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何选上
创始人
2025-05-02 08:00:50
0

3548

12

·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2025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S)宣布,中国著名药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当选为该院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这是对她在全球科学界影响力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标志着她作为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被美国最高科学机构正式肯定。她是以发现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贡献被选中。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有屠呦呦、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华、刘建国、刘军、单舒鸥、沈康、周集中。

他们是继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施一公等人之后,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科学家们。

美国国家科学院简介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成立于1863年,由时任总统林肯签署法令设立,旨在“为国家提供独立、客观的科学建议”。NAS是美国最顶级的科学研究组织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与工程院(NAE)和医学院(NAM)共同组成美国国家科学院三院系统。

什么是“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设有两类院士

  1. 院士(Member):必须是美国公民,拥有重大科学贡献;

  2. 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非美国公民,在其科研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每年遴选名额极少。

截至2025年,外籍院士的总数约为500人左右,其中华人科学家占据极小比例。

中国有多少人当选NAS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已有约20多位华人科学家被选为NAS外籍院士,其中包括:

  • 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家)

  • 饶毅(北京大学教授)

  •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

  • 潘建伟(量子物理学家)

  • 钱煦(肾脏病学专家)

  • 邓兴旺(植物生物学家)

屠呦呦是少数几位非美籍的中国大陆本土科研工作者当选外籍院士之一。

当选标准和流程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遴选程序极为严格,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推荐提名:需由至少一位现任院士提名;

  2. 遴选评议:由所属学科的分科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

  3. 全体投票:经评议通过后,再由全体NAS院士投票决定;

  4. 择优录取:每年只遴选不超过120位新院士与30位左右外籍院士。

入选标准包括:

  • 在科研领域具有国际首创性贡献

  • 研究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全球学界的考验

  • 对社会、健康、环境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 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

屠呦呦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天然产物药物研究,不仅在疟疾防治方面挽救了数百万条生命,更推动了现代药物研发与传统中医药结合的研究模式,堪称全球科学界的典范。

历史与意义

屠呦呦当选NAS外籍院士的意义在于:

  • 中医药成果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 彰显中国科学在全球的学术地位与贡献

  • 鼓舞本土科学家坚持原创研究;

  • 也是美国主流科学界对非西方科学传统的认同。

这项荣誉不仅对屠呦呦本人是一个国际认可,也再次证明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研体系中的分量正在日益提升。

以下是历年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家完整名单(按当选年份排列,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学者,部分旅美华人科学家若是以非美国身份入选亦列出):

✅ 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非美籍/以中国身份入选)

姓名

当选年份

专业领域

备注

施一公

2013年

结构生物学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生命学院创始人

饶毅

2014年

神经生物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颜宁

2019年

结构生物学

清华大学教授,2024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

2021年

量子物理

中国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军人物

李蓬

2022年

统计遗传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精准医学推动者

刘忠范

2023年

纳米碳材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屠呦呦

2025年

药学 / 中医药

青蒿素发现者,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

✅ 华裔科学家(以非美国国籍身份当选外籍院士)

姓名

当选年份

专业领域

备注

钱煦(Chih-Kuang Chien)

1994年

医学 / 肾脏病学

台湾出生,后赴美工作,入选时为非美籍

邓兴旺(Xing-Wang Deng)

2004年

植物生物学

出生于中国,长期任教于耶鲁大学

贺林

2007年

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肿瘤基因研究专家

顾臻(Zhen Gu)

2021年

生物工程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糖尿病治疗研究者

说明:

  • 美国科学院每年最多选30名外籍院士;

  • 入选者通常是世界级科学家,不仅需具备极高的学术成果,还必须获得国际同行广泛承认;

  • 中国大陆科学家近年来的当选数量逐步上升,反映出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的崛起

  • 不少曾入选NAS院士的华裔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施一公,后来归国或在中美之间学术合作,起到桥梁作用;

  • 有些华裔科学家虽拥有美国国籍(如丁肇中、朱棣文)则以美国身份当选正院士,而非“外籍”。

近期发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精选汇编 ↓↓↓ 百篇一网打尽

【穿越访谈】世界华人系列

【行走如歌】100个国家·1000座城市

【王妃传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轻

【带你深度游世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OpenAI董事长:AI行业身... 泰勒 北京时间9月15日,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表示,行业正处于AI...
虚拟电厂从蓝图到实践——“化零...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正从技术...
西贝发致歉信!罗永浩火速发声:... 近日,罗永浩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事件不断发酵,引发关注。 今天(9月15日),南都N视频记者获...
基因编辑技术为唐氏综合征治疗提... 据新华社东京电(记者钱铮)日本三重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交叉学科》...
锐评|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吗...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87年9月14日,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首次成功连入...
原创 月... 家人们,今天咱唠唠月球背面那档子事儿啊!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月球背面惊现 2180 万亿吨的神秘异物,...
机器人跨越“三重门” 【本期嘉宾】 王 鹤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王 潜 自变量机器人公司创始人...
乘客机场下跪求助工作人员 海航... 9月9日晚,海南航空HU7712航班从深圳飞往北京途中,因北京暴雨天气被迫备降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这一...
乐享新科技!光明区老年协会组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曾倩苏 日前,在光明区民政局的统筹安排下,光明区老年协会组织...
这家山东公司,自主研发了机器人... ■ 编者按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
重磅发布 | 北京数基建发布“... 9月12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数基建正式发布“知行IntAct”(Intel...
“智”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智”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炫技” 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在2025年中...
华为穿戴音频新品发布会,新品浮... 9月24日14:30华为穿戴音频新品发布会,新品浮出水面。 华为WATCH GT6系列 华为WA...
原创 三... 9月15日消息,据Fnnews报道,三星的 2nm GAA 技术可能取得了非凡的成果,这也使得其Ex...
小米跳过数字16直接发布“小米... 9月15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社媒上发文,官宣全新小米17系列将于本月与公众见面。 卢伟...
无化学品循环水处理系统 ---... 梅鲁斯物理除垢设备不用添加药剂的优势性分析 随着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设备的广泛应用,水垢问题日益突出,...
浙江钙科公布“一种生物质混合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钙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生物质混合均匀的节能燃烧阶梯炉”专利公布...
原创 西... 既然公众普遍不相信“预制菜”,各方定义也不相同,也就说明,大家说的不是“预制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太空菜园丰收、开展应急演练……... 央视网消息:上周,神二十乘组按计划开展了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那么他们又解锁了什么新体验?一起来看...
头部险企承保15万架无人机,“... 面对国内过万亿规模的低空经济市场,谁应为风险买单?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