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称余承东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希望其不要再抹黑同行
创始人
2024-01-09 03:19:08
0

原标题:小米称余承东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希望其不要再抹黑同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为常务董事长、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最近有点忙,他四处出击,也必须四处应战。前一天刚刚与懂车帝进行一轮交战之后,紧接着,余承东又被小米官方就关于折叠屏铰链的问题发文回击。

12月12日,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近日,针对余承东无端针对公司“龙骨转轴”技术发布不实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请余承东尊重“科学与严谨”的基本规则,请勿再抹黑同行、误导公众。

事件的起因是,在前不久华为2023花粉年会上,余承东曾表示,“友商不太尊重我们的知识产权,抄袭华为,把华为自主研发的双旋水滴铰链直接变成所谓的龙骨铰链,而龙骨是不存在的。”

但按照小米方面在微博摆出来的各种说法,小米自研的“龙骨转轴”与余承懂所谓的“双旋水滴铰链”在设计思路和机械结构上完全不同。“龙骨转轴”的机械结构为“3级杆组、5构件7低副”设计,而“双旋水滴铰链”则是“2级杆组、3构件4低副”的设计。此外,“龙骨转轴”于2020年9月18日申请专利,2021年1月5日获得专利授权,2023年8月于Xiaomi MIX Fold 3首发;“双旋水滴铰链”于2019年12月13日申请专利,2021年6月18日才公开,并且余承东所属公司(即华为)的三级杆组专利申请是于2021年10月29日申请,2023年5月5日公开,至今尚未有确认获得授权的信息,且未产品化。

小米和华为争执的焦点铰链技术,正是决定折叠屏性能的核心,而折叠屏是今年机圈里的明星产品,也是各家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在这个暂时没有苹果参与的市场里,谁都想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铰链技术的好坏决定着折叠屏手机的整体表现,比如屏幕折叠次数、折痕深浅以及轻薄程度等,而这都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核心要素。当下的铰链技术主要有三种形态:U型、球棒型和水滴型,U型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无法做到机身轻薄;球棒型则是在U型上进行了优化,重量虽有所下降但折痕却比较明显;水滴型可以兼顾重量和折痕样态,但设计难度比较大,而且成本较高。按照华为官方的说法,2021年发布的华为Mate X2是行业内克服技术难度首次真正意义的无缝设计,此后华为Mate X3的发布会上,余承东曾说道,“华为在折叠屏上有许多独家专利技术,被我们的国内同行们免费拿去用了,他们不付专利费,我们国内不太尊重知识产权,国外的同行们都不好意思抄我们。”

华为在发布会现场拉踩友商的现象并不多见,但之所以此次将矛头对准了小米,还是因为近年来小米正在摆脱性价比的基因,持续加码技术研发投入,向高端化市场进攻。在小米14系列的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表示,未来5年小米研发预计超过1000亿元。

当为Xiaomi MIX Fold 3做宣传时,雷军微博上表示,“轻薄,是折叠屏进化的过程,但不是终点,无短板,才是折叠屏的未来。”据小米介绍,为了使轻薄体验和旗舰配置更进一步,小米这次没有选择目前行业通用解决方案,而是从底层自研从头推翻重做。这次从过去的铰链二连杆转抽发展到了自研龙骨转抽三级连杆,该技术的迭代不仅带来了内部空间压缩,还极大提升了可靠度以及堆叠厚度的难题。

第二次创业的小米或许使得华为嗅到了一丝威胁,因为在折叠屏的赛道上,华为还没有做到如苹果一般的霸主地位,国产手机厂商们各个不甘示弱,OPPO在摄像上大做文章,荣耀则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今年三季度连发三款产品,且将价格拉低至5999元。

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华为37.1%位列第一,OPPO和三星分别为17.9%和15.4%位列第二和第三,荣耀15.1%排在第四位,vivo以12.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小米的市场份额虽然为5.2%,但MIX Fold3的首销情况明显好于上一代产品。

折叠屏赛道是手机厂商们瞄准的新蓝海,但这个蓝海到底可以为他们带来多少收益,短期内还难以得到答案。

IDC数据表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26万台,同比增长173.0%;上半年出货总计达227万台,同比增长102.0%。即便是最为艰难的2022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也达到330万台,增长118%,但是在这么亮眼的数字背后,折叠屏在整个手机大盘所占的市场份额依旧微不足道,2022年只有1.2%。在OPPO Find N3发布会后,OPPO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会后在接受媒体对于OPPO折叠屏手机销量及何时可以盈利时并未正面回应,而是表示,“通过三代(折叠屏)的迭代,产品越来越接近我们理想中比较完美的样子,产品一代比一代好,我相信经营结果也会一代比一代更好。”

不管结果如何,小米从早期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到后来的生态链建设,再到“人车家全生态”,都展现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华为在渠道和技术研发方面更有优势。铰链专利的竞争从业内走向大众舆论场,或许也只是一个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SDN,优势惊...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即SDN,是信息科技界一项充满创新活力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将网络的控制...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银行上... 5月2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工智能金融应用创新中心、西岸联合科技金融实...
中东欧脱口秀:比一比,哪国的科...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5月22日-25日在宁波举办。来自中东欧14国和英国...
原创 小... 小米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并成功将其商用,打造了一款小米5C手机。在这款手机之后,...
原创 腾... 基于不断提升的大模型能力,Agent成为今年大模型领域各家厂商最关注的方向。大厂大模型的B端客户战也...
每日互动“个知AI”:深化大模... 5月17日,由每日互动(个推)主办的“可信数据空间+可控大模型”产业智能化数享会圆满落幕。在数享会上...
数码时代智能家电大变身!APP... 信息科技时代,数码技术发展迅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APP进行智能家电控制,已经演变为一股新兴的...
小米造芯逻辑:先赢的人不能堵死... 导语:小米在高端SoC芯片领域的突破,就如中国车企突破发动机技术,DeepSeek突破大模型,宇树科...
中国银行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银行(601988)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孙尚鹏:创新火花不灭 热血点亮... 当您在宁夏这片土地上抬头遥望,一条条特高压银线划过长空,将西部清洁能源源源不断输向远方。在这纵横交错...
全国首发!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与数... 近日,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与数字生活公司携手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优必选科技,共同研发的首款“家庭桌面AI机...
水境 GNSS位移监测站:破解... 今日好物分享:【SJ-WY2】GNSS可移动位移监测站 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工程监测领...
京东内部的智能体数量已超 1....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京东云城市大会于 5 月 20 日在上海举行,京东云发布 JoyAg...
华洋铸业取得球墨铸铁铸件性能试...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吐鲁番华洋铸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球墨...
山科智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山科智能(30089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疏勒县智慧监管“你点我查”守护...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近日,新疆疏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部分县乡两级人...
原创 中... 当美国用近9000颗卫星把地球裹成“铁笼子”,俄罗斯在航天坟场里捡零件拼凑,中国却像开了挂一样,每年...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
学术引领,献策人民生命健康 ■本报记者 甘晓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以下简称生命医学部)在推动我国生命科学与医学...
苹果计划2026年底推智能眼镜...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3日,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研发一款智能眼镜,并计划在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