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简史(1672——2021),从一个光子说起
创始人
2024-01-09 09:19:29
0

原标题:量子简史(1672——2021),从一个光子说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总结了迄今为止在量子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主要/次要事件,以及可能的,在不远的将来会发生的一些事件。首先要记住的是,量子力学的历史并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它有过转折,也不是静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这就需要不时地更新这个历程。

前量子时代(16世纪-20世纪初)

量子物理学的早期是以经典力学、原子结构解释和电磁学来解释量子现象的。牛顿、惠更斯、杨、麦克斯韦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很早的时期,该领域的发展以两种光的理论为标志--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浪理论)。

1672年——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理论,认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

1678年——惠更斯提出他的光的波浪理论来挑战牛顿。

1801年——托马斯-杨进行了双缝实验,确定了光作为一种波的存在,从而推翻了牛顿的粒子理论。

1807年——艾蒂安-路易斯-马卢斯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

1815年——大卫-布鲁斯特用数学方法描述了光的偏振。

1819年——菲涅尔-阿拉戈(Fresnel-Arago )偏振干涉定律在菲涅尔的回忆录中发表。

1821年——菲涅尔提出了黑体的概念。

奥斯特( Oersted)对电磁学的发现开始了一连串的电动力学实验,最终导致了麦克斯韦方程的发现。

1821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厄斯特德( Hans Christian rsted)发现了电磁的存在,证实了电和磁之间的直接关系。

1823年——安培完善了奥斯特的发现并提出了安培定律。

1860年——古斯塔夫-基尔乔夫(Gustav Kirchoff)提出了 "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 "这一术语。

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了他的电动力学理论,从而将光确立为一种电磁波。他将光的传播媒介描述为 "以太"。

1887年--A.A. Michelson和Edward W. Morley在他们著名的Michels-Morley实验中未能检验出发光的乙醚,从而确定了不存在任何光的传播媒介。

1892-1906年——亨德里克-洛伦茨发展了洛伦茨以太理论。

在19世纪末,物理学家们对原子的物理学感到惊叹。全世界科学界的焦点转移到发现原子内部的结构。在这一时期,亚原子粒子、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的概念开始出现。

1887年——海因里希-赫兹在研究无线电波时发现了光电效应。

1895年——威廉-伦琴意外地发现了X射线。

1896年——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1896年——佩特-塞曼发现了现在所谓的塞曼效应,即在磁场影响下光谱线的存在。

1897年——J.J.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基于他的发现,提出了他的 "梅花糕模型 "的原子。

量子力学的引入(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随着19世纪的到来,一个名为量子力学的新物理学领域开始崛起。这一新理论解决了以前牛顿时代未解决的物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始于马克斯-普朗克对黑体辐射的解释,他称之为 "量子理论 "的理论。今天,马克斯-普朗克被铭记为 "量子力学之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尽管他因其概率行为而反对量子力学)、马克斯-普朗克、尼尔斯-玻尔、埃尔温-薛定谔、保罗-狄拉克、维尔纳-海森堡等人。

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提出普朗克辐射定律来解释黑体的辐射发射。他还提出了光子的量子化,即现在著名的方程式E=hν。因此,量子力学诞生了。

1902年——亨德里克·洛伦兹通过洛伦特以太理论解释了塞曼效应。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他将光视为粒子,因此提倡牛顿的微粒理论。他还向世界介绍了狭义相对论。

1909年——恩斯特-卢瑟福进行了α射线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

1909年——杰弗里-泰勒证明了单光子干涉模式的形成,从而重新引发了超过两个世纪的牛顿-惠更斯辩论。

1913年——约翰内斯-斯塔克发现了斯塔克效应,即类似于塞曼效应的电场现象。

1913年——尼尔斯-玻尔介绍了他的原子模型并提出了原子半径量化的理论。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和爱因斯坦场方程(见量子场理论)。

