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载人登月到什么阶段了?航天工作人员透露:技术已没有障碍了
创始人
2025-08-31 20:42:14
0

1972年,美国宇航员从月球返回之后,一直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人类都没有再踏足月球。

而最近在CCTV4的访谈节目中,我们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透露了,载人登月计划的进程,他说:“中国载人登月这件事是由载人那套体系在执行,我们所使用到的一些技术,验证的一些技术等等,已经在用了,没有障碍了。”

也就是说,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能见证时隔50多年后,人类再次登上月球的重要时刻。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进入冲刺阶段

中国航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稳,最近官方更是给出了准信:技术上的主要障碍,基本都扫清了,这不叫画饼,这叫冲刺阶段的宣告。

今年,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就要进行两次极为关键的逃逸测试,听着就让人紧张:一次是零高度,一次是最大动压。

这就像给汽车配上弹射座椅和顶级安全气囊,无论是在点火启动的瞬间,还是在冲出大气层、压力最大的时候,一旦火箭“闹脾气”,必须保证航天员能毫发无伤地弹射出来,这套“保命符”要是没练熟,后面的事根本无从谈起。

梦舟载人飞船进行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

据了解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也已经排好了档期,预计2027年就能进行首次发射,这枚近百米高的大家伙,能一口气把超过27吨的载荷直接推向月球。

它甚至还有个“不带助推器”的兼职模式,可以给空间站送人送货,一专多能,按照这个节奏,长征十号首飞成功后,再把飞船、着陆器攒到一起,中国人在2030年前,就能完成载人登月计划。

当然,在真人出发前,至少还得进行两三次无人“彩排”,确保整个流程万无一失,一步一脚印,对于人命来说,这才是最快的速度。

美国登月计划频频掉链子

中国这边一切顺利,但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风景就大不相同了,自阿波罗之后,美国时隔半个世纪重启登月,阵仗搞得很大。

他们拉了五十多个国家签协议“入伙”,颇有当年“八国联军”的架势,盟友可以摇旗呐喊,但真正干活的还得是自己。

更尴尬的是,核心环节却屡屡掉链子,原计划绕月的“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就被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拖住了后腿。

在上次的无人飞行中,猎户座飞船的隔热瓦,竟然在返回地球时出现了不该有的剥落,别看只是掉漆,如果这层瓦是宇航员穿越大气层时穿的,那是要出人命的。

调查和扯皮直接导致了任务延期,听着都让人捏一把汗,就算2号的问题解决了,3号的载人登陆更是前途未卜。

登月要用的月球车、新宇航服、着陆器,这些关键的“装备”都还没完全搞定,NASA自己人做的内部评估都相当悲观,认为载人登月能挪到2028年就不错了。

这种一边盯着月亮,一边又想着火星,结果两头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摇摆,与中国的笃定沉稳,对比实在太过鲜明。

谁会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呢?

硬件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宇航员当然也得就位,关于中国首批登月航天员的人选,外界猜得热火朝天,但官方口风极紧。

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会从已经上过天、经验最丰富的那批航天员里选,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知道具体是谁,而不公布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航天员的训练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地狱模式”,外界过度的关注和炒作,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安安静静地训练,心无旁骛地准备,才是最科学的做法。

相信也有很多人会想知道,登月会有女宇航员吗?性别从来不是我们奔向星辰大海的障碍,中国现有的四位女航天员中,刘洋和王亚平这两位家喻户晓的“太空教师”。

她们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对月球的向往,她们说,期待能像神话里的嫦娥一样,亲身飞到月亮上去看一看。

王亚平甚至还畅想着,未来有一天,能站在月球上,给地球上的孩子们再上一堂太空科普课,所以只要适合,相信航天工作必不会有什么性别歧视,更何况之前也有研究表明,女性宇航员比男性宇航员可能更适合这个工作。

登月不只为了插上国旗

千万别以为,中国费这么大劲,只是为了上去插个旗、拍个照、带回几块石头,月球被看作是地球的“后花园”,一个未来可以常来常往的地方,长远的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以长期住人的基地。

有了基地,就能在上面搞科研,开采氦-3这种地球上稀缺的清洁能源,最终实现人类在月球的常态化存在。

当然还有更宏大的蓝图,是把月球当成一块跳板,月球引力小,从那里发射探测器去火星,比从地球出发要省力得多,难度也小得多。

实际上,这张深空之网中国早已经悄悄在织了,中国正在建设的“鹊桥”星座,未来将构成一个覆盖地球、月球、金星和火星的深空“互联网”,为未来的行星际探索铺平通信道路。

结语

当首次载人登月成功后,中国的探月活动将逐渐从“冲刺”变为“日常”,也许有一天,去月球真的会像“回娘家”一样方便。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已经明确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欢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搭乘中国的飞船,一起去月球做客。

这不是一句客套话,在航天这个极度烧钱、极度考验技术实力的领域,敢于开放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最强大的自信。

它意味着,我的技术靠得住,我的运力有富余,我不仅能办成自己的事,还能带着朋友一起玩,这份底气,源于技术,也源于实力。

中国的太空征途,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口号和惊心动魄的转折,它更像是一场沉默而坚定的长跑,每一步,都清晰地踩在既定的规划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抖音爆红秘籍:创新内容遇上精准... 抖音,这颗短视频领域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捕获全球网民的心。不论是个人创作者,还是业界巨头,...
月壤“时间胶囊”揭开撞击真相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带回的3.5克月壤样品,首次精确测...
低价流量多的多多视频专属流量卡... 办卡关注微信公众号:可可找卡 这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探索优质正规流量卡办理的一站式平台。让我们一起...
航天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航天电器(002025)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血月”将至!9月8日凌晨,年...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家人们!准备好熬夜了吗?2025年度最重磅天象“月全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血月...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应对生态环境舆...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实现了飞跃。在生态环境领域,新媒体正以独特的力量重塑着生...
上海交大有座虚拟电厂|新民·科...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搭建的虚拟电厂运营仿真三...
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果正式发...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交流活动”上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
原创 太... 星际天体3I/ATLAS的异常特征持续引发学界关注。该星际访客自2025年7月由ATLAS巡天系统捕...
打工人的净土告急?东航免费Wi...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片被视为精神避风港的净土正悄然发生变化。近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其“空中快线...
开学消费热!国补+专属优惠 学...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眼下正值开学季,在国补等优惠活动的带动下,各类3C产品...
沃尔玛推出人工智能“超级代理”...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据美国CNBC30日报道,沃尔玛宣布推出一套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超级代理”,旨...
青岛即墨:2025年全国科普月... 今年9月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8月27日,由即墨区...
Connect大会日程公布,M... Meta年度开发者大会的日程安排,强烈暗示出其首款带有显示功能的消费级智能眼镜发布在即。 Meta最...
原创 中... 1972年,美国宇航员从月球返回之后,一直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人类都没有再踏足月球。 而最近...
上海科学会堂新推“科学实验屋”... 上海科学会堂在近日迎来了一项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创新科普项目——“科学实验屋”的首次亮相。与此同时,20...
英特尔公布SDC专利:多核协同...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英特尔一项编号为EP4579444A1的专利,名为“软件定义超级核心”(SDC)。...
DeepSeek的一小步 国产... 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加速的竞赛中,浮点数(Float...
微纪录片《馆藏“显眼包”》——... 纪录片《馆藏“显眼包”》剧照。资料图片 微纪录片《馆藏“显眼包”》名字很有趣,在文博题材影视里显得别...
专访中欧方跃:AI重塑人机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实习生王罕 当生成式AI掀起新一轮智能变革,企业已经逐步从数字时代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