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中筑基,于“创造”中飞跃——论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
创始人
2025-05-15 05:01:15
0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其本质在于“发现规律—创造应用—反哺认知”的辩证运动。这一过程既遵循科学逻辑的内在规律,又彰显实践导向的创造力量,构成了破解“卡脖子”难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底层逻辑。

一、科学发现:技术创造的逻辑根基与实践起点

科学发现与技术创造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科学发现作为技术创造的认知前提,为实践提供“可能性空间”;技术创造作为科学发现的物化形态,将理论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者构成“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螺旋上升运动。

从宏观规律发现来看,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为技术创新锚定方向。在农业领域,我国科研团队通过长期监测农作物生长周期,揭示出光温水肥耦合规律,据此研发出智能化种植系统,使粮食单产提升15%以上;在材料科学领域,对纳米尺度物质结构特性的研究,催生了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轻量化、高效化迈进。这些实践表明,技术创造必须以科学规律为“坐标系”,唯有先回答“客观规律是什么”,才能解决“实践路径如何走”。脱离科学认知的技术尝试,终将沦为无目标的盲目试错。

从微观机制解析来看,基础研究的突破为技术创新破除瓶颈。医学领域对肿瘤细胞增殖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基因突变驱动癌细胞无限分裂的关键路径,据此开发的靶向药物实现了从“杀死癌细胞”到“精准调控免疫监控”的治疗革命;能源领域对光伏效应中“光子—电子”转化量子机制的认知突破,推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使光电转换效率从10%提升至26%。这些案例凸显了基础研究对技术安全和效率的保障作用,忽视基础认知将导致技术创造陷入经验依赖的低效循环。

二、技术创造:倒逼科学发现边界拓展的实践动力

马克思指出,技术需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创新实践中,技术创造不仅是科学规律的应用延伸,更能在突破瓶颈过程中拓展科学认知边界,形成“技术挑战—科学响应”的逆向创新逻辑。

技术瓶颈往往成为科学认知突破的起点。在半导体产业,芯片制程微缩遭遇量子隧穿效应的物理极限,传统硅基材料的技术路径逼近理论边界,倒逼科研界转向碳纳米管、二维材料等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基础研究,催生了后摩尔时代的技术探索;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模型的“黑箱决策”问题暴露认知盲区,推动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开启了类脑计算与可解释AI的新方向。可见,技术实践中暴露的异常现象是理论边界的“信号灯”,推动科研重新审视基础认知框架。

实践需求更能牵引理论创新范式的变革。当技术挑战触及现有理论盲区,且创新主体具备问题转化能力时,实践需求便成为理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续航里程与充电效率的技术瓶颈促使科研团队突破传统电池材料理论,在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形成机制、锂枝晶生长动力学等基础理论上取得突破,推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以上。这种从“应用倒逼基础”的创新模式,打破了“先理论后应用”的线性思维,彰显了“在创造中深化发现”的实践价值。

技术创造对科学发现的“逆向赋能”,依赖两个核心条件:一是技术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只有触及现有认知盲区的深层矛盾,才能成为打开科学新领域的“钥匙”;二是创新主体的协同整合能力——需构建“问题定义—协同攻关—应用验证”的创新闭环,实现工程数据与科研资源的深度耦合。

三、制度创新:构建“发现—创造”双向赋能的协同桥梁

科学发现追求“真理性认知”,技术创造强调“有效性价值”,二者的目标差异易导致“索洛悖论”(即科技投入增长与生产力提升不匹配)。制度创新通过规则重构,破解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脱节困境,成为激活双向赋能的“转换器”。

在目标导向机制方面,我国推行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通过需求量化、理论锚定、市场验证三重路径,精准对接产业痛点与科研方向。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将“检测误差<0.8%”“井下实测>10000小时”等工程指标嵌入科研攻关目标,推动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验题”的创新闭环,相关领域成果转化率提升至60%以上。这种以市场端真实需求倒推研发方向的制度设计,既避免了基础研究的盲目性,又破解了技术开发的短视化问题。

