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AI算力需求预期差:大集群+主权AI
报告共计:20页
全球AI算力需求迎爆发期:大集群与主权AI成增长双引擎
在AI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全球算力需求正迎来一轮被市场低估的增长浪潮。近期行业研究显示,随着大型算力集群的密集落地和主权国家主导的AI基础设施建设推进,AI训练端的算力需求潜力远超当前市场预期,一场新的算力扩张浪潮已悄然开启。
北美科技巨头竞逐超大规模算力集群
全球顶尖AI企业正不约而同地加码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建设,这被视为推动下一代AI模型训练的核心动力。OpenAI正在推进的"星际之门"项目堪称其中的标杆——该项目计划在美国多地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仅一期德克萨斯州阿比林项目就规划部署40万块GPU,总面积达1200英亩。根据最新进展,该项目已有4座主体建筑完工,正在进行算力机架与冷却系统铺设,预计2026年年中全面运营。更值得关注的是,OpenAI与甲骨文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展,将额外建设4.5GW的算力中心,规模相当于可容纳162万块先进GPU,为其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探索提供算力支撑。
xAI的Colossus集群则以惊人的建设速度引发关注。从2024年9月的10万块GPU,到12月扩容至20万块,仅用92天就实现规模翻倍,其"边训练边基建"的并行模式让模型性能在扩容期仍能保持日均1.5%的提升。目前,Colossus二期项目已启动,计划部署100万块GPU,而其长远目标是5年内建成等效5000万块H100算力的超大型集群,彰显出对训练算力的迫切需求。
Meta也加入了这场算力军备竞赛。其规划的Prometheus集群规模达1GW,预计2026年上线;另一项目Hyperion总规模更是高达5GW,目标是2027年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AI数据中心园区。为加速落地,Meta放弃传统数据中心设计,采用预制化模块与轻型建筑结构,将建设速度置于首位,凸显出算力集群建设进度对AI模型竞争的关键影响。
这些科技巨头的密集布局传递出明确信号: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已成为训练先进AI模型的必要前提,训练端算力需求的增长空间远未触及天花板。
主权AI崛起:中东与欧洲成算力新增量主力
除科技企业外,主权国家主导的AI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算力需求的另一重要增长极,其中中东和欧洲的动作尤为引人瞩目。
中东地区的算力扩张计划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美国与阿联酋合作的5GW数据中心集群项目分阶段落地,第一阶段1GW工程已动工,其中200兆瓦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沙特阿拉伯则通过新成立的AI公司Humain,计划五年内部署500兆瓦AMD设备和500兆瓦英伟达GPU,仅英伟达就将交付超过1.8万颗最新AI芯片,相当于其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的12%。行业预测,到2030年中东地区算力集群总功率容量将突破6GW,成为全球AI算力的重要支点。
欧洲则以"数字主权"为战略核心,加速AI基础设施自主化。在《数字欧洲计划》框架下,欧盟高性能计算联合事业体已建成13座"AI工厂",分布在法、德、西班牙等国。2025年启动的InvestAI计划更是动员2000亿欧元投入,目标是2030年前建成4个人工智能超级工厂,每个配备10万片以上先进AI芯片,将欧洲现有AI基础设施容量提升4倍。英伟达也宣布与欧洲多国合作,计划建设20座以上AI工厂,部署超过3000 exaflops算力的芯片,为欧洲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自主算力支持。
与商业公司相比,主权国家主导的AI项目在资本投入上具有更高确定性,不仅为全球算力需求注入稳定增量,更重塑着全球AI基础设施的布局格局。
算力扩张背后:电力需求成关键支撑
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正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迎来革命性变化。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达176TWh,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4%,较2018年的76TWh增长超130%;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可能飙升至325-580TWh,占比提升至6.7%-12.0%。
这种激增源于AI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本质差异:20年前一个机架功耗仅2-4千瓦,如今英伟达最新配置机架功耗高达130千瓦,增长近两个数量级,相当于一个机架的功耗就能赶上过去整个数据中心。更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中40%用于冷却系统,这意味着一座1GW功率的AI数据中心,仅冷却就需要400MW电力支撑。
为应对这一挑战,大型算力集群纷纷向能源丰富地区倾斜。OpenAI星际之门一期选址德克萨斯州,正是看中当地丰富的风能等清洁能源;其承建方还将油田多余燃气转化为电力,提供低成本能源解决方案。Meta则为Hyperion项目配套天然气轮机,并签署新风电与太阳能供应协议,确保算力扩张的能源支撑。
从北美科技巨头的大集群竞赛,到中东、欧洲的主权AI布局,全球AI算力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扩张周期。这种扩张不仅源于模型性能提升的内在需求,更反映出算力作为数字时代核心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AI技术向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的渗透将获得坚实支撑,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0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上一篇:厦门高纯氢气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