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安全保障一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官”——他们既是经验丰富的蓝天卫士,也是传道授业的引路人。航空安全员教员们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技能,带领每一位队员提升专业素养,用行动诠释着教员的责任与担当。
刁竟斐:“标准式”教学抠细节
“出拳角度偏差5度,紧急情况下,特别是狭小客舱的空间很可能影响制敌实效,引发更大问题!” 在实操训练场上,有着十余年带训经验的刁竟斐正手把手纠正队员操作。一次客舱应急处置训练中,一名队员认为“差不多到位就行”,刁竟斐立刻暂停训练,进行现场演示:“民航安全没有‘差不多’,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他还特意模拟不同的场景,让队员亲身体验操作偏差的感受。为了让学员牢记标准,刁竟斐收集汇总特色案例,陪着学员反复打磨动作,让学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应用,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谢鹏:“沉浸式”教学练真功
谢鹏在工作中擅长用“情景化教学”破解训练难点。一次应急处置模拟中,他突然改变预设脚本,队员们一时慌乱,布置如何应对。训练结束后,谢鹏没有批评,而是带着大家复盘:“真实空防事件从不会按剧本走,只有练出‘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真正保护旅客。” 他收集近十年典型案例,创新整合“动态场景库”,让队员在模拟冲突中练习沟通技巧与制敌策略。跟他训练的队员都说:“跟谢鹏教员训练,就像实战预演,每次都能发现不足,提升技能。”
王泽旭:“暖心式”带教传匠心
“体能训练不是‘苦行僧’,科学方法才是关键。” 王泽旭在在训过程中,面对体能基础薄弱的队员,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一次3000米跑训练中,有队员体力不支想请假,王泽旭一边陪他慢跑,一边分享自己刚入职时的经历:“我也曾跑不完规定距离,但每天多练 100 米,三个月就达标了。” 他还自学运动康复内容,预防训练损伤,并协助队员们做损伤康复训练,得到队员们一致好评。
从晨曦微露的田径场,到器械多样的训练室,安全员教员们用认真严谨的态度、专业细致的教学,为空防安全培养着一批又一批 “接班人”。他们常说:“我们多教一个细节,队员们多练一次技能,蓝天就多一分安全。” 这份对职业的敬畏与坚守,正是他们留给学员最珍贵的“飞行礼物”。(隆佳静 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