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新发声:要解决大模型“胡言乱语”问题,需追溯到物理学第一原理
创始人
2024-01-09 06:58:03
0

原标题:马斯克最新发声:要解决大模型“胡言乱语”问题,需追溯到物理学第一原理

图源:原视频截图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近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次出现在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的播客访谈间中,共同聊起人工智能、中国、外星人、以及人类的未来等话题。

对话开始不久,聊及中美作为世界大国,如何更好协同发展时,马斯克先是分享了自己脑海中的“中国印象”。他表示,自己到访过中国很多次,也待过不短的时间,中国真正聪明、勤奋的人数令人难以置信,而且(中国人)有很多的能量。

“高铁、建筑物,这一切真的令我印象深刻,甚至比美国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多。我建议可以去上海和北京,看看那里的建筑,然后坐火车从北京到西安,看看那里的兵马俑。中国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从语言角度来看,(中文)也许是最古老的书面语言之一。”

马斯克如何看待AI模型发展现状,AI之路通向何方?

OpenAI今年推出ChatGPT以来,引起了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海内外科技大厂纷纷推出自家的AI大模型,形成“百模大战”局势。

11月,马斯克旗下xAI团队也发布了其首个AI大模型产品——“Grok”,未来计划整合到特斯拉汽车中,以增强车机的推理计算能力。马斯克曾表示,“Grok的终极目标是探索真相和理解宇宙。”

谈及研发“Grok”的初心及现阶段AI的发展,马斯克介绍道,Grok是以《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银河系漫游指南》)为范本的,它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也是自己很喜欢的一本书。

“我们也许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但我们越能扩大对数字和生物认知的范围,我们就越能够理解关于宇宙的答案。”

马斯克表示,当前大模型的“幻觉”现象依然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尽管自己和团队正在努力寻找解决“幻觉”问题的方法,为用户提供可以信赖的数学、物理答案,但不幸的是,还是会有“幻觉”出现,至少他自己不认为当前这些大模型是完全可靠的。

那AI“幻觉”的问题,从什么角度能试图找到方法解决呢?

马斯克认为,想要解决大模型“胡言乱语”的问题,需要将问题追溯到物理学第一原理以及最基础的数学逻辑,必须要依据现实的基本事实规律来检验理论,现实才是最终的评判者。

在马斯克看来,追溯物理定律是解决很多难题的核心方法,对AI来说也不例外。

“我见过很多人违反人类制定的法律,但从没有人违反物理定律。一旦你可以相信大模型的逻辑不违反物理定律,那么你就可以开始依靠它来创造发明新技术了。相反,如果人工智能大模型无法弄清楚物理学,那么显然它无法等同人类,也无法超越人类。”他表示,“一旦我们用物理学弄清楚了宇宙的规则,那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几乎无限种类的新技术了。”

在AI相关对话的最后,马斯克表达了自己对于电力能源的担忧。他表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事情的发展方向会先是硅短缺,并将在大约一年左右转变为电压互感器短缺。AI、运输、以及供暖都在给电网不断施压,显然会导致电力短缺,如何提升每瓦电力的使用率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他补充说道,“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问题是需要多久才能解决。”

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已经通过蛮力达到了现在的水平,投入了大量的计算和大量的能量,但这不会是AI的最终结局。一般来说,对于任何技术,你首先要尝试让其发挥作用,然后才能使其更高效。所以我认为,这些模型将变得更小,能够以更少的计算量和更少的功率产生合理的输出。”

马斯克:对外星文明和宇宙的探索是有必要的,不想成为消亡的星球文明

访谈最后,主持人弗里德曼向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关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有趣问题,“假如有一天AGI真的实现了,你想向他提问的第一个问题会是什么?”马斯克回答道,“外星人在哪里?”

马斯克表示,很多人曾问过自己有没有真正见到过外星人存在的证据,可惜的是,目前的确还没有。但他认为,在宇宙漫长的银河历史中,从微生物到生命体的形成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对外星文明和宇宙的探索是有必要的,如果不这样做,地球上迟早会发生一些自然或人为的事情导致人类灭绝,这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恐龙一样。因此,他认为明智之举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生命进入到多行星,并不太想成为消亡的星球文明之一。

他开玩笑道,“探索宇宙也并非想象般容易,拿发射火箭来说,被大家认为最重要的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反而是先被拿到,等的竟是一张捕鱼许可证,因为需要被评估箭体掉落会不会砸到鲨鱼和其他鱼类。这些像小品一样的剧情,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上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能家居系统究竟有多神奇?全方... 智能家居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该系统通过运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对...
2025SDVoE技术白皮书 一、技术背景与核心要素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高清视频传输需求爆发,4K乃至8K分辨率视频在商业、医疗...
深圳一校长携机器人“学长”送比... 机器人“学长“给高三学子送比萨。通讯员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3日电 (记者 蔡敏婕)“哇,机...
中国石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石油(60185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青岛中集取得固定可翻转式中间隔...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娱乐无国界:TikTok公会如...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TikTok娱乐公会正以技术为利刃,打破文化与商业的双重壁垒,构建起跨越国界的娱...
正力新能取得一种储能电池系统专...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亲子家庭日 乐趣享习俗 5月24日,小女孩在展示制作好的手工龙舟。 当日,中铁建工青岛上合大厦项目部举行“童心同行 粽享端午...
以AI助力产业出海,文博会深澳... 5月23日,深圳文博会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分会场活动开幕。系列活动以“AI出海产业跃迁”为主题,集中呈...
小米十年 “造芯” 终结果 在科技领域,芯片一直是核心关键,犹如皇冠上的明珠,吸引着众多科技企业为之拼搏。小米,这家以创新为驱动...
锐尔觅申请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相...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转...
刚刚,罗永浩百度带货首秀爆了 作者|天宇 来源|派代 5月23日晚8点,罗永浩带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正式开启在百度优选的直播带货首...
新一届TR35中国区入选者名单... 5月23日晚,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发布暨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上,新...
大中赫取得一种石料加工高效筛分...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新华社点赞小米玄戒O1:中国大... 5月24日消息,近日,小米正式发布了首款自研3nm手机SoC芯片,已经在小米15S Pro和小米Pa...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 当AI咖啡师递来一杯拉花精准的拿铁,当“硬核”机械臂现场挥毫泼墨,当隔空“打鼓”成为现实——走进第二...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场景中的...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场景中的典型应用 报告共计:26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场景中...
企业积极布局深海科技产业 海底...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随着深海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抢抓深海科技产业...
原创 近... 不得不说,5月上市的手机新品确实有点多,不知道有多少产品能让各位留下印象呢?有些产品甚至刚发布没多久...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防...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