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底,高通方面在骁龙峰会上首次公布自研的Oryon CPU架构,并同时发布了第一批基于该架构的处理器产品,也就是用于PC的骁龙X系列。
当时我们三易生活在现场就对骁龙X系列的首批工程机进行了体验,后续在搭载骁龙X Elite的微软Surface Laptop上市后,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一直将其作为工作用机持续使用至今。
相比于此前用过、基于初代骁龙8cx的笔记本电脑,骁龙X Elite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得多的印象。特别是许多次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在“不插电”的情况下连续使用进行内容创作好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的情况,基于骁龙X Elite的Surface Laptop不只是有中高负载下的超长续航,而且还能一直维持性能释放不卡顿的表现。不得不说,这也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与传统x86轻薄本动辄就发热、降频,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
当然,光有我们说“好”是不够的。作为PC市场的新入局者,骁龙X系列自2024年年中正式上市以来,市场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深耕PC市场7年多,高通在骁龙X这一代“成了”
2025年5月19日,也就是在COMPUTEX 2025开幕的前一天,高通总裁兼CEO安蒙发表了主题演讲,正式公布了骁龙X系列自上市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进一步“剧透”了对于未来技术和产品的规划。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骁龙本”的市场表现。根据安蒙透露的信息,2025年第一季度“骁龙本”在美国和欧洲的前五大市场中,取得了大约9%的市场份额。而按照以往的行业趋势,PC市场的新进入者通常需要7-9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约10%左右的市场份额。
需要注意的是,高通虽然在2017年12月就推出了首款量产“骁龙本”平台,但其真正为PC产品线发布独立芯片设计(初代骁龙8cx),其实是在2021年12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骁龙本”的市场表现显然要明显快于PC行业以往的“惯例”。
而且新款“骁龙本”的“吃香”,其实从目前市场上可供选购的设备,就能感受得更加清楚。举例来说,在曾经的骁龙835、骁龙850时期,整个消费级市场能买到的“骁龙本”加起来可能也没超过10款。但从2024年年中至今,已经有超过85款搭载骁龙X系列的PC产品已经量产或是正在开发中。根据高通方面的预计,这一数字在明年甚至还将超过100款。
超前的架构和快速发展的生态,是“骁龙本”的制胜关键
那么,为什么骁龙X系列如今在PC市场的表现会远胜过它过去的“前辈”,也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呢?
一方面,这是因为骁龙X系列确实在客观上具备超前的硬件设计。这不只是指它具备最多12核的“全大核”Oryon CPU,还包括其128bit、8500MHz的超高带宽“统一内存”,以及PC行业里首款达到了45TOPs算力的集成式NPU。
特别是在NPU设计方面,高通的骁龙X系列虽然发布于2023年12月,但其AI性能时至今日依然远高于Intel ArrowLake和AMD HawkPoint全系列。而且是真正的“全系标配”45TOPs 算力,并未因为具体型号差异有高低之分。
另一方面,从2023年年底发布至今,高通方面更是一直没有停下对骁龙X系列的性能和软件进行持续优化。其中在系统层面,高通和微软一直在携手改进骁龙X系列在Windows系统下的驱动和功能适配。它先后首发、甚至是独占首发了Windows 11里的AutoSR(AI游戏超分)、生成式绘图、Recall、Windows Search、Click-to-do等一系列功能。
而在第三方软件层面,自发布以来,高通与各大软件开发商合作,在短短一年里就让骁龙X平台的原生应用数量增加了3倍,达到750个。如今用户在各款“骁龙本”上的使用时间里,有93%用的都是原生应用。特别是目前全球前200名的流行应用里,更是已经实现了100%的“原生支持”。这显然就大幅改善了骁龙PC平台目前的软件可用性,甚至可以说为将来更大的WOA(Windows on Arm)生态爆发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也不能不考虑“骁龙本”对于传统x86程序的兼容性。根据高通方面透露的信息,通过与全球顶级游戏工作室的合作,如今已有1400款游戏在骁龙X平台实现了运行和优化。在不久之后,随着Epic Games将会把旗下Easy Anti-Cheat服务引入骁龙X平台,玩家很快就能在“骁龙本”上运行包括《堡垒之夜》在内的更多流行游戏。
独占+首发,“骁龙本”引领AIPC技术转型
除了“天生”的高能效、长续航,以及高投入所换来的软件生态飞速改善之外,骁龙X系列如今在AI和多设备生态互联方面,也展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骁龙X系列全系标配高算力NPU,而且高通还有着完善的AI软件栈服务,让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同时为PC、手机、平板,甚至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开发AI应用,并确保高效率的跨平台运行能力。而这则是目前其他PC平台都做不到的事情,特别是对于AMD和Intel来说,由于他们习惯将多个世代的产品、架构同时在市场上出售,反而拖累了其在AI功能适配上的能力。
另一方面,高通在“如何积极使用骁龙X系列的NPU”这个课题上,也主动与许多知名软件厂商、AI开发者做出了不少的成果。比如在COMPUTEX 2025的演讲中,安蒙还演示了“骁龙本”使用NPU加速运行DaVinci Resolve、VEGAS Pro、Gigapixel,乃至Adobe Premiere Pro的场景。根据高通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相比于竞争对手的酷睿Ultra 7,骁龙X系列的NPU在执行这些专业软件的AI加速指令时,性能领先幅度可高达50%到1400%,优势堪称惊人。
事实上,得益于高通自研CPU、GPU、NPU架构的全方位优势,如今“骁龙本“可以运行多个端侧大模型。它独特的异构计算框架让AI应用能够充分利用处理器里所有的计算核心,而不是像许多x86处理器那样,实际上只有CPU、GPU或NPU被单独调用。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在5月19日的这此演讲中,高通方面正式宣布与知名AI开发工具公司Docker达成合作,将Docker Model Runner引入“骁龙本”。从今之后,“骁龙本“将不再仅仅只是市面上AI性能最强,最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的长续航“AIPC”之一,它还将变为轻便强大的下一代AI开发平台,帮助产出更多适合于未来WOA生态,甚至是跨整个骁龙生态的端侧AI用例。
下一代骁龙X将至,高通正在努力扩大优势
不难发现,骁龙X系列确实已经在PC市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凭借超前且高度自研的硬件设计,它成功解决了软件生态的“可用性”难题,甚至是为所有WOA设备的长期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然,这实际上也给高通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当WOA的软件生态已经不再是阻碍,当未来可预见的竞争对手已然不远,又要如何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呢?
一方面,高度自研的架构和以智能体为代表的下一代AI技术,依然会是高通的重要“护城河”。事实上,在此次演讲中,安蒙已经预告了高通的下一代骁龙X系列将于今年秋季登场。而“让AI成为新的UI”便大概率会是它将给未来PC带来交互方式改变的核心。
从另一方面来说,高通的骁龙多设备互联,以及Oryon自研CPU架构的“生态矩阵”,也都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大。从PC到手机、再到智能可穿戴设备,它们之间真正的互联互通,功能相互融合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