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上海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这过程中,上海重点打造“5个高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曦梦)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上海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这过程中,上海重点打造“5个高地”。
一是着力打造敏捷高效的产业创新策源地。瞄准技术前沿,推动智算、语料、基模一体化布局。智算底座不断夯实,构建全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更好满足各类创新主体算力需求,预计到今年底,上海市智算供给能力将超100EFlops。语料数据加速汇聚,基础大模型迭代突破。
二是着力打造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示范地。实施“模塑申城”工程,聚焦“5+6”重点领域,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垂类模型加快落地,建设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国家AI示范应用基地,累计8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科学智能深化布局,具身智能加快量产,赋能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场景。
三是着力打造开放融通的产业生态集聚地。市区协同建设高能级产业载体,以徐汇“模速空间”、浦东“模力社区”为核心,形成“一东一西、一软一硬”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如:“模速空间”聚焦模型生态,周边集聚500余家“AI+”企业;“模力社区”瞄准具身智能和垂类应用,集聚了AI企业近200家。
四是着力打造年轻活跃的创新创业首选地。上海培育造就AI创业者队伍,组建上海创智学院,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组建创业团队。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1/3。
五是着力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上海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形成了专项规划引领、地方立法保障、领域政策支撑、伦理治理协同的立体化制度框架。持续优化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国际AI产业对接与技术交流。
上一篇:国资委:加快培养工业母机产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