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赵晖
记者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科学技术系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该系统成功克服“水干扰”难题,首次实现无需抽血或标记即可实时监测活体小鼠血钠水平,人体实验也证实了其临床应用潜力。这一突破不仅推动了无创诊断技术发展,更为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光学》上。
据了解,这项研究突破了长期困扰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的技术瓶颈。文章通讯作者、天津大学教授田震表示,这项突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钠浓度的精准测量对脱水症、肾脏疾病及部分神经/内分泌紊乱的诊疗至关重要。传统检测方法需要抽血,而新技术实现了无创检测,为“无针诊断”开辟了新途径。
“我们创新性地采用太赫兹光声技术路径,通过检测富水样品吸收太赫兹能量后产生的声信号,绕开了物理除水的传统思路,成功攻克了‘水干扰’难题。”田震说。
来源:科技日报
供图:天津大学
海报制作:杨凯 宋慈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