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细腻如丝的思维编织科研经纬
“她”用坚韧如钢的意志攻克技术壁垒
“她”用坚定信念和精湛专业为笔
书写着属于新时代航空女性的精彩篇章
冬平是位南方姑娘,个子小巧却干劲十足。工作四年,那个穿着最小号工装裤仍显瘦弱的她,已经蜕变成为专业领域中的中坚力量。
冬平不善交际,更不善言辞,是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I人”,却能拿着最专业的技术方案,在外协谈判中据理力争,让产品实现最优化。“有问题,就一定有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24年,她作为动力专业负责人参与的项目进入关键阶段。这是对于过去一年技术攻关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奠定后续型号发展基础的关键一战,每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在完成地面充分验证和匹配评估后,冬平带领团队风尘仆仆地赶赴试验场。
当时正值西北深秋,昼夜温度极大。为赶科研进度,大家几乎是连轴开展试验准备,厂房简陋,北风穿堂而过,要把人吹翻似的。冬平站在一群高大男子身旁显得格外娇小,眼神却是坚实笃定,仔细检查着发动机系统的每一个细节。
“线缆可能存在磨损导致的短路风险,还要再加强防护,必须现场拆解做检查!”对于问题的把控,她总是细到毫厘。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她和团队完成了部件的全部拆装检测,优化了线缆防护措施,并对所有的连接点进行了加固处理,用最快的速度排除隐患,保障了产品的万无一失。
当看到群里传来“成功”的消息时,她只是长舒一口气:“值得了!”还是那副稳稳求胜、波澜不惊的样子。
工作中的“细节控”,脱下工装,她有着“95后”的松弛感,简单发呆或者疯狂购物,都是她难得的休闲时光。2022年,冬平入选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期“育鹰计划”。说到未来规划,她笑着说:“学习还不够,还需要继续锻炼成长,但真希望能把计划了半年的旅行完成,‘装备’都压箱底好久了。”
月光如水,轻轻洒在仿真试验室的窗台上,为这个深夜增添了几分静谧。然而,试验室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小梅的三人团队正在与时间赛跑,为即将到来的关键节点做最后冲刺。
面对常态化的竞争压力,不断压缩的研制周期,严苛的技术验证要求,作为产品研制的关键技术支撑,在仅有一个月的攻关窗口期里,团队必须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代码编写、调试验证……各项工作在试验室里交叉推进着。小梅是团队的“领头羊”,既要开展算法研究,又要统筹试验整体,还要关注实际验证结果。任何一个小数点的误差、一行代码的疏忽,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给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她凭借细致作风,让这些繁杂至极的工作任务“化繁为简”,展现了这支以女性为主的研发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独特优势。
林林、紫怡是工作中的“师徒”,恰巧也是生活中的邻居,相处的时间有时比家人还多。紫怡好学,林林更是位尽责尽职的好师父,遇到技术突破点时,紫怡总是第一时间敲门与她探讨。当林林家烧了一桌好菜,也是第一时间给紫怡送上。除了工作,她们也有自己的家长里短。
试验间隙,这个“80后”“90后”“95后”的铁三角组合,也会聚在一起聊聊家庭生活——林林有两个宝宝,经常向着小梅姐讨教育儿经,紫怡默默听着,也不时出出主意。
谈起任务攻坚,林林打趣地说:“那段时间很累,好在都没病倒,男同事倒是生病了好几个。”
她们不被性别定义,用女性的力量支撑起产品成功的关键环节。
仿真试验室有18人,其中女职工11个,今年她们被授予了“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仿真试验工作策划协调复杂,讲究效率,作为型号科研试验任务的“重要阵地”,她们承担着大量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对型号科研起到十分关键的决策作用。
在试验组织中,她们充分展现出自己“高情商”的一面,详细对接好产品、专业需求,细致开展验证,做好数据分析,为产品飞行试验提供充足的保障,让总师系统安心、放心。
面对多个型号的仿真试验需求,团队成员从不退缩,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开展针对性研究和技术攻关。无论是深夜的灯火通明,还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见证了她们为攻克技术难题所付出的努力。
高级主任师小霞是这个团队的全能“大姐大”。作为专业发展的主心骨,“朴实”“坚韧”“突破”是她的代言词,她在本专业领域深耕多年,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在一型号项目中,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她带领团队突破常规,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试验搭载条件和方法,采用理论分析、虚实结合的方法及数据驱动与物理模型的混合仿真架构,综合考虑现有仿真技术局限性与仿真需求,完成系统性能验证。
在调试过程中,她带领团队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寻找规律,在反复的试验调试中探索精度。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讨论声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沉浸在攻克技术难点的氛围中。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型号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支团队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充满温情。当有同事因身体不适请假时,其他队员会主动分担其工作,让其安心休养。小静是团队里的活跃分子,她组织的骑行活动受到了室内成员的热烈欢迎,紧张的工作得到调剂,也让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洪都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日常写照——既有对细节锱铢必较的专业精神,也有互帮互助的人文温度;既有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更有为了共同目标并肩作战的使命感。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为航空强国建设默默地贡献着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