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科技浪潮中,机器人板块热点频出。5月以来,二级市场的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强,不少相关股票涨幅超过 10%。此外,一级市场热钱不断涌入,新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机器人已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标志性风口行业。
这波热潮里,机器人企业个个风头正盛,宇树机器人创始人王兴兴最近的一番话,更是直接把热度拉满。近日,王兴兴在公开场合透露,目前包括宇树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展都处于良好状态,用他原话讲,很多企业订单都爆掉了,宇树科技所有岗位都非常缺人。他还在公开论坛上开启 “现场招聘” 模式,诚挚邀请上海的年轻人加入宇树科技,共同投身人形机器人事业。(财联社5月12日)
但热闹背后也藏着难题。小夏可以想象,宇树现在就像爆火的网红奶茶店,订单排到了两个月后,生产线连轴转都跟不上。仔细咂摸王兴兴的话,“所有岗位都缺人” 这句话信息量超大——缺的可不只是流水线工人,技术大牛可能更是严重告急。按小夏的理解,新员工就算招进来,培训三个月才能上手,产线提速压力不小呀!
更关键的是,王兴兴直言,当前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硬件层面,而是统一的端到端人工智能技术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谁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谁就能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行业占据领先地位,这也是全球科技界关注的焦点。
但问题是,现在造机器人像拼乐高,设备之间 “水土不服”,全靠工程师手动 “打补丁”。 有报道称,目前科技企业核心团队每周工作 100 小时,睡在工厂都是家常便饭,王兴兴自己更是又当 CTO 写代码,又当厂长盯生产,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
不过,宇树这波也是 “痛并快乐着”。上个月,王兴兴一句 “未来可能来港上市”,直接让资本市场炸了锅,还当场收获香港特首点赞支持,热度直接冲上热搜。(金融界0424)
不止王兴兴,实际上把目光放到整个行业,2025 年各家企业都在憋大招。马斯克放话,2026 年 特斯拉开发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 (擎天柱)要造 1 亿台,今年先完成 1千台小目标;国内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也不甘示弱,一个要冲数千台出货量,营收翻着倍地涨,一个保底交付 500 台,冲刺千台大关。傅利叶机器人光 2025 年第一季度就交付了 1万多台,全年双足人形机器人目标 300 台。优必选直接和华为 “组队开黑”,在机器人研发和应用上搞起了深度合作。
接下来,行业还有一大波王炸消息在路上!5 月的ICRA 2025国际消费机器人展,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展示和探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8 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顶尖企业、专家扎堆,说不定能挖到不少 “潜力股” 项目。更重磅的是,联合国正在谋划 AI 特别峰会,一旦相关公约落地,整个行业的规则和发展方向都得跟着变。(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20250110)
2025 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变革的关键节点。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行业盛会到国际规范,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为产业投资勾勒出一幅充满机遇的蓝图。对于投资者而言,精准把握行业趋势,深入挖掘多元投资场景,将更有望在这场人机交互的科技革命中,收获丰厚的回报并见证一个全新产业时代的崛起。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