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问二号采样:将首次超第二宇宙速度再入,与嫦娥五号、六号不同
创始人
2025-05-07 10:40:44
0

《天问二号小天体探测任务》杂志发表我国天问二号任务新动态,那就是在这一次任务之中,天问二号将实现中国首次超第二宇宙速度地球再入,这是什么情况?

其实就是进行样品采集返回之下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在这个改变上,也是我国技术方面的一次完美突破,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详细看看,先来了解一下这一次任务,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天问二号即将发射!

对于这一次任务,也是我国天问系列——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之后的一次新任务,只不过天问二号任务不是前往火星,而是前往小行星,这是我国进行的一次小行星采样任务。

按照计划,本次任务将会在2025年5月进行任务执行,具体的时间点还未公布,但网传其在5月下旬进行发射,所以,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我国航天动态,以航天中心为准。

从时间上来说,就是进入到了发射倒计时,不过,这次任务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因为任务不简单,要分为两步计划走:

第一步、天问二号升空后,会先到近地小行星2016 HO3,只不过,不是去了立马就进行采样,它需伴随这颗小天体飞行一年后,才能择机执行采样任务,然后将其表面采样送回地球,目标是取得100克以上的小行星样品。

第二步,在进行样品带回之后,该探测器还将前往311P,它比火星轨道还要靠外,所以天问二号要克服太阳引力才能抵达。预计天问二号从地球飞到311P,需耗费7年时间。

看到没?这意味着整个天问二号任务将会执行长达近10年的任务,时间非常的久,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时间节点,预计在2035年左右才可能节数任务。

当然,这个时候我国天问三号任务火星采样都返回了,预计是在2028年左右进行两次发射,然后在2030年将样品带回来。

只不过,这一次小行星采样任务对天问三号任务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会利用这一次任务进行采样技术的验证。

所以,天问二号的成功问题,也关系到天问三号的问题,这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但一般情况来说,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我国在太空采样已经不是首次执行了,这一次应该也可以完美完成,只不过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后,大家也再来看看。

然而在这一次任务之下,天问二号任务已经是箭在弦上,我国也在推动其相关研究的发布,再次看到了天问二号的不一样。

天问二号将首次超第二宇宙速度再入!与嫦娥五号,六号不一样

的确,这一次的杂志公布相关性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天问二号又不一样的情况,又是一次技术的升级变革。

按照说明的情况来看,其天问二号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后以12km/s的速度弹道式再入大气,需承受12MW/m^2的最大热流,以及315MJ/m^2的最大加热量,并在约2马赫的速度下开伞,对返回舱的防热、隔热、结构强度以及气动过程的稳定性等设计均提出了大大超过以往任务的要求。

为同时满足地球大气再入过程的减速阻力、飞行稳定性、气动加热等约束,设计了“球锥大底+单锥后体” 构型,将实现我国首次超第二宇宙速度地球再入。

这与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样品带回地球的模式完全不一样,嫦娥五、嫦娥六号任务之下,我国采取的是“弹道-升力式”再入过程不同,而天问二号将采用弹道式再入,面临严苛得多的环境,这意味着我国在隔热材料的问题上,又会进行强大的升级。

所以,这一次到底有什么改变,隔热材料采取的什么模式,还是值得关注的,这必然也是未来我国进行航天发展的重要材料,一旦在这种情况之下实现了突破,可能未来我国进行航天飞机的发展,全面突破也就更方便了。

开玩笑,这是第二宇宙速度,这没有一点强大隔热材料技术,着实还不行。

这也是天问二号任务之下发布的新说明,这也是一步一步的再给大家透露其相关性的突破性成就,后续只会更多,可以期待一下。

当然,这再入方式的,也还有其他方面的体现,除了材料之外,对其他技术控制等也是提高了要求,这就是基本的情况。

期待天问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时间越来越近了,也期待天问二号任务全面成功,毕竟这也是我国首次进行小行星样品的采集,此前也没有执行过,一旦采集返回,也将再次创造我国航天的新高。

