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散射光谱检测技术在高通量实验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提供快速、灵敏和非侵入性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多种生物分子和化学物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这种技术利用了特定条件下,如纳米颗粒或分子团簇的聚集行为,通过改变光散射特性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 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共振散射光谱检测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在生物大分子内部反应过程监测、痕量金属离子、核酸、蛋白质等的研究和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通过纳米银探针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检测痕量ATP的方法,可以实现对ATP浓度的高灵敏度检测,检出限达到1.8 nmol/L。同样,利用纳米金与适配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进行钾离子的检测,也展示了该技术在痕量离子分析中的应用潜力。
- 无需标记和简便快速:共振散射光谱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其简便性和无需标记的特点。这使得该技术特别适合于需要快速筛选和大量样本处理的高通量实验环境。例如,通过共振光散射成像分析技术,可以在不进行荧光标记的情况下,观察到单个聚集粒子的光散射性质,从而实现生物大分子及药物分子的分析测定。
- 多模式检测能力:共振散射光谱检测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光谱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结合使用,实现多模式检测。这种双模式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可以扩展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通过增强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建立单体系双模式测定三聚氰胺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奶制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在97.8%~107%之间。
- 实时监控和稳定性:共振散射光谱检测技术还具有实时监控的能力,这对于需要连续监测反应过程的高通量实验尤为重要。例如,利用LabVIEW编程实时监控光子晶体滤波器共振波峰值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有效监控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总之,共振散射光谱检测技术在高通量实验中的应用展现了其在灵敏度、选择性、简便性以及多模式检测能力方面的显著优势,使其成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分析等领域的重要工具。