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最高地标封顶!99米“小蛮腰”竟藏着这些高科技→
创始人
2025-05-09 15:00:56
0

昨日,作为“十四五”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工程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99米的空管塔台与3万平方米空管业务区顺利实现“双封顶”。这意味着项目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提上日程,预计明年3月前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为试飞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项目全面封顶,99米的空管塔台成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最高地标。该项目自2023年年底开工以来,历经500多个日夜,塔台拔地而起,以巍峨身姿傲立。据承建方中交建筑东南公司介绍,塔台采用“双筒”现浇钢混结构,由21层塔台与5层裙房组成,主体结构建设期间,共使用钢筋约1450吨,混凝土约8200立方米,钢结构约460吨。

为攻克濒海高耸建筑施工难、结构与幕墙空间关系复杂、施工需抵抗强风等难题,建设团队引入国内首例智能造塔机——结构装修一体化可升降整体式钢平台,造塔机集模架提升、混凝土布料、安全防护、堆料平台等功能于一体,具备400吨的顶升力量和抵抗12级大风的能力,以“主体+幕墙”一体化施工理念,实现单层施工效率提升40%以上。

塔台是机场不可或缺的关键设施,被称为飞机起降的“指挥部”。“项目计划于2026年与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工程同步投运,届时将有力保障每年38万架次飞机起降。”民航厦门空管站副站长李智介绍,空管塔台承载着守护航空安全的重任,建成投用后将发挥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报、通信导航等功能,为厦门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航空运输保障。

高空俯瞰建设中的空管塔台。

解密

造塔神器

45分钟顶升一层

全国首用轻型智能造塔机,如在高空架设一座工厂

记者昨在现场看到,塔台外立面结构形似“小蛮腰”,外筒结构先收缩后外扩。中交建筑东南公司介绍,塔台外立面采用双曲率蜂窝铝板与玻璃幕墙设计,总层数21层均为非标层,17层以下内外现浇筒体全封闭,17层至20层则为高空大悬挑结构,结构复杂堪称行业罕见。

“如果采用传统的‘落地式+悬挑脚手架+吊篮’的施工方法,不仅难度大,而且会对安全管理带来挑战。”项目负责人说,塔台空间造型复杂,每层均存在异形封闭舱,外筒造型需毫米级安装精度。以高空悬挑的外筒施工为例,外筒仅20厘米厚,且为三维曲面结构,一名成年人要站进去施工几乎不可能,再加上施工现场常年风速达5级以上,项目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民航厦门空管站会同项目各参建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最终决定创新应用全国首台轻型智能造塔机进行塔台建设,这在国内机场建设中尚属首次。

据介绍,智能造塔机全称为结构装修一体化可升降整体式钢平台,以太空电梯为设计灵感,是国内首例集轻量化、全能型、自拆卸、自提升于一体的落地式智能建造装备,整套系统设计完成总重量约600吨,具备400吨的顶升力量和抵抗12级大风的能力,能完全满足塔台主体结构及幕墙工程施工需要。

应用智能造塔机如同在高空架设了一座工厂,打造空中生产线,可实现在几十米的高空中进行模架提升、混凝土布料、安全防护、堆料平台、结构幕墙一体化施工等作业。智能制造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而易见——相较于传统外架搭设每层(4.5米)耗时1.5天的建造速度,智能造塔机顶升1层耗时仅需45分钟,塔吊整体工期“瘦身”30天,全周期综合效益提升40%。

空管塔台采用“双筒”现浇钢混结构,由21层塔台与5层裙房组成。

最大位移差不超5毫米

造塔机有7个机位,须同步顶升并精准对接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塔台高空悬挑外筒仅仅20厘米厚,曲面幕墙更是对安装精度严苛到毫米,这就要求造塔机的7个机位在高空中须同步顶升并精准对接。“这好比是让造塔机在高空中‘绣花’,稍有偏差,钢平台就会整体倾斜”。

绣花般的功夫里蕴藏着诸多高科技密码——据介绍,智能造塔机应用了北斗导航与PLC控制系统,首创“位移+磁环+压力”三位一体同步提升技术。其中,北斗导航提供定位,PLC全称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言之就是为智能造塔机装上了一台拥有“大脑、眼睛和手”的电脑。“大脑”负责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眼睛”收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比如温度、压力、位置等),“手”则控制各种执行设备(电机、液压器等)。

