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成功
创始人
2025-06-18 10:42:33
0

图片说明:

梦舟载人飞船进行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

图片说明:

梦舟飞船展开降落伞。

本报记者 樊 巍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继1998年开展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组织实施此项试验。

在1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的“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表示,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取得了逃逸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当前,我和我们的团队正在以运行好、应用好、发展好我国空间站和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李英良称。

逃逸救生是载人飞行任务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发生紧急故障时,能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带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据了解,与以往的神舟载人飞船相比,此次工程研制工作改变了以往“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模式,由梦舟载人飞船系统承担逃逸抓总职能,全面负责逃逸与救生两项任务。通过试验对梦舟载人飞船逃逸救生分系统及相关大系统进行了综合考核,同时验证了逃逸时序、逃逸分离、逃逸弹道闭环控制等设计的正确性及匹配性,获取了逃逸实飞参数。

“此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对我国的载人登月任务有重大意义。”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6月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试验验证了梦舟载人飞船的关键性能,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庞之浩称:“逃逸救生是载人飞行任务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零高度逃逸试验模拟火箭在发射台突发故障等极端情况,考验飞船从静止状态下瞬间脱离危险的能力,让航天员在最危险的时刻能迅速逃生,为载人登月任务中航天员在发射台阶段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庞之浩还表示,梦舟载人飞船是我国面向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未来将成为支撑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此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推动整个工程向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据了解,梦舟载人飞船自身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整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梦舟载人飞船未来将成为支撑空间站应用与发展、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此外,执行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月面着陆器等航天器研制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进,后续也将按计划组织实施相关试验。

庞之浩介绍称,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成功是载人登月逃逸飞行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主要验证了飞船在发射台静止状态下的逃逸能力,未来逃逸飞行系统还需经历最大动压逃逸试验等多种工况的考验。

“最大动压逃逸试验是针对火箭飞行至大气层最稠密区域,即最大动压点时可能出现的故障,这对逃逸系统的结构强度、动力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只有当逃逸飞行系统通过一系列全面、严格的试验,充分验证其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工况下都能可靠工作,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载人登月逃逸飞行系统才真正具备执行任务的条件。”庞之浩称。

据了解,梦舟飞船需兼顾载人月球探测和近地空间站任务,这两类任务在发射过程、工作时序、弹道历程、星下点轨迹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这对飞船逃逸系统的兼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对近地发射任务,执行登月任务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起飞规模和爆炸当量大幅增长,且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常规动力对应的故障模式及逃逸初始状态不同;相较于内陆发射的神舟飞船,梦舟飞船为濒海发射,气象条件复杂,工位附近设施多,上升段星下点以海域为主。因此,梦舟飞船必须具备更强的逃逸加速能力、逃逸适应能力,以及逃逸落点主动控制能力等。

梦舟飞船逃逸系统设计以“满足发射全程安全逃逸”为目标,采用了“大气层内逃逸塔逃逸+大气层外整船逃逸”方案,逃逸塔负责待发段至上升抛塔之间逃逸,抛塔后至近地入轨船箭分离则利用服务舱动力逃逸,逃逸及后续救生均由返回舱统一控制,实现了返回舱一体控制和整船资源高度复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工程计划安排,在实施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之后,今年我国还将组织最大动压逃逸飞行试验。

此外,在6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还透露,后续,我国将研制并择机发射空间站扩展舱段,以不断提升中国空间站的能力,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内外4个实用的二维码生成器分... 国内外 4 个实用的二维码生成器分享 在数字化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二维码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与传递...
原创 烈...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升空,将吉利星座 04 组卫星精准送入预...
洁美毛刷取得一种骑行手机支架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洁美毛刷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微短剧出海,“长优”才能“长红... 汪闻婕 中国微短剧出海有多火?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APP,比...
特发信息光电取得杆用固定金具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艾华集团:暂未有超级电容业务 金融界8月22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艾华集团提问:“董秘好!AI算力服务具有‘削峰+备用电源’...
视源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视源股份(00284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全球最畅销商业客机桂冠将易主,... 文|李奥 在全球航空产业的庞大版图中,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
华北铝业取得一种刀轴变形矫正装...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北铝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爱智存申请系统评估优化方法等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爱智存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系统评估...
青苗网评|“AI克隆”横行,孩... 刷脸支付、AI视频、智能管家等听起来“高大上”的科技确实让生活更便利,但与此同时,AI伪造的“假脸”...
AI概念股早盘走高,科创人工智... AI概念股早盘走高,寒武纪(8459.HK)-U涨超11%,芯原股份涨超9%,澜起科技、恒玄科技、复...
vivo拿出了一个60分的产品... 记者 陈月芹 8月21日,赶在公司成立30周年的节点,vivo抢先发布混合现实(MR)头显探索版vi...
上海元宇宙产业链已集聚数百家企...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持续推动元宇宙技术发展。 8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欧康维视生物-B:OT-301... 8月21日,欧康维视生物-B(01477)发布公告,本公司在其第二项III期临床试验OT-301(N...
网龙多位专家受邀出席全球教育盛... 8月18日至20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
点燃“Z世代”科普热情!20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李早花 张莉 8月22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
坦白现金流状况、押注平台生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这一次,智元打了明牌。 在独立商城公布了几乎全线产品的价格之后,智元机器人又在上...
东旭科技取得太阳能板自动清洁系...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太阳能...
原创 英... 美国在AI芯片上的动作越来越密,英伟达首当其冲。 市场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汹涌。 有人欢喜,有人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