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党组近日公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免决定,对国家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根据通知,孔大力研究员被任命为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及上海天文台台长,试用期为一年。与此同时,沈志强同志不再担任上述两个职务,但仍保留正局级待遇。
孔大力,一位年轻的科研领军人物,1985年11月出生,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卓越的科研成就。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并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在该校地球物理与天体物理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直至2017年5月。同年6月,孔大力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迅速成为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行星物理与磁流体力学”课题组的核心负责人。
在科研领域,孔大力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截至2024年,他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大多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他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多次受邀作报告,带领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局及国际与地区间的合作项目。2024年,孔大力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进一步肯定了他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
孔大力的研究方向涵盖了行星内部结构、行星内部热对流、地球与行星磁场以及行星流体力学实验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突破,也为国家的天文观测研究和战略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
上海天文台,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科研机构,成立于1962年,其历史可追溯至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和1900年建立的佘山天文台。如今,上海天文台包括徐家汇园区和佘山科技园区,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致力于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的发展。
在基础研究方面,上海天文台拥有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应用研究方面,该台在国家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战略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大力的上任,无疑将为上海天文台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该台在科研和应用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