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发技术提档升级 助力高质量增储上产
创始人
2025-07-10 15:01:29
0

老油田借助纳米技术“逆龄重生”、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同步实现、技术穿透地下资源困局、AI算法优化地下缝网,在技术引领下,油气开发不再仅是挖掘资源,更是创造资源。

“2024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其中原油产量达到2.13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2488亿立方米,稳油增气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油气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在2025年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暨油气开发新成果及新技术展示会上,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用一组数据展示了油气开发成果。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战役”中,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能源安全的边界,油气开发技术已成为决定性力量。

技术成为增储上产硬核支撑。

在开发技术方面,水驱功能化、化学驱智能化、气驱规模化、热驱混相低碳化,实现原油开发技术提档升级。在此技术下,老油田实现“逆龄重生”,纳米智能驱油与超级化学驱大幅提升采收率。据中国石化高级专家周德华介绍,中国石化化学驱年增油超150万吨,水驱采收率提至30.5%。

其他技术方面,各油气公司也带来了最新数据。CCUS产业化全国累计注碳超1500万吨。其中,中国石油通过实施1000万吨CCUS/CCS全覆盖工程,在新疆油田等区域开展应用,实现增油超300万吨。延长石油则创新“溶蚀增渗+润湿促渗”技术,单井产量提升50%以上。

技术加持下,油气开发深度下限持续突破,“两深一非”多点开花。

各油气公司都在不断提速非常规资源的开发工作。2024年,三大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产量突破780万吨,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立体开发井组采收率达44.6%。深层煤岩气开发也取得突破,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岩气产量达25亿立方米,成为非常规油气“新黑马”。同时,超深井技术不断突破,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钻探10910米发现烃类;国产12000米钻机、旋转导向系统实现突破。

工程技术装备方面,物探技术加速升级迭代,高精度可控震源、陆海节点采集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等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标志自主能力跨越,“深水导管架+圆筒型FPSO”模式延长流花油田寿命30年,支撑海洋油气开发不断向深水超深水迈进。

智能化技术则重塑产业新形态。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开发各环节,油气开发大型工业软件国产化持续推进。比如,中国海油建成覆盖全环节实时数据平台,中国石油推动油气藏数字孪生系统建设。“AI大模型不断破解页岩油非均质性难题,实现地震—测井—岩心跨模态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说。

刘合指出,油气行业大模型应用刚刚起步,部分油气企业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利用微调、检索增强等方式发布大语言模型产品,部分学者尝试利用视觉/多模态基础模型研发面向油气业务的场景模型。“行业整体还需要解决数据量和数据质量难以支撑大模型训练、研发投入成本高、难以实现算法自主可控等问题,真正实现智能化转化。”

与会专家表示,未来,新能源、煤炭气化、CCUS、智能化“四大融合”将重塑中国能源版图,而技术创新是解锁油气能源安全的终极密钥。

焦方正指出,看到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国油气开发仍然面临老油气田稳产增产及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难度大,海洋深水、深层超深层、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难度大,油气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亟须迭代升级,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大等诸多挑战。要充分发挥理论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加大油气有效动用和效益开发力度,提升石油天然气国内供应保障能力。

“未来油气开发要重点推动‘五个加快’工程,一是加快攻关提高采收率新技术工程;二是加快海洋深水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深层煤岩气等油气新领域效益建产工程;三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工程;四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全环节应用工程;五是加快油气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工程,推进CCUS、EUR、EGR全产业链技术,加大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规模化应用,持续强化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焦方正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35.3克月球样品,首次揭...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这波体验酷啊!他们都说“超过瘾... “知行虎门”第二天 有哪些精彩节目? 孩子们都有哪些收获? 一起来瞧瞧~ 航天飞行体验 在水濂小镇...
十篇齐发!《细胞》首次为中国脑... 7月10日深夜,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卓越技术创新中心领衔,我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了10项重要成果,论...
Grok4成“宇宙最强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郑子涵 北京报道 虽然马斯克本人一脸疲态,但他亲自坐镇,给Grok...
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全球单机功... 1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
贴地飞行!时速600公里超导电...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同期举...
大屏化与AI驱动TV高端化浪潮 近日,在京东方投资者日活动中,京东方代表与行业伙伴、专家围绕TV高端化趋势以及LCD在多种显示技术中...
福建夫妻干出超级独角兽:用无人... 作者 | 铅笔道 松格 矿区内,无人驾驶矿卡已整齐排列,随着指令下达,这些矿卡缓缓启动,按照预设路线...
周红波: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将... 文/翁炫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城的汉纳实验室里,周红波拿着一小块黑色薄膜自豪地说:“我们把概...
Grok 4号称“全球最强AI... 「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尽管比原定发布会时间推迟了近一个小时,但在今天中午(北京时间 9 ...
“江苏地质号”卫星出征 吉林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田甜)7月10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在吉林省航天...
科学杂谈:一秒钟有多久? 1秒钟有多久?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1天被分为24小时,每1小时被分为60分钟,而每分钟又被细分为6...
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最新研究:破...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采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的...
哈工大录取通知书公布,将送20... 7月10日消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公布了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哈工大小卫星梦想遨游计划”,要将202...
原创 液...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能量密度急剧增加,数据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传统风冷技术...
上海交大团队突破AI设计热辐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科研领域的各个角落,为传统科学难题的解...
慕思股份:以专业为引领 智慧睡...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也推动了床垫...
参宿四爆炸后亮度超月亮,半年不...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说参宿四要是爆炸了,亮度能超过月亮,而且这亮度啊,能持续半年...
轻量化设计某新能源主减-差速器... 摘要:为轻量化设计某新能源主减-差速器总成,对主减速从动齿轮(简称主减齿轮)采用新的工艺路线,即滚齿...
智元机器人回应“借壳上市”猜测...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智元机器人针对近日“借壳上市”的猜测做出最新回应。 昨日晚间,上纬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