北斗导航与PLC控制系统双管齐下,智能造塔机在顶升过程中最大位移差被严控在5毫米以内,在塔柱顶部加节技术和两臂自升降技术加持下,高空作业风险降低80%。

空管塔台的内部装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本组图/本报记者 陈立新 摄)

数字大脑

将采用三类仪表着陆系统

世界上最先进,目前国内仅三个机场采用

未来投用后,空管塔台还有哪些高科技?

在如今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空管塔台高68米,采用一类仪表着陆系统,飞机的起降对天气的标准要求较高,即天气标准为能见度不低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着陆决断高度不低于60米。

“随着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飞行能级提升,未来空管塔台的保障能力也将提升。”民航厦门空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空管塔台将采用三类仪表着陆系统,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仪表着陆系统,它所需要的天气标准将大大降低。此前,国内仅有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实现了三类仪表着陆系统进近着陆(注:“进近”是指飞机下降时对准跑道飞行的过程)。

民航厦门空管站表示,将在后续工程建设中再创精品,持续推进空管云数据中心、空管智慧园区等工程建设,加快实现从人工管制到数字管制的重大转变,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空管贡献厦门力量。

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 通讯员 喻柏菲 陈为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我国科学家...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5月9日电(记者柯高阳)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
【新机】1899起 vivoY... 此前vivo官网预热“史上最强Y系列”vivo Y300 GT将于5月9日10点开售,今天这款新机配...
一加 13T微博游戏动漫展大放... 5月9日消息,在刚结束不久的微博游戏动漫展上,一加 13T凭借其小巧的机身和强大的性能,成为了众多参...
曝一加Ace5至尊版采用1.5... 【太平洋科技快讯】5月9日消息,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发文表示, 5至尊版将在下周正式官宣,“这是一加史...
连云港天才照明取得碳纤维加热管... 金融界2025年5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连云港天才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碳...
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7s,viv... vivo Y系列以性能、续航、性价比高的优势,成为了一众用户的换机首选,如今全新的vivo Y300...
谷歌调整安卓开发策略,你的手机... 最近,谷歌扔下一枚重磅炸弹:安卓的AOSP(安卓开源项目)开发将转为内部封闭,不再实时公开代码,只在...
合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旨在构建...
蓝山县智能化赋能生猪养殖转型升... 今日永州讯(记者 蒋军林 蓝山特约记者 赵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产业纷纷踏上智能化转型之路,...
马云现身阿里日现场,前往“湖畔... 新浪科技讯 5月9日晚间消息,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现身阿里日现场,佩戴“风清扬”工牌,专门前...
西北首家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在西...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
打造“新型产学研范式”,校企科... 人民网上海5月9日电 为展示“产学研合作新范式”最新成果,推动产学研各界的交流和研讨,5月7日,以“...
逐绿向新!河南艾通公司积蓄创新... 5月9日上午,位于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号车间熔覆生产线项目激光炽热、光斑闪...
腾讯混元推出全新多模态视频生成... 【太平洋科技快讯】5月9日,腾讯混元正式推出并开源一款全新的多模态定制化视频生成工具——Hunyua...
佳都科技发布交通佳鸿操作系统 ... 5月8日,以“开源•智联•共生”为主题的开放原子“园区行”(深圳站)在深圳龙岗区举办。佳都科技重磅发...
原创 多... 文:景向 编辑:八卦发电站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
全区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供需对...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升级...
又一国产老牌手机在出局边缘 ,... 2007年1月9日,苹果发布 iPhone 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回首往昔,手机进入智...
体育地标打造“元宇宙”平台,为... 作为申城体育地标,东方体育中心是上演众多国内外顶级赛事的竞技舞台,也是备受市民喜爱的运动健身乐园。 ...
斥巨资测评未野、海博艾斯、小米... 大家可不要小瞧专业级筋膜枪,它的用处可是非常强势的,然而市面上却存在着众多劣质产品,这类产品大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