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下海!“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为经济发展再添“硬核”动力
创始人
2025-08-27 22:01:00
0

央视网消息:8月26日,我国多个“大国重器”传来捷报。长征八号甲火箭2025年第三发,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地下700米深处,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开始正式运行。水下基建“神器”——我国自主研制的2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成功下水。

长征八号甲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北京时间8月26日凌晨3时08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长征八号甲火箭,是长征八号火箭的“升级版”,是我国针对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自2025年2月首飞以来,这是它2025年执行的第三发任务,表明长征八号甲火箭已经具备执行多任务并行的高密度发射能力。

长征八号甲火箭在执行此次任务过程中,实现了包括全流程自动化、起飞主动漂移控制、过冷液氧加注等多项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火箭的发射效率和飞行稳定性,还增强了其对多种任务的适应能力。

适应高密度发射需求 实现多项技术创新

商业航天的高密度发射需求,对火箭测试、发射以及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提出了非常高的挑战。为了高效实施发射,长征八号甲火箭团队以“全流程自动化”为突破口,重构了火箭发射的操作逻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孙海峰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火箭团队首创了“起飞主动漂移控制”技术,使火箭发射时平稳向远离塔架方向漂移,消除碰撞隐患。

为了进一步优化火箭发射流程,长征八号甲火箭还应用了“过冷液氧加注”等新技术,并使用锂离子电池全面替代传统锌银电池,火箭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今天正式运行

8月26日,位于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探测器,就是有效质量达2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安置于地下实验大厅44米深的水池中央。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结构,承载了包括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2万吨液体闪烁体、4.5万只光电倍增管等众多关键部件。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

黄金瞳:捕捉宇宙“幽灵粒子”的火眼金睛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但是至今人类对它知之甚少,因此也被称为“幽灵粒子”。中微子,可以说是探索宇宙未来的一把钥匙。究竟如何来探测它?

要探测到中微子,有一样东西特别关键,它就是这些光电倍增管。根据要求近距离观看必须得带上防爆眼镜,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黄金瞳。它能看到中微子击中闪烁体时发出的微弱荧光,这亮度仅仅只是手机屏幕亮度的百亿分之一。相当于把手机从这里拿到50多公里外的地方,黄金瞳依然还能清楚地看到这微弱的光亮。

直径达50厘米的玻璃外壳,相当于黄金瞳的眼球,巨大的眼珠子能像凸透镜一样将微弱的光汇聚在一起。制作这么大的眼睛可不容易,它是技术人员用类似吹糖人的方式一点一点吹出来的。熔融玻璃要熬煮20个小时以上,保证里面没有一丝气泡杂质。这样黄金瞳的视野才不会有盲点,而且玻璃外壳的厚度、均匀度、曲面角度都得精确到毫米级。

更硬核的技术,藏在玻璃内部这一层金灿灿的金属薄膜里。它相当于黄金瞳的视网膜,荧光会在金属膜上转化为电子,有了它黄金瞳才能真正捕捉中微子的踪迹。别小瞧这层厚度只有几十纳米的金属薄膜,当年它可是国外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中国科学家只能自己摸索,将金属加热到高温,让它们变成蒸汽,像洗澡时的水雾一样,凝结到玻璃内壁上,通过千万次的试验,才终于成功打破这一垄断。在江门中微子实验里,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光电倍增管一共有4.5万个,这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节省成本几亿元。

我国自主研制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今天下水

经过3年多研制,8月26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挖泥船也叫疏浚船,是港口清淤、航道挖掘、填海造陆等水下基建的“神器”。

2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分别是“通浚”轮和“浚广”轮。2艘挖泥船设计长度均约198米、型宽38.5米、型深18米,最大挖深120米,最大舱容达35000立方米,相当于一次装满18个标准游泳池的总容量,可在90分钟内将泥舱全部填满,泥舱容量亚洲第一,装载效率世界领先。