也算是开创了小行星采集样品的历史,后面进行样品破解,看看这些里面存在什么,必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而且,这一次任务我国此前也是公开了,那就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科学载荷和搭载项目方案,预留了200公斤运载能力用于向社会开放搭载,鼓励中外科研机构联合提出载荷技术方案,欢迎国外科研机构参加载荷方案征集,按照“免费搭载,数据共享,经费自担”的原则搭载国外载荷。

但具体有多少的合作国家,暂时不明确,此前公布已知的情况,暂时知道的就是意大利。

所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肯定会继续公布,详细的名单也就出来了,这也说明了我国这一次任务在开展合作之下,必然也可以相互实现数据的共享,推动未来更多航天任务的合作,这也是中国航天开放的好处,会让中国航天朋友圈变得更大。

我国也公开指出了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涵盖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卫星研制、月球探索、载人航天等多个领域。未来在继续推动之下,也将再次超越这个数字,值得期待。

当然,合作之下也是技术突破的关键,大家也会看到不一样的技术呈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天问二号的情况,小行星采样来了,大家一起期待我国能创造出新成果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津友谊北路智慧路灯改造工程完... 电脑数据已经传输完成,灯杆屏幕显示正常。”4月28日下午,在天津市友谊北路,路灯处职工正对新建成的智...
西湖大学为0.5毫米水熊虫“纹... 在半导体制造与生物学交汇的前沿领域,一项开创性科学突破发生在一只身长仅0.5毫米的水熊虫上——西湖大...
Nat Plants |华中农... 花序是植物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过程决定了谷物产量。在玉米等作物中,花序分生组织(meris...
东集工业扫码枪工作原理全解析 在当今的工业生产和仓储管理领域,工业扫码枪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录入及管理工具,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设备...
文轩热能取得立式光纤槽水冷板专...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7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
原创 5... 5月份新机已开始,所预热的新机量越来越多,不仅仅只是智能手机,还有新平板、新耳机等,新机类型十分丰富...
今年拟完成21个无人机机场布局... “五一”期间,无人机机场累计执行巡查任务152架次,飞行总时长920分钟,巡飞路径覆盖距离达282....
深耕钠电技术,自贡阔步走在储能... 不久前,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第二代钠电池预计今年推向市场,两年后实现大规模生产。一石激起千层...
【普陀民企·苏河扬帆】立足普陀... 走进芯龙光电的实验室,丰富光学设计与创新Zoomneo色彩算法技术的产品,正悄然变革照明方式,在市场...
北斗55颗卫星逆袭GPS,背后... 在太空探索的历史长河中,1960年代美国发射首颗GPS卫星的举动,或许未曾预示到这会为半个世纪后中国...
3000块内,什么手机比较好用 根据综合性能、用户口碑及性价比分析,以下是为3000元预算内精选的5款高口碑机型,覆盖不同需求场景,...
半马落幕,运动会又将来临,人形...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后,北京将在今年8月15日至17日,举办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郑州和邦取得干粉砂浆环保研磨装... 金融界2025年5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郑州和邦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干粉砂浆...
“光擎”智脑大模型上线,助力杭...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钱英 记者 施雄风 5月6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光擎”智脑大模型正式上线。在调...
腾讯元宝文生图升级 混元和De...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5月7日,腾讯元宝的文生图功能升级。在元宝,混元和DeepSeek都能...
一加新机现身跑分,搭载新款天玑... 此前,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透露,5月份一加将带来两款大屏的游戏性能旗舰。 结合以往的消息来看,这两款新...
天合光能申请钙钛矿薄膜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钙钛矿薄...
OpenAI最大交易达成,30... 5 月 6 日消息,彭博社刚刚报道称, OpenAI 已同意以约 30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
赛默飞QuantStudio ... 赛默飞QuantStudio 3与QuantStudio 5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比分析 一、引言...
浙江华龙巨水取得带磁性带过滤减... 金融界2025年5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