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优势,以“新”促兴
创始人
2025-05-21 08:41:21
0

本报记者 汪灵犀 文/图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颗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学园的地标性建筑。

“从公司创立到成为独角兽企业,我们仅用了18个月。”在位于新界沙田的香港最大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香港科学园,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说,香港国际化的人才资源、深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健全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让思谋这样的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科创,已成为香港社会共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吸引全球科创资源汇聚?如何培育科创土壤,完善科创生态圈,为香港经济由治及兴注入新动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香港多家科技创新企业和孵化机构。

培育科创沃土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香港在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没有缺席。”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先后建设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出了30亿港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等,积极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土壤和空气”。目前仅在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就汇聚了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

自2022年底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以来,香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10%,雇员总数增长7%,双双创历史新高。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颗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学园的地标性建筑。目前,包括思谋科技在内的约2200家科技企业在香港科学园从事研发,入驻科研人员约1.5万人。记者在园区内看到,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初创企业和人才集聚,各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创生态圈蓬勃发展。

“这里是香港最大科创生态圈,为科创生态系统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说,诸多企业在园区内实现了“从0到1”“从1到100”的发展。

香港数码港是香港另一个科创重镇,近年来培育了大批独角兽企业。“数码港当前汇聚超过2200家初创企业及科技公司,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细明表示,数码港将把握发展机遇,继续提升香港创新创业的优势,全力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推动产业协同

“国家是香港科创发展的坚实后盾,大湾区的发展为香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正如孙东所说,香港科创领域近年之所以发展迅猛,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

思谋科技总部设于香港,研发中心与智造工厂落地深圳。“香港科研团队上午完成算法调试,深圳产线下午启动部署测试,工厂当晚即可完成样品生产。”贾佳亚说,通过深港两地的精确分工与资源对接,公司搭建起从研发到转化再到生产的快速协同机制,而这正是大湾区融合创新不断深化的一个生动例证。

“香港‘脑’加上深圳‘手’的模式,既解决了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又通过高频次的验证迭代,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贾佳亚说。

“对香港来说,内地很有优势的一点就是具备大规模场景,可以进行技术或者应用的落地实践,所以这方面未来可以进行更多合作。”陈细明表示,目前香港数码港一直与内地不同的科创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积极拓展内联外通的网络,与中东、东盟、亚太地区及大湾区等地企业建立联盟,帮助香港和内地企业“走出去”,至今已有超过320家企业进军约35个海外市场。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依托自由港政策、普通法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环境,香港持续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香港既能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世界级城市群,又能保持与国际创新体系的无缝衔接,从而在国家科技发展布局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打造发展引擎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没有科创,就没有未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告诉记者,特区政府投放大量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完善科创生态圈,积极汇聚海内外人才,全力打造香港经济发展新引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介绍,特区政府自2022年推出一系列“抢企业”“抢人才”措施,累计引进84家重点企业,涉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等领域,未来数年内可望在香港投资约500亿港元,创造逾2万个就业机会。截至今年3月底,各项人才计划一共收到超过46万份申请,超过30万份获批,约20万名人才已经来港。

为吸引更多科创企业和人才来港,特区政府还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推出1.8亿港元的“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吸引海内外专业初创企业服务机构在港设立加速器基地;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预留1亿港元推出“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

“当前香港科创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未来五至十年将是黄金时期。只要沿着既有路线向前走,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指日可待。”孙东说,香港会进一步完善科创生态圈,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充分发挥本地研发、创新制造及国际金融中心等独特优势,吸引全球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来港。

“香港科创未来可期、前景广阔。”正如孙东所说,香港正在释放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由治及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AI如...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
「寻芯记」冲刺科创板!AMD与...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在英伟达长期垄断的GPU战场,一家融...
最大不明物体正朝着地球飞来,1... ▲A11pl3Z 近日,天文学家确认观测到一个穿越太阳系的星际物体——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第三个星际访...
地球最古老岩石的新证据可能被发...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6月26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说,位于加拿大东...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科学研究处赴重... 为深化重庆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并共同探索科研管理的新途径,2025年5月18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科学研...
大简光学取得一种双视觉对位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大简光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视觉对...
轻创业项目有哪些:小红书手写文... 想不想找到一个能安安静静做的副业?今天想跟你分享一个特别有温度的项目——在小红书上靠手写情感文案赚钱...
长高电新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长高电新(00245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投诉达479起!雷军力挺YU7... 近日,小米YU7上市后的舆论风波仍在加剧。 7月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部分购车用户在小红书、...
中鑫投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防水防尘...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鑫投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防...
太原: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条毫米波陶瓷器件封装智能生产线,填补了我国混合集成电路智能封装...
广东贝导智能科技取得制冷系统和...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贝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制冷系统...
山东众强金属申请彩涂行业VOC...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众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
何苏六:听!这是一部有“识别度... 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郭薇)央广网特别策划的《沿着纬度听中国》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将于7月7日...
这场科普盛宴 在孩子们脑海里植... 6月至7月,南通市关工委联合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智子方舟”团队,在带队老师徐璐璐的统筹协调...
紧抓前沿机遇,专家热议AI赋能... AI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颠覆性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央国企转型带来新机...
开箱一台一加13 蓝调时刻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最近我老爹问我说,现在国补手机是不是不要钱了,啊?!仔细一了解,原来是他...
原创 行... 7月4日,由海尔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基于宽谱增敏超材料的热电堆红外阵列...
立际智能取得无破损双向矩阵预分...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立际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无破...
华宝新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宝新能(30132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