1916年——爱因斯坦在理论上指出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存在类似粒子的动量。

1916年--阿诺德-萨默菲尔德(Arnold Sommerfeld)提出了原子亚壳层的概念,从而扩展了玻尔的原子理论。

1918年——恩斯特-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的质子(并创造了这个词)。

1921年——西奥多-卡卢扎发表卡卢扎理论( Kaluza Theory )(第一个与量子场论相关的理论)。

在之前的发现和以量子和相对论为首的科学发现的突然繁荣之后,一个新的物理学领域——量子力学的形式化变得清晰起来。玻尔,海森堡,薛定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这种正式化,很快马克斯·玻恩,保罗·狄拉克和约翰·冯·诺伊曼等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1922年——阿瑟-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

1922年——奥托-斯特恩和瓦尔特-格拉赫进行了斯特恩-格拉赫实验,由此证明了自旋的量化。

1923年——路易斯·德布罗意假设波粒二象性,假设德布罗意波长λ=h/mv。

1924年——沃尔夫冈·泡利用电子的内部角动量的概念解释了光谱线的精细结构。

1925年——乔治·乌伦贝克和塞缪尔·古德斯密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存在。

1925年——海森堡、玻恩和帕斯卡尔-乔丹提出了量子物理学的矩阵力学表述。

1925年——弗雷德里克-洪德在理论上提出了原子中最大多重性原理,现在被称为洪德规则。

1926年——埃尔温-薛定谔提出薛定谔波方程,这是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方程。

1926年——奥斯卡-克莱因通过整合海森堡和薛定谔创建的量子力学来解释卡卢扎假说(关于量子引力的最早想法之一)。

1927年——维尔纳-海森堡发表文章介绍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Δp·Δx≥h/4π。

1927年——索尔维会议,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1928年——保罗-狄拉克建立了量子力学的狄拉克方程。

1929年——奥斯卡-克莱因预测了克莱因悖论,即量子隧穿效应。

1930年——保罗-狄拉克假设了正电子。

1930年——保罗-狄拉克提出空穴理论( Hole Theory)(也叫狄拉克海模型)。

1932年——约翰-冯-诺伊曼从厄米特算子和线性代数的角度描述了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

量子力学的兴起(20世纪中期-20世纪后期)

随着量子力学的基础工作和数学的建立,物理学家试图完成以前不完整的原子图,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粒子。因此,开始了对粒子物理学的探索,而这一探索是由J.J.汤姆森开始的。关键的物理学家包括理查德-费曼。

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原子中的中子。

1932年——卡尔-D-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发表了开创性的EPR悖论论文,他们在论文中挑战了量子力学的完整性,支持隐变量理论(见玻姆解释)。

1935年——薛定谔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展示了量子叠加的意义。

1936年——卡尔-安德森发现了μ介子(muon)。

1939年——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发现铀的核裂变。

在二战的阴影下,罗伯特-奥本海默等人领导了曼哈顿计划。世界的焦点从科学转向武器,这一时期发明了原子弹、氢弹和其他热核武器。同时,对量子力学的许多不同解释开始发展,新兴的粒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物理学家的注意。与此同时,量子场理论领域的工作也在继续,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也首次被理论化。

1942-1945年——奥本海默发现了量子隧穿。

1945年——惠勒和理查德-费曼提出惠勒-费曼理论。

1948年——朝永振一郎和施温格在量子场论的方法中提出了重正化理论。

1948年——理查德-费曼介绍了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表述,并提出了费曼图的概念。

1949年——弗里曼-戴森发明了戴森级数。

1952年——大卫-玻姆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玻姆解释(也称为隐变量理论和试验波理论)。

1952年--沃尔夫冈-保罗(不要与沃尔夫冈·泡利混淆)发明了离子阱(后来用于离子阱量子计算)。

1956年——吴健雄进行了吴氏实验,证明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parity violation )。

1957年——休-埃弗雷特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1961年——Clauss Jnsson进行了电子的双缝实验,确立了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属性。

1963年——尤金-维格纳为量子力学中对称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4年——约翰-斯图尔特-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又称贝尔定理),以推翻量子力学中的隐变量理论,解决了EPR "悖论"。

1971年——马丁努斯-J-G-维特曼和杰拉杜斯-特霍夫特预测胶子的存在。

1982年——理查德-费曼在他的论文《用计算机模拟物理学》中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概念。

量子应用(20世纪末-现在)

随着费曼提出在量子硬件上模拟量子现象的想法,建立量子应用的竞赛变得更激烈。这一时期,伴随着新的量子协议硬件实现,以及量子算法的发明。同时,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出现了名为超弦理论和M理论的新理论。

