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暖阳明媚的午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住院部20楼神经内科的病房里,医护人员正忙碌有序的为各位患者诊疗,这时,来自肇庆的胡女士满脸焦虑地按响了病区的门铃。
01
奇怪的“感冒”
胡女士推着轮椅,里面坐着她的女儿,16岁的小怡(化名)。小怡是一名高三学生,在学校的一次普通体育测试后,出现了头晕、头痛和肢体乏力等不适症状。当时她不以为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症状,仍旧照常上课。第二天,小怡开始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3℃,经当地医院诊治后,仍有头痛、肢体乏力、行走不稳等症状,一侧下肢出现了无力,甚至只能在床面移动,无法行走。经过多次辗转就诊,她的状况都没有得到缓解。
02
延续一家三代的“医”靠
正当小怡一家人焦虑万分之时,小怡的爷爷建议他们到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找招远祺医生看看。原来十几年前,其爷爷曾看过招远祺主任的门诊,对招主任十分信赖,后续其父母也成为了招主任的“粉丝”,从而结下了两代“医缘”。小怡的父母怀着这份延续十几年的信任,带着她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
住院当天,招主任带团队对小怡进行全面详细评估,她的左下肢肌力2级,无法自行行走。中医诊断考虑为“痿病”。这是科室团队中医治疗的主攻病种之一。
为了让 小怡更快恢复,重新回到课堂,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西医诊疗方案,结合患者体质及前期有外感病史,考虑存在正气虚弱,外感袭表,结合舌脉,考虑太阳膀胱经受阻,中药方剂以发汗透邪,益气通络为法,针刺以膀胱经循行行取穴,以毫针调气通络,浮针以解决局部枢机不利,艾灸以温熏通络等。
经过医护人员数日及时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不到一周,小怡就从无法自行行走,到可以小跑着出院了!
左图:招主任为小怡进行浮针治疗
中图:招主任鼓励并帮助小怡尝试左腿行走
右图:徐护士给小怡做艾灸治疗
“招主任团队真的是个神医团队!”出院当天,她对招远祺主任及他所带领的神经内科医护团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小怡还鼓励同病房的病友:“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广东省中医院和医护人员,没问题的!”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团队只是千万份“医缘”的诠释者之一,广东省中医院建院90年来,为无数家庭几代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医护团队,捧一束光,携一团队,成为更多家庭的温暖“医”靠!
医学指导
招远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健康科普专家。
团队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始创于1979年,经过40余载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脑病专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拥有首届全国名中医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首届青年岐黄学者1名等一批著名专家与学者,影响力基于岭南辐射全国甚至海内外,目前己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及“国家区域中医(脑病)诊疗中心”。
科室团队基于先进的诊疗理念及成熟的临床诊疗技术,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在处理和解决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厚实的临床底蕴。临床上,科室收治病种涵盖脑卒中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神经系统疫性疾病如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神经内科疑难疾病。近年来我科在神经内科尤其是神经系统疑难、罕见、危急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守正创新,不断探索,通过多学科联合,结合中医中药以及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等干预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医生团队出诊时间
供稿: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