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7月7日报道,经过逾50年的研究,脑部植入技术已从实验室里的奇观悄然演变为切实改变生活的实用工具。
目前已有七人植入了美国“神经连接”公司的脑部芯片,这使他们能够在严重瘫痪的情况下控制计算机、设计3D部件甚至继续工作。与此同时,美国Paradromics公司等竞争对手也已实现首批人体植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则开发出一套能够在短短10毫秒内将思维直接转化为语音的系统。这些进展令人瞩目,尽管该技术在实现其最宏伟目标之前仍面临重重障碍。
这种转变在“神经连接”公司首位患者诺兰·阿博的生活中最为明显。他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肩部以下瘫痪。在手术后的最初阶段,他主要靠脑部植入物来玩游戏。但现在,他对植入物的应用范围早已不限于娱乐,而是更多进行收发电子邮件、网站编辑、研究、银行业务和其他日常事务——本质上通过数字手段重新实现了个人的独立生活。
阿博最近告诉美国《个人电脑杂志》说:“我一直在寻找改善生活和养活自己的方法。”
这种从新奇到必需品的转变反映了脑机接口技术更广泛的成熟。
虽然“神经连接”公司凭借其所有者埃隆·马斯克强大的推广能力和最近一轮6.5亿美元的融资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但它在该领域并不孤单。该公司面临着来自多家对手的激烈竞争,每家公司都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这可能决定着谁能率先打开市场。
Paradromics公司上个月完成了首例人体植入,这对这家总部位于奥斯汀的初创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公司的大脑芯片拥有1600个电极,而“神经连接”公司只有1024个。由“神经连接”公司前高管本·拉波波特联合创立的精密神经科学公司则采用了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方法,将薄膜置于大脑表面,而不用穿透大脑。该公司已于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有限使用许可。“同步”生物技术公司目前已为10人植入了其设备,该设备的植入无需完全打开颅骨,而是将电极穿过血管。在杰夫·贝索斯和比尔·盖茨的支持下,它很快将成为首个可通过蓝牙连接到苹果设备的脑机接口。
最近的进展表明,这项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团队的语音合成系统就代表了从以往方法的根本性转变。该系统并非将脑信号转换成文本,然后再合成语音(这一过程会造成显著的延迟),而是将思维近乎瞬时地直接转换为声音,延迟仅为10毫秒。
与此同时,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非侵入式脑电图技术,让使用者佩戴一顶可以通过头骨读取脑信号的帽子,从而实现对单个机械手指的实时控制。这表明,未来的脑机接口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根本不需要手术。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脑机接口在成为主流医疗设备之前仍存在重大障碍。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语音系统虽然很有前途,但在开放转录测试中,其单词错误率仍然高达43.75%——这虽然比患者的自然语音有所改善,但离完美的沟通还差得远。
除了提高准确性之外,公司还必须解决网络安全和隐私挑战,保护可能代表人类最私密信息的神经数据,同时确保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可靠地解码不同患者和不同状况下的思维。
尽管如此,行业高管们对从临床试验推进到商业化的信心还是在日益增强。多家公司预计将在两到三年内向市场推出第一代产品。
就目前来说,这项技术代表着一种并不那么高深但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帮助那些失去身体控制能力的人恢复独立生活。阿博和其他正在测试这些设备的人是人类能力可能发生更大规模变革的先驱。(编译/王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