1994年——彼得-肖尔发明了肖尔算法,该算法有可能打破现代的RSA密码学。

1995年——爱德华-威滕提出了M理论,重新审视了一个被抛弃的理论,弦理论。

1997年——两个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

1998年——艾萨克-庄、尼尔-格申菲尔德和马克-库比内克创造了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可以接受一个输入并输出一个解。

建造量子计算机的竞赛开始了,由谷歌和IBM这样的科技巨头带头。人们更加重视量子现象的应用。同时,新的物理学路线发展起来,寻求将量子力学与引力合并为量子引力,寻求量子力学和弦理论的不同方法。

2000年--大卫-P-迪文森佐概述了创造量子比特的迪文森佐标准。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实验中证明了希格斯玻色子(俗称 "上帝粒子")的存在。

2014年——科学家们通过量子隐形传态在10英尺的距离内传输数据,错误率为零。

2016年--IBM推出基于云的平台IBM量子体验。

2019年——谷歌凭借其Sycamore量子处理器宣称量子霸权。

2020年——谷歌人工智能在超导量子计算机上模拟了哈特里-福克方程,说明了量子在化学问题上的优势。

2021年--费米实验室在实验中观测到muon介子的反常磁矩。

至此,我们完成了量子发展的时间表(尚未完成)。但是,正如我们所说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列表,随着更多的发展出现和我们对宇宙最小尺度的认识的扩大,这个列表会不断地被更新。

来自:mistlike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持续至6月1日,怀柔科技周上新... 怀柔区委宣传部供图 5月24日,2025年怀柔区科技周主题活动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举办。活动通过“...
祝贺!我国又成功攻克一项技术难... 中国团队攻克钙钛矿规模化生产技术难题 我国企业和高校创新团队提出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的涂层革新技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玉屏一座无... 5月19日,玉屏侗族自治县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菌包生产车间,多台大型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进行菌包的定量包...
创新中心:马拉松冠军有备而来 2小时40分42秒,“天工”夺冠。今年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经过激烈...
戴森发布 PencilVac:...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人租住在一个小房子里。面积不大,物件不少,做起清洁来辗转腾挪。我想过买一台吸...
想要加密文件?文件加密的方法有...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各种电子文件,从个人的照片、日记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合同文件,这些数据蕴含着巨...
原创 一... 自从一加与OPPO合并后,两大品牌各有定位,比如一加专注于游戏性能方面、OPPO专注于影像方面,两大...
原创 百... 百度暴涨的AI收入,是外界对这家公司AI技术的最大认可。 作者|杨知潮 哪个大厂的AI技术最强? ...
破百!花都人医“人工心肺”为生... 近期,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临床应用累计突破100例! 作为广州北部地区最...
政策暖风频吹 机器人产业迎强劲... 本报记者 郭冀川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的余温尚存,5月25日,《CMG世界机器人大...
天津构建“低空医疗”服务新通道... 5月21日9时25分,一架搭载模拟急救血液的无人机从滨海新区塘沽中心血站升空,精准降落在市肿瘤医院滨...
展品变爆品 文创成“顶流” 南方日报讯 Molly形象的奶茶师在港风茶餐厅熟练“摇奶茶”,奶龙AI玩伴机器人讲故事当“幼师”,三...
中国科学院举办专题展览,再现5...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5月25日,“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办。“科学人生·...
400场活动点燃广州科技活动周...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鹏程)5月24日,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广州市第一中学举行。科技活动周...
在阜阳举办的这场医疗大会,他们... 2025年5月22日, 由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医疗专委会联合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举办的“县(区)域医院信...
前沿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记者陈宇轩)点击屏幕,选择一块唐代的石碑,历经千年风霜,石碑上的汉字已经...
Win10技术支持渐入倒计时 从最初的犹犹豫豫,到最终的勉强接受使用,Win10 的发展历程堪称充满波折。在其刚刚开始崭露头角,试...
影视机械臂、仿生熊猫……AI摇... 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面向全球集中展示1...
华为ICT大赛2024-202... 5月24日,华为ICT大赛2024-2025全球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史...
武船重工申请一种折弯机器人及其...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