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
一、听力残疾定义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觉结构的科普
产生听觉的结构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以及听觉中枢神经系统。
三、听觉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空气传导:人们常提及的听力水平。是通过耳廓、外耳道、鼓膜及听骨链传导进行声音传导的过程。
2.骨传导:通过颅骨的振动进行声音的传导。常用于鉴别耳聋。
四、听力障碍的表现和分类
听力障碍分类
1.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型耳聋;
2.根据产生时间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获得性耳聋;
3.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儿童期耳聋、成人期耳聋和老年性聋;
4.根据其行为特征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
听力障碍产生原因
1.先天性耳聋
遗传聋约占先天聋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70-80%的遗传性耳聋患者可发现致聋基因突变。近亲结婚是遗传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
2.后天性耳聋
孕期或出生后应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疟药、利尿剂等;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弓形体,风疹,梅毒;出生后的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等;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缺氧、产伤、严重新生儿黄疸;噪声暴露;头部外伤;放射线照射。
听力障碍表现
1.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异常的安静、不容易被声音所惊吓;儿童期发现孩子没有寻找声音和定位生源的行为,出现“咿呀学语”的时间推迟,与同龄孩子相比会说的词很少;
2.学生时期会出现容易走神和学习成绩下降、对话时常听不清楚而反复发问、答非所问或让他人难以听清、说话声音很大或音调很高等;
3.成人则首先会出现对声音表现迟钝和迟疑。
五、如何做好听力残疾预防?
孕期妈妈如何预防
怀孕前三个月往往是胎儿耳关键结构(内耳)的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度等,且孕前不宜接种疫苗,这些都是会导致听力障碍产生的原因。此外,应避免近亲结婚,孕期妈妈应禁烟酒,多运动,增强自身体质,保证充足营养,避免去过度拥挤、吵闹的地方,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良好精神状态。
新生儿期如何预防
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期听力障碍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耳声发射、声阻抗和脑干诱发电位等听力检查手段,包括两次检查,第一次时间为在新生儿出生3-5天住院期间进行,第二次即出生42天内婴儿第一次检查未通过、可疑或已通过的宝宝均需要进行二次检查。此外,新生儿期需要特别关注早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疸等情况。
青少年期及成人如何预防
“科学用耳”是关键。听耳机时音量不要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在嘈杂的地方佩戴耳机;游泳后注意保持耳的清洁;注意鼻腔健康;对于环境音量达到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如耳塞、耳罩或隔音帽等;平时可以经常做一些耳部的按摩,加强身体锻炼;此外,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损害,早期干预。
老年期如何预防
慎用耳毒性药物;积极防治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少吃高糖食物,多吃一些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花生、蔬菜、海产品等;加强全身运动;避免去噪声过大的场所,如KTV等;经常按摩耳朵,不要随便掏耳。
来源:北京残联
下一篇:江苏加速打造重大创新平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