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生长见未来 民营企业加快技术突破和转型升级
创始人
2025-05-12 14:40:26
0

今年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9.4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4.6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25.4万户。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参赛马拉松,民营企业瞄准技术突破、产业创新、数智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展现韧劲。

高新智绿势在必行

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更挺进前沿领域“无人区”,成为新兴产业领跑者。

高技术持续突破——以红外为主导的高科技公司高德红外成功研发500万像素HOT全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打破长期以来的外国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更好满足航天、航空等高端应用需求。

“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从跟跑向领跑跃升的关键。”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高德红外全资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洪说,“我们通过持续迭代核心技术,将产品性能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巩固了市场地位,更助力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

新产业加速崛起——在普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共同打造的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186架无人机服务于社会治理和商业应用55类AI算法场景,可以3分钟抵达现场、5分钟回传现场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普宙科技总经理陈虎认为,升级和创新能够带来新的商业机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通过创新可以获得更大增长空间”。

智能制造再升级——华中数控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使机床首次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生产制造底层生态中落地,加工效率明显提升。

在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看来,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关乎产业链安全,“数控系统领域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如果我们停滞于中低端市场,将陷入技术代差陷阱。唯有通过持续创新升级技术,才能打破‘低端锁定’”。

绿色发展底色亮——在正泰EPC广东汕头550MW渔光互补项目中,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架设在鱼塘上方,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提供绿色清洁能源的同时助力农业增效,促进产业链向生态友好型升级。

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挑战,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正泰集团轮值总裁栾广富表示,“对于技术积累深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而言,绿色转型是不可或缺的重大机遇”。

“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反应灵敏,随着成本提高的供给冲击、高质量生活追求的需求拉动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民营企业有较强动力推动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认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于提高自身效益、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改善。

内生外延激发动能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民营企业83.6万户,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民营企业往往能率先布局新赛道并形成优势,新兴产业因此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普宙科技在2015年进入低空经济产业。“城市低空场景丰富、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陈虎认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更加开放包容,敢于涉足新领域,探索新技术。

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让民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生产策略和转型升级方向,实现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

“只有在技术上突破硬科技壁垒、在战略上深化产学研融合,才能将民营企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转化为‘舰队战斗力’。”陈吉红告诉记者,在研发智能数控系统的过程中,华中数控设立专项攻关“战时机制”,跨部门团队48小时内完成资源调配。

技术积累和突破普遍被看作转型升级的根基,也是利润增长的关键。周文洪介绍,研制500万像素制冷红外探测器的最大难点是,将光敏阵列与处理电路通过倒装焊技术互连集成。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高德红外专门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团队,展开过十余套方案论证和上千次试验验证,前后历时一千多个日夜。

“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民营企业必须扛起自主创新大旗。”周文洪表示,高德红外在决定研发红外芯片后,就迅速投入资源,这种灵活性能够快速跟上市场和技术趋势。

以链主企业为引擎、以产业链为依托的“链式升级”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今年1月,正泰集团正式发布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采购与供应商管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全流程中,推动产业链整体走向绿色。

孙文凯分析,合作转型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或利用网络外部性,降低了单个企业的转型门槛,同时提升整体效率和收益。

以转型定力应对压力

在采访中,多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表达了“越是压力大,越要坚定转型”的观点。有关部门也适时推出一系列举措优化民营企业创新环境,引导其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陈虎认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既有利于民营企业在科技战略中充分发挥优势,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我们绿色转型坚定了信心与方向。”栾广富表示,正泰集团将加强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培育具备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属性的新业态、新模式。

也要看到,“不敢转”“不会转”“不想转”等现象较为普遍。“制约转型升级的传统因素如融资约束、人才不足等仍然存在,国际技术封锁、全球供应链重构等新问题加重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孙文凯说。

“国内基础研究薄弱,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口大,我们研发团队中同时掌握机械、控制、AI技术的工程师不足10%。”陈吉红建议,对“卡脖子”领域实施研发投入120%加计扣除,试点“里程碑式”资金拨付机制。

“民营企业往往面临技术突破与资金投入的双重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容易因为资金链紧张被迫缩减研发投入。”周文洪认为,要精准施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供应链金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

孙文凯建议,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联合转型的外部环境建设,政府部门提供标准设立、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适当利用财政手段促进转型进程;民营企业自身要注意防控风险,保持现金流,在细分领域发展差异化产品,逐步推进创新转型。(记者 曾诗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i... 最近,苹果憋了一个大招,降价iPhone 16 Pro到5999元,然后吃上国补,直接到5499元。...
荣耀最美手机!荣耀400系列由... 快科技5月12日消息,荣耀400系列海报在社交平台上被疯传,该系列由演员肖战代言。 海报显示,荣耀4...
汇洲智能旗下热热数据领航数据标...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加速迭代,数据标注作为AI模型训练的核心基础设施,正成为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
卓越五金弹簧取得弹簧热卷机专利...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2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卓越五金弹簧(深圳)有限公司取得...
原创 高... 在我国高速公路日益繁忙的今天,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本应成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的利器。...
台积电的金主!苹果今年将贡献1... 快科技5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苹果已向台积电下了大量2nm制程芯片订单,预计今年将为台积电贡献高...
原创 2... 2025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呈现"双核驱动"特征:一方面,动力电池、OBC等细分领域TOP10供...
中外气候科学家同台,特殊“马拉... 5月12日,“全球公里级数值模拟黑客马拉松”北京节点活动,在位于怀柔科学城东区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阶梯医疗:国内脑机接口新突破 ... 【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应用获新突破】5 月 12 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媒体沟通会上展示视频,一...
当科普动画“梦想”成真 作者:黄 超 1995年播出的国产科普动画《海尔兄弟》,最近在多个视频平台上线高清重制版。观众们发现...
恒为科技涨0.30%,成交额3... 5月12日,恒为科技涨0.30%,成交额3.65亿元,换手率4.26%,总市值85.94亿元。 异动...
聚焦AI产业 北京市上地街道举...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上升之地 创新之城”AI产城新范式创新发展推介会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云南南天申请用于操作风险防范的...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南天软...
以数智艺术回应时代命题,讲好中... 2025年5月10日,第三届数智艺术博览会(成都)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
(台海观澜)人工智能为两岸产业... 厦门5月12日电 (吴冠标)于12日在厦门举办的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9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
青岛思锐智能科技申请镀膜设备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思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
网速更快、费用不变,你用上“5... 最近几天,越来越多用户发现自己手机屏幕上信号栏的图标已经从“5G”悄然变成了“5G-A”。 什么是“...
vivo Y300 GT好用还... vivo Y300 GT已经正式发布,这款手机以耐用性著称,不仅有着7620mAh的超大耐用电池,还...
直击科博会:从“+AI”到“A... 本报记者 郭冀川 5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国家...
科学家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 在科学的浩瀚宇宙中,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们揭晓。他们借助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