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万物并秀。在历下区这片涌动着创新活力的热土上,科技事业正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向下深扎根系汲取沃土精华,向上绽放出朵朵科技新蕊,致力于培育一片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产业森林。锚定“科技策源引擎、成果转化枢纽、产业创新阵地”三大核心功能,历下区以创新驱动为笔,以高质量发展为卷,奋力书写着科技赋能区域发展的新篇章。
深扎根:厚植沃土,筑牢创新根基
创新的种子,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历下区深谙此道,多措并举,为科技创新厚植发展沃土。
政策沃土育“新苗”:年初,一场聚焦“抓改革促创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推进会,吹响了历下区新一年科技攻坚的号角。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科技服务业如沐春风,实现营收128.7亿元,以16.1%的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总量占比达全市46%。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4亿元,同比增长4.2%,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荣登《2025赛迪创新百强区》,正是对这片创新沃土的最佳注脚。“青马新材料技术研发项目”的成功突破,更是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填补了区内空白,新苗破土,生机盎然。
孵化生态引“凤栖”:历下区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枢纽作用,精心编织“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全链条孵化网络,筑好“金巢”引凤来。上半年,针对区内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深度体检”全面展开,系统梳理在孵企业现状与发展脉络。调查显示,专业化园区、高校、科研机构、民营资本四类创新载体主体多元,入孵企业则密集分布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生态日益活跃。
“科金大厦是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汇聚的枢纽,”山东贝荣易电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党万年说,“入驻这里的企业都和我们一样,致力于新兴领域,我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创业有信心,很大原因是来自园区的支持,喝个咖啡的时间就可以和同创业的伙伴交流项目,不用出楼就能够参加银企对接会、项目路演会等各种活动,为我们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成果储备蓄“活水”:6月18日,“济南好成果”暨“智汇历下”具身智能领域场景对接会在齐鲁科技金融大厦成功举办。活动现场,18项高价值具身智能科技成果惊艳亮相,9项应用场景精准匹配需求,3项成果现场“安家”历下,生动实践了“技术-场景-产业”的高效转化路径,更有44项潜力成果被纳入市区两级科技成果储备库,为未来发展积蓄源头活水。
绽新蕊:花开满枝,点亮创新之光
深扎的根基,催生出绚丽的创新之花。历下区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取得积极进展,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交易领风骚:上半年,历下区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居全市首位。全区研发投入填报量达88.1亿元,同比增长5%。创新投入的持续加码,为“新蕊”绽放提供了充沛养分,展现区域创新良好态势。
转化体系强支撑:聚焦成果转化关键瓶颈,历下区扎实推进支撑体系建设。一方面,依托山东科技大市场核心平台,联合区财政局、济南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等部门,定期与山东国惠基金、山东复创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开展深度交流与投融资案例分享,搭建高效对接桥梁。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科技人员,参加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持续壮大技术转移专业力量。截至目前,辖区单位已有336人成功取得技术经纪人认证,为打通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金融“活水”润新花:成果转化是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资本的精准滴灌。历下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全力推动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国产通用机器人操作系统项目”和“低热值煤制清洁能源燃料环保节能项目”各获山东省股权投资500万元(拨投各半);山东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个项目获山东省“先投后股”股权投资立项,项目资金共1400万元。金融的有效助力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夯实产业成长基础。
育森林:枝繁叶茂,共享创新之荫
创新之花孕育产业之果。历下区着力构筑“雨林式”创新生态,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平台矩阵筑高地: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拔地而起,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济南科技金融标杆园区,构建“创投基金—科技信贷—资本市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8小时全要素、24小时全生态”的产城融合新样板。
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城市AI算力“心脏”与赋能平台,深度融合“算力+平台+生态”,成为驱动区域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
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服务三大产业特色鲜明,路演推介活动常态化,助力企业开拓市场蓝海。
企业培育壮筋骨:企业是创新森林的重要支撑。历下区聚力支持企业核心攻关,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成功获得省重大专项。山东省科学院签署中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3个国际平台共建协议,显著提升历下在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话语权。同时,着力提升科技园区运营水平,以山大路、CBD科创金融、历下经开区三大生态圈为核心,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荐上报15家市级实验室;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上半年新入驻/入孵企业7家,注册资金8110万元,营收1.8亿元,纳税约1000万元,并成功纳入济南市AI开放办公场所,为未来招才引智打下坚实基础。
位于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企业山东智驱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风光表示:“优质的产业载体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沃土’。我们从园区成长发展,一路走来,政策扶持和平台赋能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初创期的发展难题,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核心算法研发和产品创新。选择在历下扎根发展,是公司做出的正确战略决策。”
精准招商育新林:打好“创新牌”,走好“创新路”。历下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赛道,强化科技招商、场景招商。上半年,成功吸引18个高技术产业项目扎根历下,其中亿元级项目2个,华为充电站项目已完成注册。47家企业踊跃申报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森林规模持续扩大。
从“深扎根”厚植沃土,到“绽新蕊”孕育成果,再到“育森林”共享绿荫,历下区以系统思维和创新举措,探索实践着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打通成果对接“断点”,畅通产学研协同“经脉”,强化转化支持“筋骨”,完善评价激励“气血”,一套促进科技创新的“组合拳”成效渐显。展望未来,历下区已着手启动“十五五”科技专项规划,“海聚历下”引才行动将持续发力,不断拓展创新“朋友圈”,为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历下动能”,让这棵根植于泉城沃土的“创新之树”愈发枝繁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产业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