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非强制原则,让拒绝“刷脸”更有底气 | 新京报快评
创始人
2025-03-22 16:02:15
0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各领域快速普及,但也需守住法律边界。图/IC photo

住旅馆、进小区还被要求“刷脸”?6月1日以后,你可以拒绝得更有底气了!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针对“刷脸”住宿、“刷脸”进小区等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泛化、强制使用等问题,《办法》明确了非强制原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消费、金融、出行等领域快速普及,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泛化、强制使用等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侵犯隐私、泄露个人信息的担忧。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这意味着,任何组织、个人收集个人信息,必须具有正当理由,以“必要”“最小”为原则。

人脸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必须格外审慎。但在现实中,出于法律意识淡漠、图方便等多种原因,人脸识别应用早已经突破“非必要不收集”原则。

进小区要“刷脸”,住宿要“刷脸”,登录APP也要“刷脸”……人脸识别成了一种时髦,应用场景泛化,谁想“要脸”都来要。与应用场景泛化“相伴相生”的,是对使用人脸识别的强制。“不刷脸进不了小区”,早已不是新闻。

疫情时期,“刷脸”一度很普遍,作为特殊时期的非常举措也并无不可。但在疫情结束后,强制“刷脸”的正当性、必要性都不复存在,此举却仍延续下来。而且,一些小区也没有提供其他验证方式,要么“刷脸”,要么别进。

除了“刷脸”进小区,其他一些应用场景的“刷脸”,也存在强制问题。很多时候,不同意“刷脸”,想干的事儿就干不成。

基于人脸识别泛化、强制使用等滥用现实,《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非强制原则,规定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的,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就是说,在某些领域,“刷脸”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必须以公民自愿为前提,不得强制;而且,“刷脸”不能是唯一选择,对于不同意“刷脸”的,应提供其他方式,实现与“刷脸”相同的效果。

仍以业主进出小区为例,如果业主同意,“刷脸”进出没问题,但对于不同意使用人脸识别的业主,物业应当提供刷门禁卡等方式,确保其进出不受影响。

可以看到,之前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今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这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均确认了强制“刷脸”的非法性。

这也意味着,对于热衷“刷脸”的“强制者”而言,“知难而退”,主动废止不合法规定,是明智选择。同时,对个别“执迷不悟”者,当然也要有针对性办法来把非强制原则落到实处。

比如,有关部门查处、公民民事诉讼,都可以遏制强制“刷脸”的非法行为。两种方式相比较,公民诉讼耗时长、维权成本大。因此,更快更好治理人脸识别乱象,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查处非法行为,殊为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人脸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的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得多。对人脸识别做进一步规范,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再加一把锁,《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来得正是时候。

撰稿 / 李曙明(律师)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拟于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广州报道 视频制作:陈梦璇 大湾区科学论坛正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高端...
5.5G来了,5G是不是要退场... 原标题: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 最近,一些北京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可以...
深圳市华迅光通信申请路由器硬件...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7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华迅光通信有限公司申请一项...
赋能企业级移动应用 CFCA ... 移动办公与移动金融为企业有效提升业务丰富性、执行便捷性。与此同时,“安全”始终是移动办公与移动金融都...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公众科学日来了... 在-110℃的环境中“冻”一分钟是什么感觉?中国科学院理化所2025年公众科学日活动5月17日举办,...
共绘数字时代合作新蓝图 央广网西安5月17日消息(记者陈锵)5月15日,以“共享数字发展新机遇,共建中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财联社汽车早报5月17日 国家数据局: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5月16日,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
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化管理 “中国... 16日,全国首个地热资源数据融合平台——“中国地热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平台在福建上线,为我国地热资源的...
让荔枝抢“鲜”出发 这里用无人... 眼下,广东茂名迎来荔枝采收旺季。今年,当地启用智慧无人机运输,创新打造荔枝运输“空中快道”,通过低空...
绽放“她”力量!一起走近航空报... “她”用细腻如丝的思维编织科研经纬 “她”用坚韧如钢的意志攻克技术壁垒 “她”用坚定信念和精湛专业为...
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 极目新闻记者 郑力强 通讯员 马子乾 5月17日,2025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
天津:支持算力技术攻关和平台建... 钛媒体App 5月17日消息,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
卢伟冰已准备好钱:准备买台小米... 快科技5月17日消息,今日晚间,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开启了一场直播活动,他在直播中表示,下周举行的小米...
汇通鸿泰取得防水防尘音箱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汇通鸿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2025世界雷达博览会开幕 李... 合肥5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17日在安徽合肥开幕。中国科学院和中...
财联社汽车早报「5月17日」 国家数据局: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5月16日,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
以全球视野观国企科技创新:经验... 科技创新是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
黑龙江首家万兆光网开通 万兆应... 哈尔滨5月17日电(刘振宇 王立光 记者姜辉)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黑龙江省内唯一一个万兆试点园区...
甘肃张掖“太空信使”划破苍穹 中新网兰州5月17日电 (戴文昌)17日,甘肃张掖“神启号02星”搭载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
首次公布!我国空间站内发现新物...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 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