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何选上
创始人
2025-05-02 08:00:50
0

3548

12

·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2025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S)宣布,中国著名药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当选为该院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这是对她在全球科学界影响力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标志着她作为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被美国最高科学机构正式肯定。她是以发现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贡献被选中。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有屠呦呦、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华、刘建国、刘军、单舒鸥、沈康、周集中。

他们是继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施一公等人之后,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科学家们。

美国国家科学院简介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成立于1863年,由时任总统林肯签署法令设立,旨在“为国家提供独立、客观的科学建议”。NAS是美国最顶级的科学研究组织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与工程院(NAE)和医学院(NAM)共同组成美国国家科学院三院系统。

什么是“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设有两类院士

  1. 院士(Member):必须是美国公民,拥有重大科学贡献;

  2. 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非美国公民,在其科研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每年遴选名额极少。

截至2025年,外籍院士的总数约为500人左右,其中华人科学家占据极小比例。

中国有多少人当选NAS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已有约20多位华人科学家被选为NAS外籍院士,其中包括:

  • 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家)

  • 饶毅(北京大学教授)

  •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

  • 潘建伟(量子物理学家)

  • 钱煦(肾脏病学专家)

  • 邓兴旺(植物生物学家)

屠呦呦是少数几位非美籍的中国大陆本土科研工作者当选外籍院士之一。

当选标准和流程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遴选程序极为严格,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推荐提名:需由至少一位现任院士提名;

  2. 遴选评议:由所属学科的分科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

  3. 全体投票:经评议通过后,再由全体NAS院士投票决定;

  4. 择优录取:每年只遴选不超过120位新院士与30位左右外籍院士。

入选标准包括:

  • 在科研领域具有国际首创性贡献

  • 研究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全球学界的考验

  • 对社会、健康、环境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 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

屠呦呦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天然产物药物研究,不仅在疟疾防治方面挽救了数百万条生命,更推动了现代药物研发与传统中医药结合的研究模式,堪称全球科学界的典范。

历史与意义

屠呦呦当选NAS外籍院士的意义在于:

  • 中医药成果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 彰显中国科学在全球的学术地位与贡献

  • 鼓舞本土科学家坚持原创研究;

  • 也是美国主流科学界对非西方科学传统的认同。

这项荣誉不仅对屠呦呦本人是一个国际认可,也再次证明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研体系中的分量正在日益提升。

以下是历年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家完整名单(按当选年份排列,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学者,部分旅美华人科学家若是以非美国身份入选亦列出):

✅ 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非美籍/以中国身份入选)

姓名

当选年份

专业领域

备注

施一公

2013年

结构生物学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生命学院创始人

饶毅

2014年

神经生物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颜宁

2019年

结构生物学

清华大学教授,2024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

2021年

量子物理

中国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军人物

李蓬

2022年

统计遗传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精准医学推动者

刘忠范

2023年

纳米碳材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屠呦呦

2025年

药学 / 中医药

青蒿素发现者,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

✅ 华裔科学家(以非美国国籍身份当选外籍院士)

姓名

当选年份

专业领域

备注

钱煦(Chih-Kuang Chien)

1994年

医学 / 肾脏病学

台湾出生,后赴美工作,入选时为非美籍

邓兴旺(Xing-Wang Deng)

2004年

植物生物学

出生于中国,长期任教于耶鲁大学

贺林

2007年

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肿瘤基因研究专家

顾臻(Zhen Gu)

2021年

生物工程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糖尿病治疗研究者

说明:

  • 美国科学院每年最多选30名外籍院士;

  • 入选者通常是世界级科学家,不仅需具备极高的学术成果,还必须获得国际同行广泛承认;

  • 中国大陆科学家近年来的当选数量逐步上升,反映出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的崛起

  • 不少曾入选NAS院士的华裔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施一公,后来归国或在中美之间学术合作,起到桥梁作用;

  • 有些华裔科学家虽拥有美国国籍(如丁肇中、朱棣文)则以美国身份当选正院士,而非“外籍”。

近期发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精选汇编 ↓↓↓ 百篇一网打尽

【穿越访谈】世界华人系列

【行走如歌】100个国家·1000座城市

【王妃传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轻

【带你深度游世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二外学子 | 张淙博:揽十余项...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在深圳市南山区二外集团学府中学,有一位光芒耀眼的初三学子——张淙博。...
联合光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V...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联合光电(30069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VC...
卵巢里发现塑料微粒!意大利科学...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了科学界长期担忧的猜测:微塑料污染正在侵蚀人类生育能力。 意大利一科学团队首...
深圳市炫宁电子取得多功能 LE...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3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炫宁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兴发铝业申请铝合金型材快速时效...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江西)有限...
致全旗青年:以拼搏之姿拓前路,... 致全旗广大青年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全旗青年朋友们: 五月,是青春的季节,更是奋斗的时光。今年是五四运...
原创 国... 说起国产手机,中国消费者谈到的往往都是华为、小米、OPPO、vivo和荣耀,或者是这些国产厂商旗下的...
给盾构机装上“智能掘进脑” □本报记者 祁思元 在崇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盾构...
美媒曝光画面:华尔兹用“山寨”...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3日报道,近日被美国总统特朗普解职的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在本...
迈特芯科技公司创始人余浩:创新...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凡)清晨,石鼓山公园满目青翠,迈特芯科技公司创始人...
创新成势 澎湃向前(寰宇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面对美方滥施单边关税和科技打压,国际社会将目光聚焦中国科技创新领域...
热烈祝贺!广东地区百度百科创建...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权威性与传播度对于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百度百科作为全球最...
扎根蓉城的“90后”文物修复师... 在历史长河的奔涌中,青春以另一种姿态沉淀绽放。五四青年节前夕,回望“青春大讲堂 ——2024 成都城...
新势力车企,谁领先?谁危险?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零跑、小鹏、理想已经连续三个月坐稳新势力车企前三强。 ...
银发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五一”假期,银发消费成为消费热点之一。越来越多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出现在消费市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
一键式测量仪器气垫式减振器:为... 在现代工业和科研领域,测量仪器的精准性至关重要。振动和环境干扰常常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应对这...
2025年DeepSeek快速... 《DeepSeek 快速入门指南(医生版)》为医生和医疗工作者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 Deep...
美国科学家: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 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
广州蓝虎新能源取得电池单体顶封...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蓝虎新能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池单体的...
富士X-Half紧凑型相机镜头... 【太平洋科技快讯】近日,相关曝料透露了富士即将推出的紧凑型相机——X-Half的镜头参数。该相机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