“通浚”轮的甲板有70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甲板上分布着各种核心设备。高出甲板2米多的这一大区域就是泥舱,再往前三四米就是等待安装的耙头。

耙头是耙吸挖泥船的核心部件,相当于海底作业的“挖掘手”。2艘船上我国自主研制的系列化耙头最大可伸至约40层楼高的海底吸挖泥沙。高压冲水破土压力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手掌上站一只5吨大象的压力,破土效率更高、挖掘性能更强。

而藏在船舱里的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功率泥泵就像挖泥船的“心脏”,保障挖出的泥沙能高效抽吸到船上的泥舱内,并实现耙吸船12公里远距离泥沙吹排。“浚广”轮上首创的可调节双艏喷系统,就像两支巨大的高压喷枪,使泥沙喷排效率翻倍。

2艘船上最高的舱室,就是堪称“大脑”的驾驶室。未来,这里将装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疏浚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疏浚作业的全自动控制。

除了更智能,2船都配备甲醇预留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效率与同类船舶相比提升30%,更加绿色低碳环保。2船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8月26日“通浚”轮和“浚广”轮的下水,相当于“毛坯房”建成,后续还要进行疏浚机具、智控系统安装等“精装修”,计划将于2025年年底进行海试并交付使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回应空调之争,小米大家电部总经...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发展节奏都是从看不上、到看不懂、再到学不会、最后跟不上的。”8月27日晚间,...
紫金矿业等公布“一种复配捕收剂...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申请的“一种复配捕收剂以及高效浮选锂云母的...
艾为电子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艾为电子(68879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数模...
国务院发文!加强人工智能在安全...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在...
苹果为iOS 26引入HDR截... 【CNMO科技消息】近日,苹果公司正在测试的iOS 26系统中,新增了一项实用功能:支持高动态范围(...
苹果云机:哪个云手机流畅便宜好...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云手机已经成为游戏玩家和科技爱好者的新宠。它们不仅提供了流畅的游戏体验,还...
苹果AI秘密武器曝光!代号“A... 编辑:倾倾 定慧 苹果已悄然成立代号「AKI」(Answers, Knowledge & Infor...
原创 哪... 站哥分享了一份2024年底新旗舰的畅销榜,时间是截止到W33(7.11-7.17),这次不再是品牌销...
带领观众走进影像背后的故事 博... “请大家往这边走,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中,建筑工人正在修筑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8月27日下午,深圳...
夺冠后,“光子”片约不断 人形机器人演艺市场爆发 夺冠后,“光子”片约不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穿上动作捕捉服,体验与机器人动...
东航《每一个世界都精彩》上线,... 中国东方航空短视频《每一个世界都精彩》近日正式上线。影片以三位性格鲜明、爱好各异的小旅客为主角——热...
上天→入地→下海!“大国重器”... 央视网消息:8月26日,我国多个“大国重器”传来捷报。长征八号甲火箭2025年第三发,成功发射卫星互...
万策尽!PS4硬件规范或难继续... 《最终幻想14》问世已逾十年,自发布后不久便登陆PlayStation 4平台。然而索尼的上世代硬件...
云苹果手机工具箱:云手机众多,... ## 一、云手机热潮来袭 在游戏的世界里,科技的发展总是不断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如今,云手机的出现宛...
激发科学兴趣 树立科学志向 姓名:周方圆 学科:物理 毕业高中:杭州高级中学 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英才计划中,我...
国家“人工智能 +”战略加持:... AI科技行业风云变幻,科大讯飞以稳健的发展节奏持续破局,更以财务健康度的显著提升,为发展注入确定性底...
一文梳理TikTok公会申请关... 在全球短视频领域,TikTok 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影响力,为众多创作...
血液透析浓缩液注册单元划分的依... 在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过程中,注册单元的合理划分直接影响企业的注册效率、成本控制以及产品的市场准入速度。...
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5年5G工厂名录...
原创 刚... 今天,就在,苹果官方宣布将在9月10日凌晨1点召开2025年秋季发布会,iPhone 17系列手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