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机器人的 “独门技艺”筛选菌株,他们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微生物“科技版图”;带着让“汽车飞上天际”的梦想,他们勇做未来交通的探索者……在“科大硅谷”,天南地北的“科技创想”汇聚,一个个手握新技术的科创团队,正在这里尝试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2022年6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成为“科大硅谷”创新故事的起点。建设3年多来,“科大硅谷”新入驻科技型企业超2500家,合肥市约50%的生物制造企业和空天信息企业、约45%的人工智能企业汇聚于此。在这些企业全力“破界”的背后,也是“科大硅谷”一次又一次连通科创资源的“破界实践”。
西北而来的“科技种子”
合肥华芯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智微”),一家由西北而来的“科技种子”,于2024年落户合肥,正在以“科大硅谷”为据点,拓展着自己的微生物科技版图。
乳制品行业为筛选一株优质发酵菌需耗时两个月,在华芯智微这里,两周便可锁定目标菌株。速度提升4倍的秘密,在于企业自主研发的“微型液体操作机器人”,它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能在数万菌株中快速锁定对人体、农业和环境有益的好菌,每日可筛选超万株微生物,不仅为筛选工作按下了“快进键”,精度较传统方法还提升了30%。
而这项技术最初的源起,在西北。
“2021年,我在我国西北地区做科学研究,待了一个多月,期间在一个牧民家中采集到了珍贵菌株。”王世伟是华芯智微技术带头人,也是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谈及创业初期的经历,王世伟记忆犹新。
这颗源自西北大地的种子缘何来到合肥?“这里有人懂技术,更有人懂怎么把技术转化为产业。”企业负责人吕赵劼表示。
初到来,团队便看到了“科大硅谷”的诚意:200万元天使投资;200万初创贷,且首先免息;800平米的办公区域,租金减免;政策申报专人“陪跑”……
不仅是落地起点,还是产业转化的加速器。“科大硅谷”促成西北大学在合肥设立概念验证中心,搭建起校企合作的桥梁。
“这种围绕企业需求构建科研资源配置的机制,也让我们对未来在合肥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吕赵劼说。
让汽车插上“翅膀”
与华芯智微相同,来自外地的清华猛狮团队看中“科大硅谷”的创新生态,带着自己的智能飞行汽车项目“飞”来了合肥。今年6月落户,9月计划完成样机下线,团队已经在合肥正式运转起来。
给汽车插上“翅膀”,作为“陆空一体”未来交通的探索者,清华猛狮团队从2017年就开始了汽车的“飞行实验”,成功研制全球首款纯电动旋翼式智能飞行汽车。如今,面向低空文旅、极限运动等相对封闭的低空场景,清华猛狮将推出首款“超轻型”飞行器。
打造智能飞行汽车总部,落户智能飞行汽车联合研发中心,打造飞行汽车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在负责人伍权权心中,团队在合肥的“起飞路线”非常清晰。而这些发展故事的开头,是团队与合肥的惺惺相惜。
为合肥产业基础所吸引,也被合肥的扶持心意所打动。去年12月,作为安徽人的伍权权在与“科大硅谷”的初步对接中,被一句“欢迎清华技术回家”深深触动。落户合肥的意向定下后,“科大硅谷”公司、蜀山区政府等陆续提供资本、资源等多渠道支持,并协调市场景公司对接场景合作方、保险机构、融资租赁等产业链的合作资源。近期,还帮助团队引入合肥科创集团深度参与项目投资。
吸引更多“科技追梦人”
“科大硅谷”究竟有何“磁力”,吸引一个个科创团队纷至沓来?
少资金就给资金,少场景就链接场景,在华芯智微、清华猛狮等创新团队的经历中,不难找到答案。
联动各方,富集科创资源,为企业生长提供丰沃土壤和适宜环境,三年来,“科大硅谷”不遗余力。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企业落地第一步,难在资金。
精准抓住痛点,三年来,“科大硅谷”汇聚起各类基金200多支,共计2500亿元基金丛林,实现“孵化-种子-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打破传统授信模式,从“看资产”转向“看未来”,打造“贷投债保”多方联动的产品矩阵,大力推行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让更多金融“活水”灌溉“科创种苗”。
链接资金、渠道及场景,“科大硅谷”汇集全球科创要素,联合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600余家校友组织,建立包容开放的全球知名高校院所校友资源联络服务机制,并创新开辟“全球合伙人”的资源链接路径,“全球校友组织+海内外创新中心+全球合伙人”三位一体的链接模式,为创新资源的对接打开“绿色通道”。
实施“企业伴侣”计划,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进行分级服务;针对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堵点,创建“成果转化专班+校园大使+技术经理人”团队,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早发现、早发布、早转化……“科大硅谷”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科技项目开“科技之花”,结“产业之果”。
在创新生态加持下,如华芯智微、清华猛狮一般的故事,每天都在“科大硅谷”上演。在这里,奔涌的创新活力吸引着更多“科技追梦人”前来,一起创造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信息来源:合肥在线
一审:吴梦鸽;二审:蒋经纬;三审:陶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