研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温州实验室)研发的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已实现短波红外成像。目前,已完成小试、中试,可大面积加工,兼容12寸CMOS晶圆制备工艺,同时成本极低,有望颠覆市场。

成果转化的背后

“冷板凳”一坐就是12年

多年来,高亮专注于CQD红外探测芯片的基础应用研究,主要贡献体现在CQD芯片材料、器件、集成的核心制备。

“不要看这一颗颗小小的芯片,它们价值不低,一颗可以卖到5000元至1万元。”光谷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高亮指着自己团队研发的产品,自豪地介绍。

高科技的背后是半导体光电相关的原理,“它是用胶体量子点,把红外光给吸收了,然后把它变成电子,电子再被这个读数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红外的图像。”

胶体量子点(CQD)红外探测芯片技术正在向第三代微型、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是我国实现红外探测芯片技术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12寸CMOS晶圆,目前已完成小试、中试,可大面积加工。

12年前,高亮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唐江教授的博士生,出于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他并没有选择当时半导体国际前沿领域的热门方向。

“新的、火热的科研,也许发论文会更容易,但我对半导体新材料电子器件更感兴趣。”高亮称,读书时,他选择了在二维材料半导体、钙矿半导体、硫金属氟化物等领域“坐冷板凳”。

兴趣是最强的创新驱动,大三时,高亮做了一个课程设计“用光电的形式测自己的心跳”,读研的时候,高亮觉得“红外光一般人也看不到,但它有那么多功能,我要一直跟下去”。

基于量子点材料做红外探测器的方式,他跟随师兄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博士期间去了多伦多大学,看到国际最新的发展趋势,也更坚定了自己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回过头来看,高亮的产学研经历,正是一条“以用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

近日,高亮获评2023年“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据了解,多年来,高亮专注于CQD红外探测芯片的基础应用研究,主要贡献体现在CQD芯片材料、器件、集成的核心制备。针对CQD芯片材料缺陷多、器件结构不兼容、集成工艺不成熟等瓶颈问题,提出芯片材料液相外延钝化新策略、设计制备新型顶入射器件、开发硅基一体化集成工艺,依托团队联合华为公司研制出国内首款CQD红外探测芯片,与同类CQD芯片比较,外量子效率国际领先。

“视觉芯片”突破五大关键环节

做出国内首款样机

高亮(中)介绍自己团队研发的产品。

据了解,量子点成像芯片也称“视觉芯片”。在食品检测、半导体检测等工业应用中,基于短波红外成像的机器视觉如同机器的“眼睛”,具有重要意义。

成像芯片作为成像系统最核心部件,对成像质量以及相机成本均起着决定性作用。

国外铟镓砷短波红外芯片造价极其昂贵,使得短波红外相机均价高达25万元,严重制约着市场增长。进口一枚短波红外做成的芯片往往需要上万元,而光谷实验室同类产品量产后,只售数百元。

利用颠覆性技术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成像做成的“视觉芯片”(右)及芯片封装模组(左)装到手机、检测器上,可以“穿透”介质,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真相”。

高亮称,50人的团队是新一代短波红外成像芯片开拓者,唐江教授任首席科学家,他和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副教授张建兵是联合创始人,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参与校内基础研究的学生,团队人员中80%以上为硕博高材生。

联合科研团队先后突破了材料—器件—电路—集成—系统5个关键环节,突破传统工艺限制,开拓全新工艺路线,低温一体化集成,开发研制出国内首款量子点红外成像样机,售价将只有国外的1%,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产品订单已遍布全国,南方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国内消费级龙头模组企业均向光谷实验室“抛下橄榄枝”。

穿云透雾,面向手机模组、车载相机等消费级应用场景,该产品已申请十五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七项。产品已应用在车载应用、水果分拣、物质检测、半导体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

“仅一二个月,我们就销售了5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看可见光之未见,开辟短波红外新时代!高亮和团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深... 当科学撕开死亡的面纱:从时空褶皱到生命维度的重构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里,死亡始终像一堵冰冷的墙,...
芯可鉴申请芯片可靠性试验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6月2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芯可鉴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芯片可靠...
石化油服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石化油服(60087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光弘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光弘科技(30073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第二届山西省博士后创新大赛决赛... 6月26日,第二届山西省博士后创新大赛决赛在太原举行。副省长赵红严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决赛为期两...
泽宇智能:聚焦电网智能化数字化... 证券之星消息,泽宇智能(301179)06月2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巨一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巨一科技(68816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厦门渊亭申请低成本跨域通信系统... 金融界2025年6月2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低...
速讯天联取得动环监控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6月2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速讯天联飞扬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广西南宁打造“人才之家” 构筑... 南宁6月27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南宁市首个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之家”26日揭牌成立。南宁市有关部门...
强芯科技取得便于调节的金刚线张... 金融界2025年6月2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强芯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便...
创新服务全景图 共创智慧生活新... 社区宽带义诊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东莞移动与天安数码城达成万兆光网试点合作。受访者供图 在数字化浪...
盛合晶微IPO进入倒计时!华为...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披露平台显示,盛合晶微半导体有限公司(SJ Semiconductor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
AI康复治疗机器人、AI棋类机... 市养老护理院引进AI安全员。 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2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近日,记者走...
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召开第九届专家... ? 近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第九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
中企“大出海”:从制造赋能到A...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深圳报道 作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历经产业和技术迭代升级后...
数据库系统中遇到空值时该怎么办... 在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都可以将特定的数据项标记为“空值”(null)。空值代表“不存在...
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新一代国产... 本文转自【央视财经】; 6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在北京发布...
25.35万!小米YU7揭晓,... 25.35万! 刚刚,今年车圈最大价格悬案破解了,小米YU7正式上市。 在大家最关心的价格上,虽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