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至30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阳举行。南方电网公司以“数聚电网·智赋生态”为主题,全面展示公司在电碳算协同、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电鸿物联、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南方电网积极响应国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战略布局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电碳算协同筑数据基座,以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流通利用、以人工智能应用锻炼数据能力,以智能场景赋能数据价值,以产业生态共构数字经济,构建数字能源新范式,助力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的深度融合。
电碳算协同:电算筑基,生态聚力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机遇,南方电网发挥电力基础设施的优势,全面融入和服务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力可靠充裕供应,保障算力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全国统一电力交易市场,引导算力任务优化调控;以全国绿电绿证交易平台,帮助算力中心减碳脱碳,为我国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打造稳定、低价、绿色的算力。
电碳算协同价值体系的建成,离不开电算协同映射模型。南方电网首创不同训练框架、算力卡、大模型和数据量四维度测试矩阵,研发国内首个电算协同映射模型,该模型通过掌握计算任务、算力曲线数据,实现算力用电预测准确率达95%,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调度提供崭新的算力计量思路。
针对硬件架构各异、单位能耗千差万别的问题,南方电网自主研发了首套电算耦合实时算力计量表,创新建立“任务-资源-电力”三元耦合计量框架,并已在广州棠下数据中心完成行业首例电算耦合计量测试,成功获取电力——算力实时运行曲线。
基于模型与数据,南方电网公司还探索打造了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该平台如算力“导航仪”,不仅能实现算力任务的电力、算力、碳排实时监测,还基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互获取算力负荷的出清电价,实现以电价信号驱动算力任务向低电价区域转移,可有效降低算力运营成本10%以上。
该平台通过绿电超发信号实现算力任务的分钟级转移聚合,大大提高算力任务的绿电使用比例,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提供更经济、更绿色的南网算力资源。该平台能从网络调度层面将南方电网公司的算力资源接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实现南网算力与“东数西算”枢纽算力互济,形成一套“模型 策略 平台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南方电网在贵阳国际展览中心E1馆展示 张秀云 摄
“未来,算力资源的使用有望像水、电一样便捷、统一、可量化。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如电力计量一般精准高效的算力度量体系。通过电算计量映射模型研究,将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算协同调控与联合调度提供基础支撑。”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副总经理禤亮介绍。
在电算协同资源融通的探索过程中,南方电网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算力中心节能降耗技术攻关,研发南网妙算系列高能效服务器产品,打造“算力提效、用能降耗”的绿色算力新标杆,实现服务器整体能效提升15%,助力算力中心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探索打造低损直流供电技术,通过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构建“双路市电 光伏直流直连 储能链式直连直挂 中低压全直流配电”的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多元供能系统;设计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备用电源替代方案,能够降低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成本,替代柴发、UPS等各类备用装置。
电算筑基,生态聚力。南方电网通过构建“电碳算协同”价值体系,为电力、算力与碳排放产品协同交易提供定价理论支撑,驱动“电碳算协同”资源融通和产业变革。这些成果充分地展现出南方电网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长期实践与深耕发展。
数据要素赋能:可信流通,数据赋能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率先探索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在实践中打造出“试点引领-数据共享-场景共创-生态共建”的数据价值释放路径的完整闭环,支撑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电网建设出发,南方电网公司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公司海量数据常态化采集和监控,保障公司数据共享开放用数需求,支持公司数据要素价值发挥。
为加快推动国家“双碳”目标、“两型”建设落地,促进能源数据产业发展,南方电网公司于2024年8月率先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一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了首批数据开放目录,涵盖供用电数据、电网运行数据、人工智能数据集、电力经济数据、电力调度统计数据、电网规划数据、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电力市场交易数据、新兴业务数据、电力供应链数据等十大主题160类电力数据,推进建设8类高质量数据集,并上架到空间。
正在向用户讲解电碳算协同运行模式 张秀云 摄
该空间聚聚焦能源行业数据孤岛、多主体协同互信难及能源数据价值释放不充分等困境,汇聚整合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与跨行业数据资源,打造“一门户、五中心”的支撑平台,为碳足迹核算、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高价值场景落地提供支持。目前,空间入驻生态主体已超200家,协同各方打造了35个高价值场景应用,并与11个空间开展互联互通探索。
此外,南方电网还围绕“赋能数字电网建设”“赋能能源生态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服务”三大场景,联合贵州大数据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国铁塔、中汽数据、西安西电集团等合作伙伴,共创贵州能源数据中心电煤场景、新能源消纳、车桩网互动、能源装备升级、基站电管家、虚拟电厂、统一用电服务等高价值场景应用,实现数据要素赋能的效能倍增。
同时,先试先行共同探索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互联互通,聚焦“接入审核、互联互通、共享利用、收益分配”核心业务流程,以“安全、合规、评价”为运营重心,支撑连接多方主体,实现价值共创。
通过汇聚整合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数据资源,连接多方生态主体,围绕三大方向共创场景应用,南方电网公司以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打造了能源与跨行业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的数据流通枢纽和应用生态的样板工程。
创新人工智能发展:以数生智,以智赋能
近年来,南方电网以“Data for AI”锻造智能时代数据基座,汇聚电力全领域数据建成高质量样本库,驱动超350个业务与技术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以“AI for Data”赋能数据全生命周期跃迁,支撑从数据资源到智能生产力的高效转化。通过承接国家数据局试点工程,建成调度、规划、输配电等领域六个高质量数据集,入选国资委央企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
正在向观众展示南方电网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 张秀云 摄
“AI for Data,是构建以AI为核心构建更广范畴的数据管理智能化体系,推动面向结构化、非结构化等多类型数据的高质量管控,以AI生成、AI核查等技术赋能数据质量提升,以AI的智能识别与分析提高找数用数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实现‘找数-算数-用数-管数’全生命周期AI赋能。”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说。
南方电网深度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培育数智技术“新引擎”。在市场服务场景中,针对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的海量交易披露数据,为市场主体提供规则解读、动态数据展示等服务;而在智慧用数场景中,“数字助手”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员工业务执行提供智能辅助;构建与AI能力深度协同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质量治理各环节的AI赋能。
夯实技术底座 突破技术瓶颈
此次数博会,南方电网发布了电鸿物联操作系统3.0前瞻版(以下简称3.0版),突破混合部署、实时内核等核心技术瓶颈,推动电鸿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以电鸿为载体,深耕物联网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在初步构建统一电力物联数字底座的基础上,依托电鸿的5大内核版本增强连接便捷、网络安全、资源高效、应用赋能等核心组件,持续推进系统和技术的迭代研发,实现实时零抖内核、弹性混部底座、可信互联总线和安全隔离并发,向工业控制领域延伸,解决电力工业互联网中设备业务处理效率低、资源受限及安全隔离不足的问题。
南网数研院总经理胡荣介绍,电鸿3.0前瞻版不仅是技术的创新升级,更是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推动电鸿从电力专用系统扩展为能源物联网通用平台,带动芯片、终端、应用全链条国产化,同时,为电鸿拓展至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多领域奠定了基础。电鸿的迅猛发展,已吸引超500家产业链厂商加入,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同创新格局。
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以数智技术为驱动,以数据要素为纽带,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携手,共创能源数字生态新未来,推动数据要素在源网荷储各主体之间,充分共享流动、创造价值,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能源革命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通讯员 张翼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