在竞争激励机制方面,多团队并行攻关模式形成“多轨探索—择优迭代”的创新生态,释放创新主体的创造潜能。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的竞争碰撞,打破单一团队的路径依赖,推动技术方案在迭代中趋近最优解,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的“三元锂—磷酸铁锂—固态电池”多元探索,加速了产业技术升级。

在资源整合机制方面,通过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化运作、中试平台网络布局等制度设计,推动创新要素从“分散囤积”向“高效流动”转变,构建起“基础研究发现规律—应用开发转化规律—产业转化验证规律”的螺旋上升体系,为“发现—创造”循环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特色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科学发现、技术创造、制度创新三者的协同进化:科学发现为技术创造提供认知储备,技术创造将理论可能转化为实践现实,制度创新则破除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激活双向赋能的乘数效应。

建设中国特色创新体系,需把握三重逻辑: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的“源头供给”。夯实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根基,加大对“从0到1”原始创新的长期稳定支持,构建“自由探索+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布局,为技术创造提供丰厚的理论土壤。

二是培育创新“主体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其从“技术应用者”向“创新出题人”转变,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问题在一线提出、成果在一线转化”的创新生态。

三是完善制度设计“生态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四唯”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度、影响力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健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让创新活力在制度保障中充分涌流。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上,唯有深刻把握“发现”与“创造”的辩证统一,以制度创新打通“科学—技术—产业”通道,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作者:张亚军,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项目编号:2024JC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能源装配新利器:高精度机器人...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与电机的装配精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需求正引领着机器人夹爪技术...
218个项目!全国智能机器人锦...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近日,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安筱鹏 | 工... AI大模型的融入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其中包含两个风向标:第一个风向标是今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的...
南科大“空海潜”无人集群挺进深...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洪妍 7月7日,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科研...
开闭所、配电房智慧化改造:配网... 1、配网站房存在的问题 配网站房存在总数多、遍布范围广等情况,站点巡视耗人耗力,缺少提高效率的信息...
突破技术瓶颈!我国团队首次实现... ◎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赵晖 记者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科学...
原创 6... 下半年会有一大波小屏旗舰手机上市,而且骁龙8 Elite 2处理器也会提前到9月份发布,到时候小米1...
超聚变申请虚拟机迁移方法等相关... 金融界2025年7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虚拟机迁移...
外卖大战喂饱了谁? “瑞幸越来越像霸王茶姬,它倾向于植物奶基底兑咖啡,更偏向于95、90后。库迪越来越像蜜雪冰城,它倾向...
智汇金城,数智未来!2025年... 7月7日,由兰州市政府主办,市工信局、市数据局、市投促局承办的2025年兰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任天堂财报确认持续研发XR技术... (映维网Nweon 2025年07月08日)根据新发布的财报文件,任天堂证实团队依然有在研究虚拟现实...
合肥盛宝电气取得一种干式变压器...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合肥盛宝电气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干式变压...
DeepSeek罕见领英扩招A... DoNews7月8日消息,据报道,DeepSeek近日在LinkedIn上大幅加码招聘,释放出可能正...
赛杰爱迪取得三支撑绝缘子固定结...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赛杰爱迪(江苏)高压电气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广州凯康科技太赫兹掌中宝THz... 广州凯康科技THzMini迷你太赫兹水仪 太赫兹掌中宝迷你共振水仪-太赫兹健康水仪 (0.96) 健...
5G LAN再突破:广域互联开... 面对航空航天、金融保险等行业对数据传输安全,仓储物流等行业对灵活网络部署,政务、交通等行业对网络容灾...
青岛故事|专注造“心”出口30... 为发动机制作高端“心脏”,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80余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2025人形机器人元年:“狂欢... 文 | 智能相对论,作者 | 陈泊丞 过去的半年,资本、工厂、媒体以及大众都盯上了人形机器人。 在...
再玩科技取得手持风扇专利 有效...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再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手持风...
“AI医生”加速进化!两天完成... 转自:上观新闻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的电视节目采访时表示,AI医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