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有正反,装反了小飞机可飞不起来哦!”在长安区太乙宫街道正街社区的活动室里,大学生志愿者正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组装飞机模型。7月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小课堂”在这里开讲,来自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专业航飞演示与手动组装飞机小模型等丰富内容,为社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探索航空科技的“窗口”。
“谁知道无人机能帮农民伯伯做什么?”活动伊始,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刚落,孩子们的小手就齐刷刷举成一片。“能撒农药!”“还能拍庄稼长得好不好!”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影视航拍到灾害救援,志愿者用动画短片和实景图片,把无人机的“十八般武艺”讲得明明白白。课堂上,既有无人机真机展示与专业航飞演示,还让孩子们体验了模拟飞行,大家分组操作模拟飞行设备,在专业指导下尝试操控“虚拟无人机”起飞、巡航、降落,亲身感受飞行的乐趣与挑战。
现场最热闹的当属飞机小模型组装环节,孩子们自动组队:有人负责拼机身,有人琢磨机翼,还有人拿着说明书当“技术指导”。经过零件拼接与调试,大家信心满满地带着亲手组装的小飞机进行试飞。“老师,我们的飞机总往一边偏!”听到求助,志愿者俯身检查:“你看,这根机翼装短了,两边重量不一样。”调整后的小飞机腾空而起,带着孩子们的欢呼掠过头顶。
在户外演示环节,无人机缓缓升空,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孩子们仰着头挥手的模样被清晰捕捉。“原来无人机是靠这些摇杆控制的呀!”“它的眼睛竟然能拍这么清楚的照片!”孩子们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对科技的向往。
活动尾声的问答环节,刚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无人机靠什么避开障碍物?”“是超声波传感器!”12岁的小雨抢答时自信满满,手里还攥着刚拼好的模型。一位志愿者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深有感触地说:“把专业知识变成孩子们能触摸、能操作的科普,这才是‘三下乡’最有价值的打开方式。”
据悉,此次“空中小课堂”活动是正街社区与高校联动开展的“科技启蒙计划”之一,以丰富实践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探索无人机科技。未来,正街社区将持续邀请高校志愿者带来更多“接地气”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用青春力量点亮更多科学梦想。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