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优势,以“新”促兴
创始人
2025-05-21 08:41:21
0

本报记者 汪灵犀 文/图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颗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学园的地标性建筑。

“从公司创立到成为独角兽企业,我们仅用了18个月。”在位于新界沙田的香港最大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香港科学园,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说,香港国际化的人才资源、深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健全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让思谋这样的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科创,已成为香港社会共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吸引全球科创资源汇聚?如何培育科创土壤,完善科创生态圈,为香港经济由治及兴注入新动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香港多家科技创新企业和孵化机构。

培育科创沃土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香港在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没有缺席。”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先后建设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出了30亿港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等,积极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土壤和空气”。目前仅在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就汇聚了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

自2022年底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以来,香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10%,雇员总数增长7%,双双创历史新高。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颗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学园的地标性建筑。目前,包括思谋科技在内的约2200家科技企业在香港科学园从事研发,入驻科研人员约1.5万人。记者在园区内看到,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初创企业和人才集聚,各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创生态圈蓬勃发展。

“这里是香港最大科创生态圈,为科创生态系统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说,诸多企业在园区内实现了“从0到1”“从1到100”的发展。

香港数码港是香港另一个科创重镇,近年来培育了大批独角兽企业。“数码港当前汇聚超过2200家初创企业及科技公司,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细明表示,数码港将把握发展机遇,继续提升香港创新创业的优势,全力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推动产业协同

“国家是香港科创发展的坚实后盾,大湾区的发展为香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正如孙东所说,香港科创领域近年之所以发展迅猛,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

思谋科技总部设于香港,研发中心与智造工厂落地深圳。“香港科研团队上午完成算法调试,深圳产线下午启动部署测试,工厂当晚即可完成样品生产。”贾佳亚说,通过深港两地的精确分工与资源对接,公司搭建起从研发到转化再到生产的快速协同机制,而这正是大湾区融合创新不断深化的一个生动例证。

“香港‘脑’加上深圳‘手’的模式,既解决了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又通过高频次的验证迭代,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贾佳亚说。

“对香港来说,内地很有优势的一点就是具备大规模场景,可以进行技术或者应用的落地实践,所以这方面未来可以进行更多合作。”陈细明表示,目前香港数码港一直与内地不同的科创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积极拓展内联外通的网络,与中东、东盟、亚太地区及大湾区等地企业建立联盟,帮助香港和内地企业“走出去”,至今已有超过320家企业进军约35个海外市场。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依托自由港政策、普通法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环境,香港持续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香港既能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世界级城市群,又能保持与国际创新体系的无缝衔接,从而在国家科技发展布局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打造发展引擎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没有科创,就没有未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告诉记者,特区政府投放大量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完善科创生态圈,积极汇聚海内外人才,全力打造香港经济发展新引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介绍,特区政府自2022年推出一系列“抢企业”“抢人才”措施,累计引进84家重点企业,涉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等领域,未来数年内可望在香港投资约500亿港元,创造逾2万个就业机会。截至今年3月底,各项人才计划一共收到超过46万份申请,超过30万份获批,约20万名人才已经来港。

为吸引更多科创企业和人才来港,特区政府还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推出1.8亿港元的“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吸引海内外专业初创企业服务机构在港设立加速器基地;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预留1亿港元推出“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

“当前香港科创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未来五至十年将是黄金时期。只要沿着既有路线向前走,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指日可待。”孙东说,香港会进一步完善科创生态圈,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充分发挥本地研发、创新制造及国际金融中心等独特优势,吸引全球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来港。

“香港科创未来可期、前景广阔。”正如孙东所说,香港正在释放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由治及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四川为种质资源“安家” 五月的川西平原,金黄的麦浪翻涌。在成都市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年轻工作人员正...
华为发布MateBook Fo... 2025-05-20 20:01:30 作者:狼叫兽 在昨日举行的华为nova 14系列与新款鸿...
原创 2... vivo已经连续四年拿到国内手机销量第一,今年由于华为归来,再想拿到第一难度无限加大,可vivo也不...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 | 科技向善... 5月20日,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启动。活动现场,6组嘉宾通过讲述温暖动...
上海黄浦:新婚夫妻来登记可“摇... “谁家在黄浦江边求婚呢?”5月16日晚,有网友捕捉到上海黄浦滨江的夜空中进行的一场无人机飞行活动,无...
小米会不会被美国拉进黑名单?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很快就要发布,作为一个产业的观察者,我知道,这是极为艰难的一步,目前全世界做智能...
华为+DeepSeek,终于不... 没有人不在期待大模型能够成为下一个电动车,作为代表中国的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狂澜。 然而主流的...
浙江出台27条举措支持人工智能...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20日消息,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涉...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李雯)尽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非常流畅,但提供的信息很多时候还是不准确。日...
谢耘:人工智能至今仍不是现代科... 【文/谢耘】 “人工智能”一词是在1956年夏天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提出来的。从此...
2025年谷歌I/O一览:新推...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5月20日至21日,搜索巨头谷歌在加州山景城海...
原创 不... 近日,科技圈最受瞩目的当属小米玄戒O1芯片了,自从雷总正式官宣以来,这款芯片就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
清华同方:2024年大模型技术... 今天分享的是:清华同方:2024年大模型技术白皮书 报告共计:61页 《清华同方:2024年大模型技...
浙江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 拟... 为了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浙江政府出台政策。 据5月20日浙江发布的消息,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打造...
人形机器人落地 保守估计要10... 《科创板日报》5月21日讯(记者 李明明)作为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在资本持续涌入的同时,人形...
一文速览谷歌2025开发者大会...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北京时间5月21日,一年一度的谷歌开发者大会(G...
繁凯电镀取得电镀模具密封结构专... 金融界2025年5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温州市繁凯电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镀...
懂AI会“飞行”,这个专业要培... ①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学生正在调试无人机设备。 ②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试验...
山德科技取得一种通讯电子精密模... 金融界2025年5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源市山德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通讯...
善用优势,以“新”促兴 本报记者 汪灵犀 文/图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颗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学园的地标性建筑。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