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场景多维共振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速
创始人
2025-09-22 12:40:36
0

当前,具身智能产业软硬件发展提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民生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基于在跨场景适配与承载AI落地方面的强大能力,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5至10年重塑产业生态,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

近期,国内上市公司加速具身智能产品布局,从机器人“大脑”解决方案到工厂物流场景应用落地,积极弥补行业细分场景短板;国际头部企业与初创公司也在技术突破与量产规划上动作频频。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9月18日,均胜电子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及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均胜电子表示,该款专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打造的AI头部总成,高度集成柔性显示屏、麦克风阵列、深度相机等功能,搭载的多模态AI交互系统可实现主动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跟随,“能让机器人不仅懂你所言,更懂你所感”。

均胜电子董秘俞朝辉表示:“过去机器人多为厂商自行组装,存在兼容性与稳定性问题,我们通过车规级制造工艺打造系统总成,解决了软硬件协同的核心痛点。”

同日发布的全域控制器则是机器人“大脑”的核心要素。据介绍,该控制器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打造,AI算力达2070TOPS,是上一代产品的7.5倍,CPU性能提升3.1倍,可支持端侧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

均胜电子透露,2025年以来,公司基于车规级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瑞士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RIVR等达成合作。

海康机器人9月21日召开的2025移动机器人生态产品专场发布会则聚焦工业物流自动化深化进程中的核心挑战,推出控制器集成套件、通用型3D集成物流仿真平台PlantMirror、移动机器人系统EasyAMR三款新品。

海康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品将帮助制造业客户解决非标场景适配难、仿真成本高的问题,推动移动机器人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加速技术攻关

当前,全球具身智能企业正通过头部企业攻坚量产、初创公司技术破局的方式,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

作为在海外市场中有引领作用的具身智能企业,特斯拉继2024年宣布Optimus已具备上肢重物搬运、动态抓握及下肢复杂地形自主运动能力后,近期表示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崎岖地形步态、速度响应及跌倒恢复功能。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将以最快速度扩大Optimus生产规模,预计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这与特斯拉为马斯克提出的最新薪酬激励方案相符——根据方案,马斯克想拿到后续股权激励的其中一个要求是公司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表示,Optimus 3将在2025年底推出,于2026年开始量产,产品预估售价区间为2万至3万美元。

海外初创企业中,Figure AI近期成为市场焦点。当地时间9月16日,Figure AI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百汇创投领投,英伟达英特尔创投、LG科技风投等机构跟投,承诺投资资金超1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Figure AI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机器人进入家庭与商业场景、建设GPU训练基础设施和启动高级数据收集工作。

而以家庭机器人产品获市场青睐的1X Technologies也于今年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Neo Gamma,该机器人能执行冲咖啡、洗衣和吸尘等一系列家务。公司创始人表示,Neo Gamma近期已走出实验室,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将数百至数千台该型号机器人部署至家庭用户,开展早期测试工作,收集真实环境数据以优化模型,但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Figure AI、Agility、1X Technologies等明星初创公司持续进化,海外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物流分拣、家庭服务等核心场景落地加速。2025年有望成为海外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技术研发、量产落地及商业应用迎来跨越式发展。

行业人士表示,海外具身智能企业的快速进步证明全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头部企业具备相对低成本量产的能力。行业竞争将持续升温,企业会尽快推出新产品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同时,行业的广阔前景也为有成本优势和工业集成能力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使其能通过加入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产业链获得快速发展。

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表示,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作为聚合智能“三大件”,本质上具有技术同源、链条相通、应用融合的特征,有望成为继出口“新三样”之后,中国企业出海的新引擎。

有证券分析师进一步向记者分析称,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其拥有较强的客户拓展能力与批量化生产经验,且主业产品与机器人部件技术相通,可依托车端客户资源快速切入机器人供应链。但他也提到,当前该板块部分企业估值已提前反映未来3-5年增长预期,需警惕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带来的估值回调压力。

应用场景破局

在落地应用方面,企业正在积极寻找更多适配场景。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此前,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的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即将入驻富临精工工厂,成为国内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的典型案例。

