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麻数智方舱建成运营,作为前沿的智能农业装备技术体系,将有望成为分布式农业新典范。
在沣西新城绿浪农业示范基地的种植方舱内,一丛丛天麻正从栽培框探出肥厚的块茎。这座由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投建的天麻数智方舱,此刻正以日均不到30度电的超低能耗(相当于传统植物工厂1/10的能源消耗),精准复刻着秦岭海拔1200米林下生长环境参数,为舱内天麻菌种提供最佳生态环境。随着首批舱栽天麻即将丰收,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用10个月走通了一条从深山数据到智能工厂的产业变革之路。
深山数据炼就“环境模刻术”
时间回溯至2024年10月,略阳县密林深处。农链科技的无人机作业团队吊装着物联网设备,在险峻山崖间布下监测网络,累计采集了数亿条温湿度、空气成分、光照强度及土壤养分等数据。在这场持续6个多月的“环境复刻行动”中,农链科技的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团队把天麻优生区的生长密码,转化为可编程的环境参数。正是这些穿梭于云雾间的原始数据,最终凝练成驱动方舱的AI种植模型——它能动态调节舱内环境,让作物在钢筋舱体里“以为”自己仍在深山雨雾中生长。
方舱里的“能源革命”
走进运行中的天麻方舱,最颠覆认知的是其能源系统。与传统植物工厂动辄“1斤产品7两电费”的“电老虎”设备不同,这里采用最新闭环热回收技术:作物呼吸产生的热量被特殊材料捕获,经净化后再度用于舱体温控。这套“能源循环利用系统”使单舱日均耗电降至20度以内(即使在平均日温45℃以上的酷暑,舱内温度仍精准控制在25℃以内,耗电量不超过30度/天),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75%。更关键的是,舱体兼容风电、光伏及柴油发电,在缺电环境下仍能保障天麻365天不间断生长。
从源头隔绝的“有机哲学”
轻触舱壁上的显示屏,空气济水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跃然眼前:99.9%的污染物过滤率让舱内形成天然无菌环境。“传统种植需要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而我们从空气和水源入口就构筑了防线。”研发人员揭开天麻栽培框上的遮阴布,天麻基质非常健康,没有任何病菌污染。这种从源头隔绝污染的模式,将确保天麻的优良品质。吊装即产的“农业乐高”农链科技的天麻方舱“落地生根”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今年五月从产线下线的首台样舱,仅用吊车半天就矗立在示范基地,接通电源后立即投入生产。“没有地基建设,没有管线改造,就像搭积木一样构建智能农场。”农链科技董事长黄小星如此形容模块化设计。这种至少30年免基建的优势特性,使偏远山区也能快速部署高端农业设施。
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维”
当前,首批舱栽天麻即将进入西安市场。经测算,单舱年产量可达传统林下种植的3倍,且实现一年三至四收。许多闻讯前来观摩的天麻种植专业户感慨:“过去巡山看天脸色,现在看着数据种天麻药材,完全可以不用靠天吃饭了!”这座天麻方舱承载的不仅是作物丰收,也不仅是科技革命,更是一个亿万级数字农业生态的破土新生。作为农链科技“数字农业研发矩阵”的核心成果,数智方舱已形成完整技术闭环。目前,该技术处于“验证-熟化”阶段,据农链科技规划,2026年将在秦巴山区建设首个“分布式方舱集群”,推动天麻产业从“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转型。
天麻方舱
天麻方舱里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图/沣西新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