富临精工工程部主任邓扬透露,企业以药箱搬运为切入点,开启了机器人在工厂的应用探索。目前,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搬运效率约为人类的60%-70%,后续富临精工计划通过智元机器人与AMR小车协同作业,构建完整的料箱配送及空箱回收体系,进一步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这一模式不仅能缓解人力紧张问题,还将为工厂生产流程带来新的优化空间。

优必选年内与多个客户签订了机器人采购合同。公司表示,正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进程,预计2025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目前优必选机器人在工厂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分拣、搬运和质检三类。他预计,通过5到10年的真实场景积累和千亿元级别的资金投入,人工智能将支持人形机器人走入更核心的岗位。

千行百业都在探索人形机器人的更多适用场景。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机器人运动会原本更多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示和测试活动,但运动装备企业却抓住这一机会,开启了用人形机器人进行产品测试和运动科学研究的新尝试。

在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机器人穿着跑鞋,在200米跑道与跑步机上,通过关节传感器持续进行数据采集,为跑鞋性能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以往测试需要4-8名专业运动员参与2-3天,加上数据处理需要1个月,现在机器人当天就能出结果。”李宁运动科学应用研究中心高级总监杨帆表示,机器人测试不仅缩短了测试周期,还能消除人体差异影响,“我们正通过机器人建立跑鞋数据库,未来还计划探索机器人在羽毛球、篮球装备测试中的应用。”

根据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我国应实现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日前,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未来将进一步做强产业供给,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件适配等技术攻关,加快打造高质量数据集,筑牢产业底座。推进智能体开发部署,发展人形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论文“抄观点不抄字”引激辩 人工智能(AI)生成的科研成果正引发学界对“思想抄袭”的激烈争论。 《自然》杂志日前一则报道称,部分...
线粒体研究:国际热点和前沿趋势... 引言(来源于DeepSeek) 线粒体——从“能量工厂”到“细胞中枢” 传统观点认为线粒体仅仅是细胞...
“刷脸” 虽便捷,安全莫大意! 在“刷脸”解锁手机、“刷脸”登录、“刷脸”支付……人脸信息已成为开启个人数字生活的“关键钥匙”。然而...
17级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 今年来最强台风来袭! 台风“桦加沙”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7级!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
苹果折叠屏iPhone Fol... IT之家 9 月 21 日消息,尽管今年的新款 iPhone 才刚刚发售,关于明年 iPhone 系...
省经信厅与元宇宙产业协会赴元梦... 政企协同共创 莅临考察 共话未来 省经信厅及产业协会赴元梦考察 2025年9月18日下午,四川省经济...
原创 太... 中国古代典籍中常出现太岁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它被描述为一种蕴含强大阴性能量的存在,既象征着深不可...
科学家用蛋白质造出量子比特,实... 一项新研究于2025年8月2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团队成功将一种荧光蛋白质改造...
原创 感... 说到买车这件事,现在还在选合资车和进口车的朋友,我觉得都应该感谢咱们的国产车。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如果...
快递“从天而降” 杭州创新打造... 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已成为代表性应用场景之一。在浙江杭州,创新打造了城市低空配送新模...
爆单!销售额猛增近100%!订... 激光雷达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通过它可以让机器人实现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今年以来因为机器人市场...
大模型“眼睛雪亮”,谣言减少三...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雪)用AI治理谣言,立竿见影。抖音平台近期将AI大模型技术用于谣言治理,一个季度...
原创 半... 当我们仰望夜空,繁星闪烁,浩瀚宇宙中的每一颗星星都藏着无数奥秘。其中,距离地球约 4 光年的半人马座...
云手机深度盘点:5款主流产品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云手机已成为众多用户提升效率、优化体验的实用工具。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云手...
当花艺遇见AI,创作的边界被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插花也能与AI相结合,你想过吗?在花艺行业面临审美多元化、效率...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出微米尺寸光驱... 新华社赫尔辛基9月21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斯德哥尔摩消息:瑞典哥德堡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新近研发出...
产能增长了3倍,劳动生产率提升... □ 本报记者 王建朋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枫华 朱桓霈 9月5日上午10点,在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
“北上广研发+广西(南宁)集成...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创新资源、迅速响应市场,成为各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
“空中丝路”愈加宽广(国际论道... 中国国产商用飞机C919大飞机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阿机场作静态展示。 张纹综...
电科院公布“直驱风机高低电压连...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直驱风机高低电压连续穿越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